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领头羊 ——徐工集团三十年创新实践与启示

0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新华日报社联合调研组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制造巨头乃兴国脊梁。振兴实体经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造就更多更强能够掌控技术话语权、占领世界行业制高点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徐工集团1989年组建以来,始终坚守“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价值追求,坚定实施“党建引领、创新驱动、人才支撑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矢志产业报国,着力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依靠创新登顶行业巅峰、依靠制造振兴实体经济的成功之路,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头羊、世界前六强。20171212 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工,赞赏徐工的优异成绩,勉励其着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好模式、好经验。徐工的创新实践和时代担当迅速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品牌竞争力国际一流。徐工品牌先后获得欧美和亚非拉182 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青睐。九大类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同行业第一,其中移动式起重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汽车起重机、大吨位压路机全球销量第一,混凝土、桩工机械市场占有率居全球行业前两强。1989年以来,一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全球行业排名从1999年的第29位跻身到目前第6位,重塑了世界工程机械市场格局。今年1-9月,徐工主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其中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4%; 出口总额、利润、利税同比分别增长55%42%44%,各项主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继续处于领跑位置。

——企业创新力动能强劲。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业设计中心。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点技术等省级以上项目3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500余项。累计拥有授权专利6535项,其中发明专利1413项,PCT国际专利29件。有100多项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2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成为全球第一;徐工重型、徐工基础公司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全国“单项冠军企业”;压路机、平地机被授予全国“单项冠军产品”。工业云平台进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前三强,成为全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人才支撑力生机勃勃。技术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加快集聚,专业化、年轻化、高端化特征明显。徐工2.3万员工平均年龄34岁,各类优秀人才超过总数1/4,高技能人才超过1/2,达到发达国家一流水平。拥有6000 多名技术人员,博士硕士占比超过55%,汇集100多名国内最高端工程机械领军型技术人才,有60多名全球顶级专家加盟徐工创新体系建设。百千万人才、高端技术领军人才、劳动模范、企业家等各类优秀人才,层出不穷,活力四射。

—— 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近20年,累计销售工程机械70多万台, 实现营业收入8 9 1 0 多亿元、出口创汇104亿美元、利税376亿元, 为振兴民族工业和致富百姓做出卓越贡献,支撑徐州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江苏成为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参与抗震救灾、教育助学、扶贫济困、绿色环保等公益事业积极主动、无私奉献,希望小学、春蕾班、全球奖学金、蓝梦同行、非洲水窖等公益项目遍及世界各地,产生广泛和深远积极影响。2010年,徐工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奠基者、开创者和引领者。其前身是1 9 4 3 年创办的八路军鲁南第八兵工厂。综合考察徐工发展轨迹,我们深切感到,国家有需要,徐工有担当。抗战烽火淬炼的红色基因与报国情怀,成为其历经坎坷、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改革开放铸就的创新精神与全球视野,成为其赢得市场、登顶巅峰的制胜法宝;党建引领蕴育的坚强队伍与坚定信念,成为其攻坚克难、成就大器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和殷切嘱托,成为其登高望远、再攀高峰,高质量打造全球创新型领军企业的不竭动力。

以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制造企业的生存之本和制胜之要。徐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着力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破解“卡脖子”难题,确保技术创新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一是重抓高端产品创新。始终坚持以突破核心技术为引领,推动工程机械制造整体创新并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工产品技术主要靠引进消化吸收。进入新世纪,大力实施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的“三高一大”产品战略,紧紧围绕“技术领先、用不毁”的技术标准,聚焦产品智能、绿色设计、可靠设计、工业设计等创新重点,每年安排销售收入的5%支持技术研发,走出了有质量、有效益、有规模、可持续的创新之路。创造数百项国际领先技术,推出一大批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拥有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4000吨级“全球第一吊”和700吨大型矿用“神州第一挖”先后问世,标志着徐工站上全球工程机械技术制高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起重机械液压技术, 曾经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软肋”, 经过徐工持续技术攻关,已广泛应用到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矿山隧道、煤矿油田等行业,出口欧、美、日等20多个国家,成为自主核心零部件领域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战略, 推进技术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军用工程机械迭代优化,成为军用工程机械列装部队的行业排头兵。

二是重抓高端平台创新。集团创建伊始,徐工依托工程机械研究所加强技术研发。2004年以来,积极推进企业实验室建设, 建成包括液压、结构、传动、智能控制、材料、油品、整机、施工、制造工艺9个实验室和1个大型综合试验场,聚合全球最先进实验检测设备,每天开展数百场技术实验。2008年,设立徐工研究院,整合研发资源,构建以研究院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以二级公司技术研发为产品开发中心的全球研发布局,为推出更多高端核心技术和产品创造条件。2016年,推进“互联网+”融合与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变革, 与阿里巴巴、华为、中国电信联合打造徐工工业云生态平台,凝聚全球资源与创意、沉淀海量市场数据, 荣登江苏互联网十大创新产品榜首,成为国家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服务型制造、双创平台建设的示范企业。今年5 月, 徐工Machmall跨境电商平台上线,创造销售过3 亿元纪录, 成为徐工融合“ 互联网+ ” 创新发展的新平台。

三是重抓高端标准创新。标准是企业“ 生产之法” 和世界“通用语言”,更是国际技术制高点。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创新有机统一,使徐工标准享誉全球。累计创建国家标准38项、行业标准27项、团体标准11项, 形成了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为支撑、工作标准为保障的标准创新体系。2011年,徐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已主持国际标准2 项、参与2项,自主创新成果标准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2014年, 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荣誉“中国工业大奖”,获得中国质量最高奖“全国质量奖”。

以开放创新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开放是汇聚全球资源的关键一招,更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出路。以开放倒逼改革、引领创新, 是徐工坚持国际化道路不动摇的核心要义。多年来,从产品和人员“走出去”,到资本和服务“走出去”,徐工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高端。

一是销售国际化打响品牌中高端形象。坚持以国际标准提升品牌形象,着力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特别是出口中东的300 吨大型矿用挖掘机、110吨矿卡等近2 亿美元大单, 全地面起重机通过欧盟认证并出口德国, 120台压路机出口北美其中80台进入美国市场,标志着徐工产品批量进入传统高端市场, 改变了国外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全球市场的格局。针对国际市场特点, 优化营销策略, 变经销为主为直销为主, 创新电商平台模式,促进销售网络化,实现整车、配件线上“一站式”销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联合80多家中资企业抱团出海,产品销售覆盖沿线97%的国家,销售额占徐工总出口额的73%,其中在35个国家出口占有率第一, 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海外年收入超过23亿美元, 稳居行业第1 位, 增幅和质量均高于国际对手,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

二是服务国际化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国际化是促进产品销售增值和站稳市场的必然选择。着力打造全球营销服务体系,拥有海外30个分子公司、40个办事处、40 个大型备件中心和300多家海外经销商,形成了涵盖2000多个服务终端、5000多名营销服务人员,辐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尤其是打造出包括吊装、土石方工程、道路筑养护等在内的13个成套解决方案,能够及时为全球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及融资租赁、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赢得客户广泛信赖。

三是研发国际化引领技术领先趋势。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积极构建“全球协同+自主研发” 的创新体系。2011年,收购荷兰AMCA公司和德国FT公司,引进先进成熟技术,利用自身技术积淀, 使高端液压阀产品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海外研发特别注重客户独特需求。针对俄罗斯、中亚低温酷寒天气特点,研发高寒起重机。针对东南亚气候湿热、施工区域狭窄特点,研发腹置副臂系列专用机型,改进液压油, 优化空调性能。先后建成中、美、德、巴、印五大国际研发基地,成为全球高精尖工程机械技术研发的引领者。

四是生产国际化优化产业全球战略布局。围绕全球产业升级需要,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对高端市场国家,通过海外收购,获得技术、渠道和管理经验。2012 年,徐工并购世界著名的混凝土设备制造商—德国施维英公司, 迅速进军全球中高端混凝土成套设备市场。对市场规模大、市场机制健全的国家,采取独资建厂、本土化经营模式,利用当地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对区域市场快速响应。2014年, 建成投资3 . 5 亿美元的巴西生产基地,年生产整机5000 台,成为中巴经济合作地标。对市场规模小、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国家,采取合资合作方式建厂,快速进入当地市场并获取政策支持。如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合资工厂,使该国重大工程施工中几乎全部使用徐工装备。

以人才创新支撑产品高端发展

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性紧缺资源。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核心是人才机制竞争。徐工坚持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不动摇,精心培育世界级智慧人才、高技能工匠、党员劳模和企业家四大优秀人才群,让更多“千里马”大展鸿图。

一是着力做大人才增量。实施“全球猎鹰计划”,紧密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规划,紧贴关键共性、前沿引领、现代工程技术创新要求,瞄准发达国家与行业顶尖企业, 准确把握高层次人才流动趋势、跳槽特征以及求职习惯, 广辟猎聘渠道,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形成了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近年来,引进全球顶级人才15 人,精英人才68人,为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占领技术前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着力优化人才存量。加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力度。坚持能力过硬、文化同质、团队协同、持续创新的培养原则,落实全球引进、国际培养、创新激励、跨文化融合的关键措施,建立网络平台、高效运行的管理体系,打造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1992年以来, 累计投资4 . 3 亿元,兴办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 实施高技能人才“ 金蓝领211” 培训工程, 建设技能人才高地。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构建金牌工人和高级技师培训体系,累计培养12000多名高级技师,成为徐工不可忽缺的“金蓝领”和顶梁柱。

三是着力释放人才含金量。落实物质激励措施, 优化经营管理团队薪酬管理办法,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和股权多元化激励机制。对技术人才实行岗位项目工资制,年收入由固定薪酬和项目工资两部分构成。对优秀人才和重大创新人才,落实特殊奖励办法。发挥精神激励作用,健全鼓励激励、容错试错、能上能下机制,引导员工敢闯敢试、务实创新、奋发有为。结合企业需要,分类构建员工发展职业通道。建立年功荣誉管理制度,通过授予年功章, 增强员工自豪感、使命感和归属感,激励员工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在献身徐工发展大业中展现精彩人生。

以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发展活力

机制创新是企业旺盛活力的源泉。徐工作为历史悠久的老牌国企,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又在改革中不断“脱胎换骨”,在创新中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集聚更多优势资源。1996年,徐工科技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9年,徐工将优质资产融入徐工机械并整体上市, 引进战略投资者,健全法人治理结构。2017年,面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进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5.4 亿元。至此,徐工从资本市场累计募资突破200亿元,通过市场化定价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今年,启动实施徐工集团工程有限公司混改,在保持国有控股地位前提下,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在子公司层面,积极进行混改探索,通过股权分配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徐工信息是第一个混合所有制子公司,集团持股60%,徐工信息持股40%,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力。2015年以来,徐工信息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增长超过40%,成为国内首家有较大影响的新三板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二是组织机构优化催生更多创新动能。2000年以来,通过“主辅分离”,完成下属56家企业产权改革。2011年,开启企业事业部制改革,提升总部管理职能,凸显核心板块,实现条块清晰、权责明确的专业化管理,由“一艘大船”变成包括六大事业部、25家主机企业、9家零部件企业、20家贸易服务及新业态企业的“超级舰队”。2012年以来,徐工突破传统优势主机产业格局,做成起重机、挖掘机两大百亿板块和四个50亿板块一批隐形冠军。2015年建成投产的徐工汽车,两年时间超过多个行业老品牌,跻身行业十强。

三是管理机制创新提升企业运行效率。着力推进全方位管理模式变革。瞄准“珠峰登顶”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整合管理工具和核心业务流程,推进风险管控激励,构建全价值链动态战略管控系统;依托预算信息平台,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精准实施各类资源分配、考核和控制,实现上承战略、下接绩效,纵贯组织、横向协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业务、全价值链的科学管理体系,有效保证了巨型企业有条不紊、稳步高效的健康发展。

以党建创新彰显红色文化魅力

文化是根基和灵魂。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徐工企业文化的鲜明特色, 更是徐工充满旺盛活力和无限生机,拥有独特风采和时代魅力的根本保证。

一是党的领导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坚持把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核心优势,切实理顺党的领导和公司法人治理的关系。制度建设上,把党的领导融入经营各环节;组织架构上,健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决策程序上,理清和规范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健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运行机制上,保证党组织意图在重大决策中得到体现。早在1999年, 徐工就突出加强高素质企业领导队伍建设,从小金库、差旅费、公款吃喝、干部用车、办公用房设备配备等方面开展专项治理,着力把党委班子建设成为风清气正、率先垂范、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持之以恒完善管理机制,按照“意志坚定、吃苦耐劳、真才实学、勇于创新、富有经验、做出实绩”的干部标准,锻造干部作风,打造了一支对党忠诚、为国争光,甘于吃苦、善于创新的优秀干部队伍。

二是组织建设与市场开拓深度融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徐工不同于一般企业、极其特殊的红色文化优势。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积极探索国际化集团各类企业、各级层面、各种形态、各个区域,党组织参与企业管理的实现形式,确保党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结合跨国并购,先后成立徐工巴西党委、徐工欧洲临时党支部和委内瑞拉临时党组织。结合新业态布局,先后成立金融服务事业部党委、徐工信息党支部。建成了1个集团党委、28个基层党委、10个党总支、167个党支部, 拥有4886名优秀党员。集团党委23 次获得中央、省委、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2次荣获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是红色基因与创新精神深度融合。红色基因铸就徐工“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文化理念,也体现徐工善制大器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徐工将文化理念与行为规范、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深度对接,将集团文化与子公司、生产基地特色文化深度融合, 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高度自觉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引领员工砥砺前行、奋发作为,保持徐工“一根筋”精神、一种激情、一份清醒, 以文化和信仰的力量推动产业珠峰登顶事业。在海外基地,主动让中国员工融入当地文化,让海外员工、客户感受中国文化和徐工文化的无穷魅力。

徐工集团创新探索30年,成绩令人瞩目、鼓舞人心,经验弥足珍贵、催人奋进。徐工创新发展的成功样本,为我们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发展,振兴实体经济,尤其是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高质量打造全球创新型领军企业,带来了许多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打造全球创新型领军企业,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掌控关键核心技术话语权。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制胜根本在于核心技术领先。徐工实践表明,只要牢固确立创新发展理念,正确把握产业技术需求,精准落实创新举措,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锚定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实现前瞻性引领性技术重大突破,就一定能够不断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越战越强,越走越远,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启示之二:打造全球创新型领军企业,必须坚定不移走国际化道路,确保打赢全球市场竞争主动仗。赢得国际市场是企业竞争最高境界,更是中国企业奋起直追、为国争光的必由之路。徐工的技术创新始终聚焦国际竞争力,而融入国际市场成就了徐工世界级企业梦想。实践表明,只有毫不动摇走国际化道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才能集聚更多创新发展要素,拓展更大发展空间,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奇迹,成为全球市场竞争的主导者。

启示之三:打造全球创新型领军企业,必须坚定不移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增创高端人才新优势。全球领军企业既要有领军企业家正确掌舵,也要有科技研发、技术工匠、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人才群体坚强支撑。徐工实践表明, 人才强企业强,人才兴万事兴。只要坚定实施开放战略,大力集聚和培育世界级智慧人才、高技能工匠、技术劳模和企业家等各类领军人才,不断完善企业优秀人才群体,让“千里马”竞相奔腾,大展鸿图,企业就一定会越做越红火, 越来越兴旺。

启示之四:打造全球创新型领军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持续提升产业报国凝聚力。加强党的领导,是国企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国企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保证,更是中国企业文化的根基和灵魂。徐工实践表明,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开拓,无论是矢志产业报国、登顶产业巅峰,还是承担社会责任、彰显文化特色,党组织始终是不可替代的关键因素和不可战胜的重要力量,党的领导毫无疑问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引领全球的坚强保证。

启示之五:打造全球创新型领军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创新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干事创业软环境。企业成长离不开环境滋养,领军企业更需要不一般的发展环境。徐工发展30年历程,徐州市委和江苏省委给予了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情感关怀,从未干预其市场经营自主权, 充分尊重企业选人用人和薪酬分配等权利。对企业而言,这就是最优环境和最大支持。这与海尔、华为等知名企业能够做强做优极为相似。实践表明,只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真正遵循市场规律,真正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真正激发企业家卓越智慧和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够打造出更多更强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新华日报社联合调研组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沈 和 古 晶

时 准

新华日报社:双全学 庄传伟

执笔:沈 和 古 晶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