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对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具有一定典型意义
作者:杨良敏 林欣
增加农民收入,是连续12年“涉农”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内容,这是缩小城乡差距、补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关键所在。刚刚下发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此做出了一系列政策部署,工程浩大,任务艰巨。
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有个涉及1000多万人口的特殊群体——烟农,在平等参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共同分享建设成果中,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这表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对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就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凌成兴在接受本刊社长兼总编辑包月阳一行专访时进行了详细解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烟农增收致富和烟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烟草是一个特殊行业。烟草种植作为农业的一部分,将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客观存在。在我国,烟草业的发展关系到1000多万烟农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这个庞大群体,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22个省、区、市种植烤烟,涉及110个地市(州)、527个县、4952个乡(镇),种烟农户数量为166.44万户。烟叶种植主要分布在贫困的边远山区,地方经济比较落后,有很多产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有烟叶种植的国家级贫困县数量占36.5%。
为此,抓好烟叶生产,不断夯实卷烟工业“第一车间”的建设基础,也是夯实广大烟农增收致富和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和现代物质装备条件武装农业,集市场化、科学化、组织化、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社会化等为一体,既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也是推动烟草农业转型的具体实践。
首先,大力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大部分烟叶产区生产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为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200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专门成立全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项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确定了“科学论证、制定规划,搞好试点、分期实施,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加强监管、确保效益”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建设原则,在行业全面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模式经历了从以“三小工程”为主向整村连片推进转变,从以烟水工程建设为主向综合配套转变,从常规项目建设向水源工程、土地整理和全程机械化高层次推进转变。
2005年以来,烟草行业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67亿元,专项用于烟田水利、机耕路、密集烤房、育苗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4604万亩基本烟田生产条件,建设项目386万件,其中烟水配套工程148万件、机耕路4.36万公里、密集烤房90余万座、农机具46万台(套)。在继续搞好常规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丰富基础设施建设内容,自2011年启动水源工程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国14个省(市)共申请上报烟草行业水源工程援建项目200余件,通过评审的有162件,批复118件,项目概算总投资147.07亿元,其中烟草援建资金104.97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42.10亿元。
通过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烟田可灌溉面积由2004年不足500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4600万亩左右;密集烤房由试点应用到基本覆盖,总量达到100万座;烟草农用机械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推广使用,耕整地环节机械化率由10%-20%提高到85%左右;全面实现从一家一户育苗向工厂化集中育苗转变,建成“田成方、管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田园化”的高稳产烟田。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烟区烟农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也有利于其他农作物的优质高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其次,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烟草农业发展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从根本上改变以“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作为烟草行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加快推进。
200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确定了“打牢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思路,制订了具体政策措施,由整村试点开始,向整乡整县试点推进。试点中注重培育生产主体和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注重转变生产方式和改革业务管理模式,注重构建工商合作机制和发挥科技进步作用。经过试点,探索出以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以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关键、以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为突破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向。2010年以来,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建设方式,以卷烟品牌发展有效引导烟叶基地单元建设,通过全面开展单元建设轮训,加强单元规划评审,严格评价验收,现场会示范引导,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呈现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实施、高水平提升的新局面。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在四个方面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烟叶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烟草行业积极探索各种土地流转方式,推动规模连片种植,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引导发展家庭农场,户均种植规模由2004年的4.1亩发展到2014年的11.1亩左右,其中安徽皖南烟区达到70亩,100亩以上连片规模占88.8%,集约化育苗达到100%。二是“种烟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初步构建。通过大力培育生产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种植,使种烟大户、家庭农场成为烟叶生产的组织与经营管理者,土地所有者成为土地经营者,部分成为烟叶产业工人;烟农专业合作社成为烟叶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主体,为种烟大户、家庭农场提供全过程、全覆盖的专业化技术服务。“种烟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土地经营与烟叶生产分离、烟叶经营与生产作业分离,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和农村劳动力市场,提高了烟农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减工降本增效。目前,全国注册烟农专业合作社2259家,入社烟农116万户,占烟农总户数的71%。全国10亩以上种烟农户60万户左右,种烟面积占69%,其中山东烟叶家庭农场达到1477个,种烟面积占47%。三是专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以全面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加快推进田间机械化试点建设,加大适型农机配置与推广力度,实现传统手工耕作方式向机械化作业转变,2014年全国烟田耕整地机械化率达到84.13%、起垄70.03%、中耕20.2%、移栽20.07%。由烟农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的专业化育苗、机耕、植保比例达到78%、54.2%、36%,专业化烘烤、分级比例达到39.6%、69.4%。基地单元亩均用工减少到26个左右,降低了烟农劳动强度和种烟技术复杂程度。四是烟叶生产基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基层烟叶工作站与烟叶信息化建设,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实现了烟叶生产从种到收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烟叶工作站达到480个。
可以说,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意义已经超出烟叶生产发展本身,促进了烟区经济社会发展,树立了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行业形象。通过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得到转变,烟农在烟叶生产的提质增效中实现增收,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第三,稳定烟叶价格及补贴政策。烟叶价格政策直接关系广大烟农的种烟收益。我国烟叶收购实行中央管理的政府定价政策。烟草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收购价组织烟叶收购,支付烟农收购款。由于种烟地区多为贫困落后农村,通过逐步提高烟叶收购价格,合同约定种植面积,对合同内烟叶全部收购,使烟农种烟有了稳定的预期,烟叶收入成为农民家庭极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行业不断规范烟叶收购秩序,严禁压级压价,切实保证了烟农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至2014年,烟叶收购价格保持年均10.34%的增长,2014年烟草公司收购烤烟实际支付烟农的价款达到570亿元。加之烟叶质量的改善以及户均种植规模的扩大,仅就烟农交售烟叶的收入测算,2004年烟农种烟户均收入为4535元,2008年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4670元,2009年达到21946元,2011年达到30106元,2014年达到34276元,烟农种烟收入持续增加。
为消化烟用物资涨价因素,推动专业化服务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还实行了烟叶生产投入补贴政策。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烟叶产区在烟叶收购价格之外适当进行生产投入补贴,补贴标准为每50公斤烟叶不超过收购价格的15%。主要有,烟叶生产专用物资补贴,包括种子、化肥(包括无机肥、有机肥)、地膜(包括农膜)、烤煤、农药、预检袋的补贴;专业化服务补贴,包括测土配方、病虫害统防统治、科技推广服务、防洪抗旱等自然灾害防治的补贴。2005年用于烟叶生产投入补贴的金额为40.5亿元,2008年为60亿元,2011年为78.8亿元,2012年为88亿元,2013年为115.08亿元,2014年达到120.8亿元。通过实行补贴政策,降低了烟农种烟成本,减少了中间环节,切实维护了烟农利益,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与此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在严格坚持“控制总量”、 “控制面积”,实施烟叶调控,在种植面积减少、收购数量减少情况下,通过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同时提高价格,较好地稳定了烟农收入,稳定了烟区财政收入,稳定了烟田基础设施和水源工程建设投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不断压产调控情况下,将来烟农实现转型从事其他农业生产,这些烟田基础设施和水源工程建设的投入也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长远意义。
烟农持续增收有赖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不断提高烟叶种植水平,不仅是行业发展重要的原料保障,也是烟区一项富民强县工程。凌成兴介绍,下一步,国家烟草专卖局将促进烟农增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推进烟叶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考虑:
一是继续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15年计划投入80亿元,重点推进土地整理、田间机械化工作,适度开展烟水配套建设,不断提高烟区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继续投入50亿元左右资金援建水源工程。预计到2015年底,行业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
二是稳定烟叶收购价格政策和产前投入补贴政策。坚持把平衡烟叶需求、维护烟农利益作为制定烟叶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建立烟叶价格连动与优质优价机制,降低市场竞争风险,保证烟农合理收益和长远利益。继续实行烟叶生产专用物资补贴,消化烟用物资涨价因素;落实专业化服务补贴,有效开展测土配方、病虫害统防统治、科技推广等服务。通过对合作社扶持,在烟叶生产服务收费上合理定价,给烟农更多实惠。
三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烟叶生产管理模式和收购方式。进一步优化烟叶业务流程、创新组织管理方式、改进完善工作标准、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高烟叶基础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烟农服务。切实加强烟叶生产在基础设施建设、烟用物资采购、各项扶持补贴费用使用、烟叶收购等环节的规范管理,杜绝虚报项目、滞留资金等损害烟农利益的腐败行为发生。
四是建立防灾减灾和救助烟农机制。建立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配备防灾物品,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健全完善农业保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的烟叶生产灾害救助机制,开展烟叶种植农业保险,降低烟叶种植风险,解除烟农后顾之忧,实现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