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忠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2018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要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必须明确新时期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特殊国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条件下,采用差异化分类推进的方式,逐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提出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并综合考量历史发展规律和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现实。谈及振兴,就必须与振兴相对比,探究乡村衰退、衰落的深层次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理解战略提出的背景,才能更深入设计战略实施方案,才能更有效实现战略目标。新时期采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速城乡融合发展,首先应探究乡村衰落的几个历史事实:
( 一) 农村城镇化导致的必然结果。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8%攀升至2017年的58.52%。城市化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 农村人口非农转移及非农领域就业必然增多,但随之而来的乡村衰落问题也逐渐显现,外在表现为村落数量不断减少,中国自然村数量从2000年的360万个减少至2010年的270万个,平均每天有250个自然村落消失。
(二)农业现代化引致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要求一定的规模、生产手段的集约化为前提,机械、资本等要素代替活劳动成为必然,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必然会对农业就业人口产生排挤效应,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失。2005 年我国乡村人口74544万人,较城镇人口多出18332万人。2011年之后, 城镇人口开始多于乡村人口,且逐年增加。2017年中国乡村人口57661 万人,比城镇人口少了23686万人。
(三)农民市民化造成的必然后果。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落户,大量农村住宅和宅基地闲置,很多村成为空心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农村宅基地所占比例约为70%。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目前我国城镇用地合计91612平方公里,村庄用地为191158平方公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城镇国有建设用地的两倍左右,全国总人口中只有41.48%的常住人口在农村,说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特别是宅基地的利用效率极低,而且随着农民市民化体制性制度性障碍的破除,更会加大原住地乡村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比例,造成更大的土地资源闲置与浪费。
(四)收入差异化加剧的必然趋势。由于城乡在要素资源、产业布局、经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全方位差距,加之相对高质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集中,导致城乡收入逐步扩大。据研究,2002年以来, 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3倍以上, 2007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扩大到3.33∶1。最近几年虽有降低,但依然处于高位,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71∶1。而且,这种差距并没有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境等方面影响公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否则城乡之间实际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会不断强化城乡发展过程中的“马太效应”, 导致城市高速发展对乡村要素资源的“虹吸效应”,加大城乡发展差距,加剧乡村衰落。
乡村振兴的原则遵循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乡村衰落的过程,虽然多数国家都出台过相应促进乡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并未改变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因此,在理解乡村衰落的历史必然性基础上,结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遵循“四个一批”的基本原则:
(一)淘汰一批产能落后乡村。针对自然资源贫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薄弱、灾害频发的乡村, 要建立合理搬迁及有效退出机制, 遵从村庄自然消亡规律,恢复其所在区域环境生态维持功能,淘汰一批产能落后的衰败乡村。
(二)发掘一批后发潜力乡村。利用互联网、社区支持农业(CSA)、共享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方式,筛选符合农业与新技术结合的乡村类型,发掘一批有后发优势的潜力乡村。
(三)建设一批产业优势乡村。选择发展基础坚实,产业特色鲜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乡村, 集中资源与政策重点支持建设,打造一批产业突出的核心乡村。
(四)保护一批文化特色乡村。针对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典型农耕民俗的特色乡村,应该以保留为前提,以保护为手段,注重保护与开发之间协调,保护一批适宜开发的特色乡村。
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立足于现实;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要守得住根本;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能预见未来;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经之路,既要认清现实约束,又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选择适合国情及区域特征的乡村振兴实现模式。
(一)产业主导模式。掌握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新定位,培育能够满足新需求的潜力乡村,发挥自然资源及地理区位优势,打造具有产业基础的核心乡村,形成要素集聚、特色明显、效益突出的产业主导的乡村振兴模式。
(二)生态主导模式。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恢复与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环境,形成与城镇有明显区别的宜居乡村,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下,承接社会转型的潜在人口回流,形成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模式。
(三)文化主导模式。将农业文化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衔接, 选择具有民族民俗特色乡村为支持重点,深入挖掘农耕文明及农作文化,保留原汁原味原生态,营造乡村所有、经营灵活、公益性与盈利性并重的乡村文化载体,提供城镇居民心灵家园与情感归宿,形成文化主导的乡村振兴模式。
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任务就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张红宇,2018)。
(一)以重塑城乡融合发展关系为统领,实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是打破城乡壁垒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从乡村内部优化营商软环境与提高基础设施硬环境两个方面, 提升乡村对产业项目及工商资本吸引力,建立与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破除智力、技术、管理等要素下乡的体制性障碍,全面提高城乡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从乡村之外的宏观环境及政策引导上,设置必要的“防火墙”。引导工商资本在稳定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 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农业领域,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承担应有的历史作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二)以加速实现精准扶贫战略为突破,补齐乡村振兴发展短板。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口生活质量的趋同,而贫困村及普通乡村中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首要解决的短期紧迫性问题。扶贫攻坚战略推进力度和实施效果,必将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历史进程。因此,落实以精准扶贫为代表的扶贫攻坚战略,可以补齐乡村振兴的发展短板,同时, 乡村振兴也必将会创新乡村发展理念,为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发展理念和政策体系支撑。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实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重点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在精准扶贫实现中提速乡村振兴的目的。
首先,区别贫困村及贫困人口不同层次属性,分析贫困村整体贫困的原因,做到贫困乡村的精准识别,分类采取相适应整体脱贫方式,在整体脱贫解困的战略框架下,重点解决贫困村中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对贫困村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
其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上,可以拓宽精准扶贫的渠道,优先将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技能培训等项目纳入乡村振兴所涉及的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之中。通过制度性安排, 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的生成和发展。
最后,尝试建立两者协调共进机制,通过村级贫困的制度性安排与贫困人口的精准定位,建立贫困人口脱贫评估动态跟踪机制,保证精准扶贫伴随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有效推进,持续推进。
( 三)以扶持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为依托,培育乡村振兴核心实力。乡村振兴的项目选择与培育上,应区分本地具有基础优势的项目与外来引进项目的差异化作用, 形成乡村内外各种要素资源优势互补,打造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首先,重点挖掘与培育本地优势项目。在拥有农业自然资源优势的乡村,发展特色种养殖项目,在产品初级加工、地域品牌建设、网络营销手段应用等方面重点扶持, 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产值及农民收入,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拥有交通区位优势的乡村, 发展商贸物流及特色小镇建设,促使其成为城乡间要素资源流动的“中转站”,城乡生活状态衔接的“过渡区”,塑造融合城乡发展的链接平台;在拥有历史文化优势的乡村,挖掘历史文化及风俗特色, 重点发展能够呈现历史文化特色、工艺产品传承的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加乡村振兴的就业空间。
其次,适时引进与筛选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项目。与自然资源禀赋匹配,引进有利于利用当地特色农业自然资源的技术及项目,通过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理念引进, 转变乡村资源的利用方式,提高特色资源的利用效率;引进与筛选项目应与扶贫就业紧密相关,通过共享村庄、共享果园、共享菜园、共享民宿等新型共享经济模式,带动乡村振兴中的农民就业,保证精准扶贫对象对外来引进项目的优先参与。
最后,建立项目辐射带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本地培育与外部引进,促进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增值, 提升农业产业链竞争实力,提供当地农民就业,改善经济发展状况。
( 四)以培育打造发展新兴动能为纵深,开辟乡村振兴就业空间。充分认识“农业农村大规模生产、高代价经营、弱国际市场竞争力,使农副产品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和遭遇尴尬,农民增收的渠道、途径、生成机制和政策支持仍然不甚明朗”的现实约束(王常君,2016),积极开拓乡村旅游、土地共享、云农场等农业发展新业态,顺应农业在新时代表现出来的新特征和新形式,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双创”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韩长赋, 2017),构建乡村振兴长期稳定发展机制。通过新兴业态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创造新就业机会,支持和鼓励农民返乡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把农民土地作为农民第一就业空间,农民到城镇、到非农产业去就业是第二就业空间。让农村在耕地之外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引领农民就业新空间”(陈锡文,2017)。在维持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稳定前提下,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措施, “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利用宅基地“三权分置”契机,落实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姜大明,2018)。探索乡村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 加大土地增值收益投向“三农”力度,构建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资源收益分配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五)以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为保障,确保乡村振兴方向正确。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是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手段, 其基本出发点及落脚点应该是也一定是强化农业、美化农村、富裕农民。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以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标,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实现农村长治久安(韩长赋,2017)。
保证乡村振兴方向正确。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 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使治理有效成为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逐步缩小城乡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等方面差距,在城乡协调发展中,强化党的领导,以保证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
保证乡村振兴成果共享。应该清晰认识到乡村衰落是城乡分割制度、城乡发展失衡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重塑城乡关系, 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乡村振兴首要是发展农村经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必然结果。只有基层民主建设完善与提高,民主意识不断深化,才能保证乡村振兴成果为广大民众共享。通过农村经济发展、区域生态维护、农业文化传承,最终才能达到生活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根本目的。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智库)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