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商业模式。
  • 全球化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 电子商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各国政府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电子商务的增长正在改变全球零售业的格局。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制造业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数字货币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体系的运作方式。
  • 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企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以保持竞争力。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引起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
  •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 移动支付的普及正在改变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和金融行业的服务模式。
  •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疫情后的复苏,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促使国际社会加强减排承诺。
  • 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教育和娱乐带来沉浸式体验。
  • 大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几个关键词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几个关键词

    0

    本刊记者 车海刚

    每年“两会”后第一个周末例行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过十六年的精心打造,已经成为连接中外政、商、学界精英,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端交流平台,有人称之为中国的“第三会”。

    今年的论坛年会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主题。这应该是去年中央决策层作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判断之后,首次举行的大型国际经济论坛。围绕着“新常态”这个当然的核心词汇,论坛通过为期两天半、45场不同形式的深度研讨,可以提炼出如下一些关键词。

    ——全面。去年12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首度将“四个全面”并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最新方略,体现了战略意识和系统思维。此次论坛,张高丽副总理在主旨演讲中明确表示,新常态下要有新思路、新作为,就是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去年论坛的主题,今年继续发酵。这是因为,改革既是理解新常态的逻辑起点,也是实现新常态的根本手段。不改革,就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动力的转换,也就无法步入新常态的稳定期,实现中国经济在新平台上的稳健持续发展。针对新常态下的改革大计,中外代表们在论坛上各陈己见,其中尤以国企、财税、金融、土地、户籍等领域的改革最受关注。

    ——创新。经济发展新常态,重点在于攀登效率高地,理应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完成从依靠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向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转型。创新与改革密切相关。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消除束缚市场主体的各种体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释放并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论坛上,代表们广泛探讨了新常态下实现创新驱动的机会与挑战,“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新词不绝于耳。

    ——法治。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唯有经由法治,才能切实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今年的论坛专设了一场主题为“依法治国”的分组会。中方代表认为,新常态下的中国,要以法治立规矩,以法治建秩序,以法治护公正,以法治守诚信,以法治促发展。外方代表认为,法治能够创造公平竞争、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这是中外企业所共同需要的。代表们普遍表示,中国推进法治的首要问题是减少政府管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开放。近几年来,常有舆论猜测中国的开放政策将要收缩或者逆转。论坛上,中国政府再次传递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要变也是变得更加积极”的信息。事实上,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早已水乳交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互为依托,密不可分。而以“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为主旨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以及每年论坛期间中国总理与境外主要代表的会面,本身就是中国坚守开放姿态的写照。当然,因应国际国内环境与条件的新变化,中国也会调整和优化对外开放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合作。开放是为了合作,合作才能共赢。92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出现在今年的论坛上,刮起一阵小“旋风”。在与中国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张业遂的对话中,基辛格提出了“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的概念,认为做好冲突管理是中美两国面临的挑战。他说,中美要充分认识合作的重要性,超越冲突,开创一种国际秩序的新模式。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发言获得中方的正面回应。张业遂说,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行动。在论坛的闭幕午宴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发表了题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演讲。

    ——亚投行。本次论坛,“亚投行”成为中国宣示合作诚意的一张名片。由于恰逢亚投行接受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最后十天,中国有关部门和各大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均被屡屡问及相关话题。亚投行临时多边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在论坛上就亚投行的愿景和宗旨做了系统阐述,他所介绍的“精干、廉洁、绿色”的亚投行核心理念,以及“亚投行是对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完善和推进,而非颠覆”的表态,令人印象深刻。

    ——绿色。绿色低碳发展,是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环保议题在论坛上继续受到中外代表的高度重视,张高丽副总理在主旨演讲中脱稿,专门谈论了这一问题。今年的论坛连续三天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有人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国发蓝”(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蓝)。论坛主席、国研中心主任李伟说,这是仰仗老天帮忙,并非北京天气的常态。让蓝天成为常态,或许可以成为检验中国经济真正实现新常态的一个标准。

    Visits: 5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