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最佳方式。
  • 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控制,各国经济复苏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和政策调整。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全球环境政策的重点。
  • 数据隐私成为数字时代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疫情后恢复和增长的关键策略。
  • 数字健康应用在健康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疾病预防和治疗带来新机遇。
  • 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正推动着生产力的革命。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零售模式和消费习惯。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各国政府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受到更多审视。
  •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成为全球性挑战。
  • 数字化教育平台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学习体验。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网络安全威胁的增加迫使企业和个人加强数据保护措施。
  • 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

    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

    0

    王成龙 高 政

    内容提要: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逐渐从教育大国阔步迈向教育强国。系统总结教育强国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和主要经验,精准应对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挑战,有利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本文认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还需继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系统观念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与转化率、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湖南新田:“数字课堂”促教育均衡发展。 图/ 中新社

    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成就

    (一)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一个服务14亿多人口、面向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日渐完善, 已然是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测算,2012—2022年,我国教育强国指数排名由第四十九位上升到第二十三位,是全球进步最快的国家。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23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49.83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91.78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1.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0.2%。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23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刚刚超过8 年提高到2023年的11.05年。

    (二)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有力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我国创造性地解决了教育大国面临的特有的难题,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的飞跃,更好保障了人民受教育机会,有效缓解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2021年,全国所有的县区均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改观, 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各个学段、公办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方位覆盖,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部分民族地区尤其是“直过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三)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显著提升,教育质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我国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继开展“扫盲运动”“普六”“普九” 之后,新时代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我国始终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五育”并举,评价改革消除“唯分数”“唯升学”沉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我国部分省份连续几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阅读、数学、科学等科目成绩都名列前茅。我国基础水平以上学生占比, 包括优秀率、良好率都居于全球前列,这充分凸显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特点,一大批家门口好学校,抬升了义务教育的基准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义务教育质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高校在备受关注的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世界大学排名中逐渐崭露头角,在国际化程度、科研成果和教学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有了质的跃升,中国高等教育不断迈向世界。

    (四)教育服务“国之大者”的能力稳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教育服务能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指标。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教育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向推进、同频共振,教育已经成为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各级各类学校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形成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加速发展的大格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加快,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尤其是高校助力破解很多“卡脖子”问题,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方面以及服务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适应性逐渐增强。中高职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建设教育强国的主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走过了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的非凡历程,迈入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具体而言, 我国建设教育强国主要有四方面经验。

    (一)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首要宝贵经验, 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切实加强党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了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建构了“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领导格局,始终牢牢掌握党对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与组织保障。

    中国高校在QS 世界大学排名中逐步崭露头角。图为北京大学毕业生合影留念。 图/ 中新社

    (二)始终坚持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

    党中央立足于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适应其发展特点的一揽子政策,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在国家、区域和专项规划的蓝图指引下推进,使教育改革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总体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相契合、同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匹配。例如,每一阶段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即将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等以及配套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条例,均是从教育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科学谋划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方向、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公平,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思路原则和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了国家规划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系统的制度保障。

    (三)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尊师重教传统美德, 有对“天地君亲师”的崇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坚持把教育作为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党相继在国家层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适度超前部署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教育投入水平和政府对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2012—2022年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有力保障和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四)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直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党中央始终发挥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表现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全国教育系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持续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一系列重大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发挥了教育帮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之大变局总是与世界之大变局相伴而生。应势而变、把握世界教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是中国教育的历史责任。机遇与挑战并行,我国在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亟须破解的问题,面临不少挑战。综合教育内外部因素的发展变化, 突出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教育强国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深刻影响着教育强国建设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和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矛盾、新挑战。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尤其是西方意识形态、逆全球化思潮以及各种限制和偏见,对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产生较大影响。随着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教育强国建设卓有成效且逐渐走向世界,西方国家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施加政治和意识形态压力,使得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存在受阻迟滞的可能性,以开放促改革的动力机制面临外部压力。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公平和质量依然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长期存在省域、市域、县域、城乡、校际等多方面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教育发展水平不一的现象。尤其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思想观念、教育质量等多方面原因,这些地方长期存在优秀教师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失、优秀生源向教育发达学校外流的现象。由此,中西部地区教育质量提升速度放缓, 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严重,进而制约中西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公平的推进。解决这些问题和短板的难度总体相对较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三)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出生人口数量将总体呈波动下降态势,教育系统正经历着学龄人口波峰的“起落”,并逐步向高段延伸。目前,学前与小学阶段的学龄人口总量减少, 部分地区已出现幼儿园“招生难”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 初中和高中学段将陆续经历波峰的到来。与人口少子化相随的是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大学和终身教育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配置需要与时俱进、调整优化。由此,我国的教育规模、结构已然发生显著变化,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教师队伍数量以及需求量也出现历史性拐点。叠加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小学校持续出现“乡村空、城镇挤”、学校规模“乡村小、城镇大”、教师资源“农村富余、城区不足” 等连锁反应。这种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学校规划布局和教育政策的制定都提出了新的考验。

    (四)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长期存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瓶颈突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长期存在的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一直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环境和生态,影响着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步伐。“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理念仍存,违背了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阻碍了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错误的教育评价导向抑制了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的培育,如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批评质疑、长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给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方向性的误导与偏离,以至于出现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卡脖子”技术瓶颈明显、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较弱、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等系列连锁反应,阻碍了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故此,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仍然是一项长期任务。

    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四个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建成教育强国, 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新征程上,要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不动摇,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系统谋划、久久为功、协同发力,以共同富裕发展为统领,奋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实验小学学生与教联体学校学生同上音乐课。 图/ 中新社

    (一)坚持以系统观念统筹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人口变化与新型城镇化是影响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人口问题”的工作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需要把握和依据人口发展规律,科学测算学生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趋势,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需求的动态监测机制,充分研判人口结构变化对未来教育布局的影响,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区域中长期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统筹协调布局,避免出现盲目关停或新建、改扩建学校等资源浪费现象。

    (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与转化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为高质量促进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方向。在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新时代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以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根本,聚焦自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与转化,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度,培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急需紧缺人才,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人才支撑。

    (三)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和督导评估指挥棒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强调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设教育强国, 要着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要持续完善教育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左右衔接、上下贯通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形成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和生态。此外,对照国际教育强国评价指标, 精准研判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关键薄弱指标,久久为功, 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着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出台“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专项治理清单”,构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体系,校准教育督导坐标定位,为教育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四)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他进一步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教育数字化为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注入强大动能。为此,要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大政府统筹和投入,重点扶持偏远乡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深化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破时空、区域、条件等限制, 共享高质量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扩大和延展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进一步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助力薄弱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在建设应用教学资源之外,还要深度扩展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学习方案,为教师提供分层分类的专业成长方案,更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学习者日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营造“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学校治理体系变革研究”(编号:CCDB2242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Visits: 7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