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疾病预防和治疗带来新机遇。
  • 科技创新正在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 在线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改变了全球支付体系。
  •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
  • 随着5G网络的推广,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 5G技术的普及为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 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转型压力。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制造业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全球零售和供应链管理。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远程工作已成为许多行业新的常态,改变着职场文化。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社交媒体在政治动员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疫情后恢复和增长的关键策略。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国际议程的重中之重。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科技和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常态。
  •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生产流程。
  •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0

    车海刚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实践路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安排和重要举措渐次出台,一幅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神州大地铺展开来。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评价,并在工作部署中强调“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赴多个省区考察调研,就事关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每到一地,高质量发展都是总书记关心关注的焦点,也是他发表讲话时的高频关键词。

    4月在广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还特别提到,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5月在河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并希望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月在陕西和山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

    6月在内蒙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内蒙古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7月在江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7月在四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可谓纲举目张的“纲”、万变不离其宗的“宗”。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来,我国经济面临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困难挑战,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增长、防风险无疑是宏观政策的优先选项,但以结构转型、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绝不能动摇。中央政治局会议用不断推动“四个持续”(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明确传递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信号。基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这一判断,会议提出了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等具体举措,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和激发内生动力。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新时代十年,全面深化改革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图稳步推进。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重申既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对社会关注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新的部署。

    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十八大以来谋划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日益走深走实;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四大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完善进阶。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的考察足迹涉及各大区域板块,并在考察期间主持召开相关座谈会,体现了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上半年各省份经济发展“成绩单”显示,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大盘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平衡。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今年上半年,从投资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8%、13.9%;从出口看,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劲增六成以上。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是我们矢志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唯有善谋长远、常固根本,方能确保完成好“首要任务”、实现远景目标。

    Visits: 14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