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激发动力 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0

本刊记者 赵 磊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也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中国坚持创新驱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此背景下,以“ 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325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论坛期间,来自全球的政商学界嘉宾围绕科技创新展开深入探讨, 涵盖了“人工智能引领新产业革命”“制造业数字化”和“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等主题。

论坛在科技创新领域形成诸多共识。一方面,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加大原创性技术创新力度,主动对接国际先进技术,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另一方面,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提升先进计算等数字优势产业竞争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对重大工程、重点企业全流程的管理,推动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人工智能加速产业化, 治理需寻求国际共识

ChatGPT将人工智能再度送上风口。在325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经济峰会上,“人工智能引领新产业革命”分组会成为当日最火爆的会场之一,甚至会场入口的台阶上都坐满了听众。

在进行相关讨论时,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其他几次大的工业革命比较接近,第一阶段是出现标志性的技术突破;第二阶段是技术与社会、市场互动;第三阶段是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形成规制, 构建技术、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系统。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发展节点,真正实现了关键性技术突破。此外, 他还提到,当前技术扩散速度不断加快,出现了一些潜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例如技术透明和潜在偏见的问题;二是经济风险,可能导致潜在的资源垄断;三是社会风险,需要关注诚信问题;四是政治风险,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可能暗含潜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薛澜表示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坚持发展与规制双轮驱动,通过不断引导实现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提出,人工智能治理绝对不是约束人工智能的发展,其目的是推动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人工智能治理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是一种综合治理。中国已初步建立人工智能发展体系,通过数据算法、平台和应用的治理均衡,在产品设计、研发、使用、管理等方面推动治理体系完善,在算法治理、数据治理等领域开展的立法工作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他还表示,当前,赋能健康和教育是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较为集中的领域,但是关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赋能减贫等方面的议题是全球更应该关心的。

对于人工智能和企业、产业的关系,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旭东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利用率以及A I的运算能力均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开始从量变走向质变。他认为,当前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依然存在不足, 一些企业没有从风险管控、供应链、营销、综合决策等核心业务入手,而是部门各自为政、分散投入资源,导致分析精度不够、无法投入应用场景。他强调,企业应该勇于拥抱新技术,借助技术革新的东风精进核心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模型规模史无前例,预训练过程进一步优化,行业通用性极强,且能够实现持续学习,将在一些应用领域产生颠覆性效应。他提醒,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潮下,需要思考中国应当营造怎样的监管环境。他还强调,人工智能是世界性的现象、世界性的技术, 需要足够的国际智慧和国际共识。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快速、高效地进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形成数字化企业的产业集群,是未来数字经济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贺利氏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凌瑞德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企业能够通过落实数字化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工业流程,减少能源消费,不断降低成本, 实现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一些国际研究表明,植入数字系统的行业领跑者受益最大,其生产率增长远超成本增长速度。他提到,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很好的路径, 例如将炼钢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使钢铁行业能够充分拥抱数字和绿色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清华大学教授、巴西总统前特别经济顾问亚历山德罗·哥伦别斯基·特谢拉认为, 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应该一体化推进,制造业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可以通过智能制造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工艺以及管理水平,进而带动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

荣程集团总裁、荣程普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君婷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创新与协同,中国通过创新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她还提出,企业主体应关注社会价值的创造,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施耐德电气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赵国华认为,智能制造发展是持续改进之旅,是一种组织实践。未来智能制造的成功取决于渗透率。在公共政策的引导下,提升技能、培训和雄心对于避免中小企业落后尤为关键。此外,制造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需要一体化看待。首先,绿色化发展程度需要数字化来衡量。其次,工业领域至少有20%30%的能效提升空间,应该将数据要素放在核心位置,以人为中心, 建立持续改进和绩效导向的文化,更好地服务人的工作需求。他呼吁,工业企业要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在实现数字化的过程中相互联通,完善全行业价值链。

“数实融合”成为经济增长新赛道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各国竞相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就中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问题,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烈宏提出三点思考:一是要持续提升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均衡性和充分性,消除数字技术因产业或地区覆盖不全造成的数字鸿沟;二是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切入点,持续发挥“5G+工业互联网”的作用,推动数字技术深入生产制造的核心环节;三是完善适应数字经济特性的治理体系,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以稳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经济的发展是数字化的。高通公司总裁安蒙认为,数字化转型是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一个趋势,已经迅速成为推动可持续增长的创新战略要务,并且激发出更高的运营效率,成为实现新的商业模式和收入增量的来源。数字化转型的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谈到信通行业竞争的焦点,安蒙表示,5G是实现千兆级社会所需的关键基础设施,还将使人工智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影响几乎所有行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而且增长率在过去几年持续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的预测,到2025年,数字经济有望占据中国GDP的半壁江山,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位置向中游、上游不断靠近, 向数字经济大国迈进。未来, 通过应用大量的数字技术、数字手段,中国会越来越快地形成基于数字基础的新型产业链、供应链和企业发展生态, 形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态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也在实现数字化。政府需要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对数字经济发展给予更好的政策支持。

在回答如何构建市场化主导的“数实融合”新动力体系这一问题时,王微认为,关键是要更多地培育具有数字化服务能力的服务型企业。大量中小企业需要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步伐。除了互联网平台、软件企业和数字技术的服务企业为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巨大支持,政府也应进一步引导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数字技术应用上更好地给予政策支持,比如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地投资技术和设备等。她强调,更重要的是政府要鼓励创新,数字技术发展方兴未艾,群体性突破需要政府持续强力推动。

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认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进一步加速了“ 数实融合”的深化,机会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普惠,二是协作。他谈到,数字化不应该只是大型企业的专项,也是每个中小企业都应享受的技术普惠红利。协作是企业个体单点的数字化驱动产业协作的数字化,能够创造全新的价值,催生出更多新模式、新业态。只有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数字化时代才能真正到来,数字技术的普惠红利也才能真正实现。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简介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作为每年全国“两会”后首个举办的国家级论坛,自2 0 0 0年创办以来,论坛始终坚持“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宗旨,着眼于释放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阐释我国发展大政方针、交流外资外企在华发展情况,已形成“小规模、高层次”的鲜明特色,成为服务中央决策和国家对外经济交往、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特别是企业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