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思
5月21日,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宜宾峰会暨“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IMI理事长庄毓敏在致辞中表示,应充分发挥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和农村金融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推动作用。第一,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产业的能力。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合理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第二,探索运用金融科技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通过发展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构建促进科技企业、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第三,发展农村金融,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的普惠性,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为提升成渝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金融动力。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以“金融支持: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的‘黏合剂’”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金融业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穿透性挖掘和动态性跟随成渝地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在金融协同创新和一体化发展中寻求新站位,同时以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互派与交流构建新的竞合机制。
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原行长郭建伟建议从七个方面着手。一是发展数字金融中心。通过发展数字金融包括试点数字货币来支持数字产业链发展,集聚数字金融数据,形成全链数字化管理,建设西部数据资产交易所和数字金融中心。二是发展供应链金融中心。在整链行业自律的基础上建立监管链,对接央行再贴现工具,发展数字票据,建设西部票据中心。三是发展科技金融中心。依托成都、重庆科学城和绵阳科技城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双城经济圈建成科创中心。四是发展绿色金融中心。推动成渝两地绿色项目库等信息互连共享,在此基础上建立碳账户开展碳计量核算认证,披露碳排放路径、减碳流程及具体量化数据,发展碳金融,对接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建设绿色(低碳)金融中心。五是发展跨境金融中心。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等跨境金融服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满足双城经济圈大循环以及RCEP和“一带一路”金融需求。将跨境金融服务链打造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载体,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跨境(丝路)金融中心。六是发展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中心。要善于运用广大农村供应基地和消费城市之间内在的产业链供应链逻辑,建立紧密型产业链,对接央行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工具,支持消费龙头带领全链稳定增值。七是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成渝两个行政区的金融资源,推动产权交易中心、征信查询中心、金融监管信息中心等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指出,成渝地区的创新式发展需要产业布局和金融资源支撑。目前,支持创新的私募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规模、结构难以支撑具有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成渝经济圈。成渝地区除了要发展本地的核心金融机构之外,还要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考量,建议在成渝地区再开设一家证券交易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化产品及创新性产品交易,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西部地区产业融合和创新发展,甚至可通过“一带一路”向国际扩散和融合。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表示,要在成渝地区形成资金的集聚效应,首先要推动产业发展。第一,以长江经济带为依托,吸引资金和全球产业向成渝地区转移,形成合理的深度发展的产业分工布局。相较于东南亚国家,成渝地区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市场容量的综合比较优势突出,要使产业链进一步在该地区延伸,需要支持有实力的地方企业企业设立产业基金,开展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向成渝周边地区转移,不断完善周边产业配套,从而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在成渝地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第二,利用成都在电子科技产业的优势,积极支持高新产业创新发展。一方面,政府要推动形成支持创业发展实业的友好环境和氛围,制定扶持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要利用成渝地区科研院所力量,建立有利于吸引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力吸引科技人员和工程师人才,进而吸引全球创新资金的参与。第三,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特别是渝新欧通道的带动效应。渝新欧通道涉及产品、市场交易不断扩大加深的问题,也涉及到陆上贸易规则和融资制度的对接。
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兼特别顾问范希文认为,成渝地区不一定要打造一个“五脏俱全”的金融体系,而是应该打造一个更加符合金融本质运作规律的西部金融中心。从我国金融体系来看,风险收益匹配机制缺失导致金融体系一度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风险承担者与风险投资决策者分离导致长期资本缺乏。结合当前风险溢价不断收窄、金融监管趋严、私人资本程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风险承担机制不健全的金融环境,西部金融中心在五个方面可以有所突破。一是金融创新,参考国外MLP、YieldCo、REITs等金融实体形式,把运营性金融资产和开发性等业务分离出来。二是项目融资,建立完整高效的招投标机制和定价机制,根据当地的项目情况、法律环境以及融资成本,在政府的主导下,逐渐形成一种吸引国有和私人资本的机制,从而保证投资人能够获得有吸引力的最低回报。三是供应链金融,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去中心化且风险与回报相匹配的供应链体系。四是针对西部金融中心对“一带一路”的意义,打造以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的跨境金融。五是绿色金融,建立绿色金融的分类机制、与减排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绿色金融的基准等。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