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们拿什么拯救服务业?

0

张国云

陈总是做网络游戏的,笔者电话询问,疫情下是不是更有利于“宅经济”? 

她实话实说,如今网络游戏,早已被“宅经济”踢出门外。原来实名认证系统的实施, 对未成年人使用时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就算是成年人也不能长时间玩游戏,一旦超过了预定的时间软件就会自动将游戏关闭。而线下平台,也常受疫情影响。

笔者一声叹息,这境况有点出乎意料。

不过她又提醒笔者,如今在资本面前已“无疫情”。

陈总觉得,企业订单不会因疫情让你延期交货,房东不会因疫情为你减免房租,银行也不会因疫情给你减本降息, 工厂停工不会因疫情要你免发工人工资停交社保……这一轮所有企业日子都不好过,可能服务业企业过得更艰难。

听到这里,笔者的心咔嚓一阵难过起来。

是啊,如今疫情影响已达两年多,各地从复工复产到如何达标达产,虽说一切都在加快复苏中,但从具体运行看, 服务业基本面的修复,最终取决于疫情何时结束,恐怕这样才能找回服务业惊吓的魂。

为何要这么说? 

大家知道,自2019128日武汉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从2020118日开始, 新冠肺炎患者数量开始大幅上升,123日凌晨2点武汉市宣布自当日10时起“封城”,自此拉开了我国疫情严格管控的序幕。考虑到新冠病毒具有潜伏期长和传染性强的特点,我国至今仍对中高风险区的居民出行进行管控。

这使得我国服务消费还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模样。数据显示,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中的社会服务业指数为95.2%,在疫情冲击下20202月该指数骤降至77.2%,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截至202112月,也仅为88.2%,与疫情前水平落差高达7个百分点。

事实上,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疫情前的2019年为54.3%,在2020年微升至54.5%,到2021年又下降到53.3%,两年中整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表明服务业元气大伤, 仍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毕竟,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多,就业人数在全部劳动就业人员中占比大,其受疫情的影响不容忽视。2021年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9%,比第二产业高16.5个百分点。这个数字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服务业对我国经济与就业带来的贡献有多大,疫情对服务业的“打击”就有多大。 

不妨看看,疫情对当下服务业留下了什么样的伤痕? 

首先,疫情借助服务业的聚集性而“横行”。比如商场、餐厅、电影院、教育培训机构, 都是人员高度聚集地。在今年126日以来, 浙江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4 4 例, 均在杭州。由于部分病例涉及年会、婚宴等人员聚集场所, 慧而特公司年会共有297名人员参加,共检出阳性病例19例;婚宴共涉及244人,检出11例阳性病例。

其次, 疫情借助服务业的流动性而“耍性子”。服务业从业人员和被服务对象流动性大,会加速病毒的传播。比如,江苏省南京市的早期感染病例出现在机舱保洁人员中, 先在他们之间快速传播,后通过人员流动的方式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

再次,疫情借助服务业的接触性而伤人。服务业带有接触性,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比如做红白喜事、共同就餐、共同托管、送餐等。去年12月,浙江绍兴累计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4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主要集中在确诊病例奶奶葬礼参加人员和舜杰路大通超市经营摊主及买菜市民。

最后,疫情借助服务业的个性化而扩散。服务业以人为服务对象,要满足人的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今年130日浙江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4例,均在杭州。此次杭州疫情源头高度集中、传播链条清晰,局部聚集性特征较为明显。其中一家母婴生活馆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已涉及20人。而这种个性化服务需要增加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接触,进一步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渠道,加快了传染速度。

疫情如此“老奸巨滑”, 总是钻服务业的空子。加上, 人们防控疫情,常常是在杀死坏细胞时,又误杀掉了好细胞。冥冥之中,服务业总是首当其冲, 成为疫情最大的“牺牲品”: 

从我们出台的非聚集措施看。减少人员聚集,将人流分散,是切断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多地出台的疫情防控政策包括:非必要不开展线下节庆和大型会议、联欢、体育比赛等活动;暂停KTV、电影院、健身房、室内游泳馆、酒吧、洗浴场所、麻将馆、棋牌室等密闭场所营业,暂停培训机构(含托管)线下服务。这些政策都旨在减少和分散人员的聚集。

从我们出台的少流动做法看。为减少人员流动,疫情防控要求封闭隔离,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与其他非风险地区的隔离。比如,南京要求“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离宁”“中高风险地区、封闭区域内的人员足不出户,封控地区人员只进不出”。

从我们出台的不接触办法看。所有人都要佩戴口罩,减少个体接触。健康码按照红、黄、绿(分别对应高、中、低风险级别),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以减少个体接触,“健康码”呈黄码和红码的人员与绿码人员隔离开。“红码”人员必须接受集中隔离观察,“黄码” 人员居家隔离,而“绿码”人员居家健康监测。

从我们出台的标准式要求看。疫情防控的要求对所有机构和个人一视同仁,每个人都要遵守和配合,不能搞特殊化,这是保障工作顺利推进的基本规则。对不服从管理或违反规定,瞒报、谎报、迟报疫情,或者阻碍防控工作,导致疫情传播或造成不良后果的,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可见, 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既要“流血”又要“流泪”。具体来说: 

一方面生活性服务业常常会不堪一击。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家庭用品修理、饮食、美容及美发、客运、洗浴、殡葬、医疗卫生、旅游及饭店、文体娱乐、家庭服务业,等等。疫情导致餐饮业萧条,大批餐饮门店无法开张,行业遭遇一波大洗牌,有一部分倒闭,同时导致一部分从业人员退出,还有一部分餐饮业通过外卖等方式减少损失。旅游产业服务链条很长,包含了在出游过程中的吃、喝、住、游、玩等消费全链,对消费拉动巨大。旅游业受到航班取消、客运受阻、景区关闭、大型文娱活动取消、人员流动管控等因素的影响,销售额大减,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急剧下滑。娱乐业中,电影院、歌舞娱乐场所(KTV)、上网服务场所、游艺娱乐场所等被要求关闭,失去了收入来源。医疗卫生业虽然增加了网上问诊医疗服务的供给,但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大幅下降,行业收入受损。

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又常常是“溃不成军”。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科学技术研究、情报信息咨询、生产资料修理、大型设备安装、设备租赁、技术检测、货运。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人力资本是其中重要的投入品之一,不允许人员自由流动和聚集,会迫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停工或延迟开业, 同时上下游的服务供应短缺, 服务生产网络受损。由于疫情影响,部分线下门店不能正常营业,或者即便营业也要控制人流,去门店购买的消费者骤减,所以零售行业是疫情打击的重灾区, 零售终端大幅萎缩。运输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生产过程通过流通过程维系,而疫情防控限制了人员和物资的地域流动,运输业的生产和防疫难以两全,整体收入下降。

时下得承认,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国内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前进道路上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但我国发展韧性强、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没有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没有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保持服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精准流调,把疫情对服务业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可以借鉴上海经验:不久前,上海将静安区一家面积仅20余平米的奶茶店列为中风险地区,引来广泛热议。因为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出现过的占地面积最小的中风险地区, 很多人将此举视为上海精准防疫的缩影之一。事实上,自疫情以来,上海已出现多轮突发疫情,但这个城市似乎总能化险为夷,波澜不惊。上海的防疫给外界留下最深的印象是, 从未打断过整座城市的日常生活节奏。

作为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400多万、承担着全国将近三分之一境外输入病例的城市, 上海想要实现精准防疫,绝非易事。这背后依靠的是一整套防疫制度体系的高效运转,精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流调人员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剖”确诊病例所接触的人和场所等各种问题,将复杂问题扁平化、简单化,再具体分解到每一段时间,最后精准地锁定到相关人员, 确认轨迹。这么看来,划出疫情最小的“中风险地区”,就是要求我们做到精准防疫,以最小经济和社会代价,实现快速的精细流调。

——大敌当前,务必扭转正在恶化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可以借鉴安徽的做法: 本来作风建设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安徽要放在虎年“新春第一会”上强调。比如,有的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 遇事层层请示汇报, 动不动就说“上面没文件”“领导没讲过”“以前没干过”;有的搞“ 天桥把式” , 把说的当做了, 把做了当做成了、做好了,工作落实在口号上,决心停留在嘴巴上, 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有的解决问题“ 推绕拖” , 搞“ 击鼓传花”,批来批去、转来转去、议来议去, 最后问题哪来哪去; 有的爱惜羽毛、明哲保身、回避矛盾,不敢“啃硬骨头”、不愿接“烫手山芋”, 遇到“沟沟坎坎”就打“退堂鼓”;有的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应景造势,热衷于搞一些有形式没内容、有声势没成效的工作;有的官味足、架子大,对上汇报一套,实际另搞一套;有的无视群众和企业利益,解决问题不及时,兑现政策不到位,办了一点小事就像做了多大“善事”。

一连串的精准“画像”, 可谓切中肯綮,打到靶点上, 直指干部作风差距与不足,这些都是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拦路虎”。疫情下服务业真正要发展起来, 就是要“ 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的没有市场”。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干部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状态。如果积弊不根除,病灶不纠治,势必会错失发展机遇、丧失发展主动,从而影响到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当务之急,尽快出台可以拯救服务业的推进政策。

可以借鉴杭州经验: 为进一步加大惠企纾困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杭州不久前推出了“杭十条”内容涉及对企业的支持奖励、员工返岗补贴、企业用工补贴、春节留杭消费券使用等十条政策,助力企业“开门红”。

如,加大零售餐饮业的支持力度,对2022年在库企业月度零售额增量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各类企业和个体户,单月奖励10万元,餐费收入增量1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和个体户,单月奖励5万元,单个企业和个体户累计奖励上限200万元。如, 做好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免费参加举办各种招工活动,积极对接劳务输出大省,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外省劳动力招聘,加大劳动力余缺调剂,助力重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228日前,对企业租用大巴车跨省“点对点”组织市外员工返岗,符合条件的按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再如,抓好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按照国家规定,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将2021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受理截止时间延长至2022331日。疫情响应期间,对市区企业招用市区以外户籍人员初次在市区就业, 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按1000/人标准给予企业用工补贴;对民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本市企业推荐或派遣员工,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3个月以上的,按每人一次性500元的标准给予机构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最高补贴10万元。还有,加大企业融资服务。对3 31日前,新增有效订单区县确认后,由市担保公司免费担保。在本市实体经济企业新增贷款1000万元以上且贷款期1年以上,给予1个百分点的贴息补助(1年)。此外,延长2022年春节期间留杭州省外员工电子消费券使用期限。抵扣券和现金券的使用期限从2 14日延长至331日。已领券但因疫情防控被安置在外市进行集中隔离的人员,无需进行退款退券,回杭州后在有效期内可继续使用。

——响鼓重锤,最大限度调动激活服务业的市场主体。

要实现经济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关键是要稳住市场主体,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提供政策托举。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科技创新和更新改造;针对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等特殊困难行业, 研究精准帮扶的减税降费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既注重针对性,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又强调联动,形成纾困合力,将为确保经济平稳开局、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

一边是努力降低服务业成本。企业要节约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营销成本、租金成本、人员成本,终止非必要的投资和营销支出,申请政府补助,与房东协商减少租金成本,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办公,建立集中管理中心以协调与疫情相关活动,减少线下服务人员数量等。一边是努力增加服务业效益。企业首先需要评估供应链上下游状况,跨区域或跨渠道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管理, 调整服务计划。其次,兼顾员工安全与岗位职能需求,培养员工技能专业性与多样性,降低企业运营对个体的依赖性。最重要的是,要扩大网络销售或者服务渠道, 通过互联网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式提高效率,并回流现金。比如,对于运输业而言, 当疫情导致人力不足时,可通过流程的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达到运行效率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

只有服务业市场主体有活力,服务经济才会有动力, 亦如本文开头说到的那家网络游戏企业,在疫情下他们不忘跟投“元宇宙”,不断奋发有为,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但愿疫情下, 服务业能“ 寒随一夜去, 春逐五更来”,可以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作者系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巡视员、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会长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