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0

罗万纯

系统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缩小基础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通过完善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环境、健全城乡基础教育服务体系、改善城乡基础教育硬件条件、优化城乡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等,很好地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在为解决“上好学”问题努力探索,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此同时,基础教育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不仅影响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还使不少家庭背上沉重的教育负担。

基础教育发展成效

(一)基础教育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环境。一是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将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之大计,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二是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引。三是针对基层教师反映的教学教研外负担过重的问题,出台了相关文件, 督促各地为教师减负,尤其是减少不必要的考核和抽调教师参与其他社会工作的现象。四是围绕素质教育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完善了教育评价体系,使教育发展成果更符合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五是出台“ 双减” 政策,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减轻家长教育成本负担。同时,有序组织学校提供“5+2”课后服务和暑期托管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家庭的托管服务需求。

(二)基础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一方面,国家系统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方面,实施学前教育发展计划,大力发展普惠幼儿园, 着力解决城乡居民家庭“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方面,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探索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学业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还建立了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支持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基础教育硬件设施不断改善

国家通过实施改薄工程、推进标准化建设等,不断改善基础教育设施,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条件、住宿条件、伙食条件、校园环境等显著改善,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调查中发现,在不少地方,学校已经成为当地地标性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四)城乡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持续推进

一方面,加强了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国家通过培养免费师范生、招聘特岗教师、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实施“银龄讲学计划”等不断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而城市学校主要通过创建教育集团、划分学区等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发挥强校对弱校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 浙江、上海、北京等一些地区探索优质高中名额到校政策,将较高比例优质高中名额根据学生人数等分配到初中学校,使更多非优质初中学生获得了升入优质高中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素质教育贯彻有待进一步落实,应试教育仍占主导

虽然素质教育在中国实施了很多年,但在现有的中考、高考制度下,学业成绩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为了让孩子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了很多家庭的奋斗目标。在这个目标主导下,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没有受到足够关注。

(二)就业环境不完善,加重了城乡居民家庭的教育焦虑

很多家庭让孩子接受教育,除了提高孩子认识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与其和谐相处的能力外,更为重要的是增加孩子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为未来生活提供更好保障。从目前情况看,就业环境不完善, 加重了城乡居民家庭的教育焦虑。

一方面,存在职业歧视现象, 尤其是一些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常常不被社会认可,同时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把是否985211、双一流大学毕业作为招聘门槛,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同台竞争的机会。在这种就业环境下,让孩子上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然后上重点大学,几乎成为每个家庭的追求。目前,国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出普职比要大体相当。在一线工作未受到充分尊重的背景下,很多家庭认为孩子上职业学校就业选择少、层次低、待遇差,对职业学校较为排斥,担心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内心充满了焦虑。社会需要更为友好的就业环境,让每个人能够自由地根据自己的能力、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不是因为担心被人轻视而将考上重点大学作为唯一目标, 导致家庭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但又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三)校际发展差距大,城乡居民的优质教育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虽然目前普遍建立了学区、教育集团等,但不同学区、不同教育集团之间以及学区、教育集团内部学校教育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教育环环相扣,虽然名额到校政策可以让更多普通初中学生获得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但小学、初中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即使在一些教育较为发达的大城市,不同城区的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质量还存在巨大差距,每年公布的高考成绩让很多家长深刻感受到高中学校的教育质量差距以及上好学校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一些家庭通过购房、跨区上学等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一些家庭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可以说,很多家庭都奋力地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不少还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各个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只要这种差距不消除,对优质教育的追逐就不可能消失。

学校的发展差距到底主要来自哪里?政府投入?学校?生源? 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来自学校,尤其是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差距。根据一些学校的办学经验,优秀的校长能在形成优良的校风,调动教师、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调动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调查中发现,有一些发展落后的学校配备优秀校长后,学校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一些山区学校,虽然优质生源流失严重,但学校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教学管理方法,完善激励措施等,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四)家庭建设滞后,孩子成长环境有待改善

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但由于家庭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成长。

其一,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经验、过于溺爱孩子等,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全面成长。首先,最为突出的就是很多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生活能力,严重依赖父母,似乎离开父母就无所适从。其次,不少孩子贪玩任性,不懂体谅长辈,存在较严重的逆反甚至怨恨心理,影响孩子成长和家庭关系。再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全民随时随地刷屏学习、娱乐、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环境下,由于家长疏于管教,不少孩子沉迷网络,不仅视力下降,世界观、人生观被扭曲,对学习也慢慢失去了兴趣。

其二,由于对孩子期望过高、性格过于急躁等原因,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一些家长由于情绪波动太大易于引发疾病,还有的家长采取不当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其三,由于年轻夫妻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不少家庭由祖辈帮忙看护孩子。代际之间以及夫妻内部在孩子看护和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主张,时常引发家庭矛盾冲突。紧张的家庭关系不仅危害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对孩子形成了不好的示范,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系统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完善考核机制和招生录用制度,督促和引导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技术人才打好基础。

(二)优化就业环境,减轻教育焦虑

一是通过进一步完善薪酬福利制度,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水平,并加大宣传力度,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氛围,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各个行业都是社会所需,只要从业者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合法收入,都应该被尊重和肯定。同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并加大对其宣传,明确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只是侧重点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并通过拓宽中职学生的上升通道、促进普职融通等措施,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是督促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将消除学历歧视落到实处,不得将是否为985211、双一流学校毕业作为应聘门槛, 为非重点高校毕业学生提供同等竞争机会,改变非上重点大学不可的社会氛围, 缓解学生和家庭的教育焦虑。近年来,可以从一些录用公示里看到,不少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被中央办公厅等重要部门录用,可以说是释放了很好的就业导向,非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只要足够优秀,可以拥有和重点大学毕业学生同等竞争的机会,也能被用人单位录用。未来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督促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切实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职业规划,而不是去挤重点大学这座独木桥。

(三)办好每所学校,减少校际发展差距

小学到高中,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校存在发展差距,都会引发城乡居民家庭的择校行为,因此,应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具体来说,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完善学校硬件设施。要根据标准化建设规定,为每所学校配备开展教学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

二是提高每所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教育服务水平。学校的教学教育成果同时受到学校、生源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的影响是最为根本的。因此,要给每个学校配备优秀的管理团队及教师。一方面, 完善校长选拔、培训机制,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 把有先进教育理念、教学和管理水平高以及关心师生的教师选拔为校长,并加强后续相关培训;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完善晋升制度,使老师能够安心、尽心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度。比如,借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组织在线学习经验,集中学科优质师资力量录制相关课程视频资料,供学生自主免费学习,使不能升入优质学校学习的学生能共享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课程授课老师主要应根据统考范围在相应阶段优秀教师中选择。如高中阶段共享课程授课老师应从全省(市、自治区) 范围内优秀高中教师中选择,初中阶段授课老师应从地级市(区)范围内优秀初中教师中选择,小学阶段授课老师应从县(市、区)范围内优秀小学教师中选择,使各个阶段学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优质教育资源。再如,加大校长和教师在不同学校的交流,尤其是根据校长、教师的任职年限、退休年龄、家庭情况等,组织城市优质学校的优秀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授课,帮助提升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使城乡孩子能就近获得优质教育服务。北京市近期提出大面积推进校长和教师轮岗,可以预见,如果该项政策得到有效实施,择校现象会逐渐消失。

三是完善学校课后服务。“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家庭和学生的负担,但必须承认,确实有部分学生存在辅导需求,特别是基础较差、知识吸收能力又较弱的学生。一些家庭内部能够解决辅导需求,但一些家庭因为没有时间和缺乏能力,需要外界提供辅导服务。在“双减”背景下,要发挥好“5+2”托管服务作用,支持和引导托管服务老师为确实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辅导。此外,应通过引导学校成立学习小组等,形成不耻下问、互帮互助的学风,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

(四)加强家庭建设,为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为更好地发挥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要加强家庭建设, 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一是加强家庭普法工作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工作,引导每位家庭成员用法律法规和传统美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一起创建健康、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二是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培训,使每个家庭有能力更好地养育、教育孩子。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