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换装

0

李仙正

当兵的心中,充满青春的骄傲。每一个胸怀理想抱负的热血青年,军营就是光荣与梦想的红色打卡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把一颗人生最华美的青春种子,深深地种在军营的沃土里,在党的阳光照耀下,为祖国和人民站岗放哨,奉献青春年华。

打卡到军营,眼睛是春天的海,我就是融入大海的一滴水,也可见太阳的光辉。青春是一条绿色的河,流淌着我多少美好的向往,深情眷恋着多少人生往事。隐约间,我身着绿军装,眼睛里八一军旗飘扬、军徽闪烁,军号、军歌在耳边声声响起,那枚“义务兵免费信箱”的三角章,默默地牵挂远方的亲人。在灵魂深处,透着神奇的生命气息,散发出浓浓的兵味,牵动我的心绪,陪伴一生。

青春的元素,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活力四射,闪动着理想的光环。每一个国防绿的身影,跳动在军旅的生命中。那是激情、活力、朝气、阳光、奋发、勇敢,在训练的场景中, 处处光芒万丈。新兵集训时,跳木马是我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由于我个子比较小,每次进行纵向木马二练习训练时都“坐马”,平时没一次通过。直到考核那次,发挥助跑和跳板技巧连贯动作,我“呼”的一下子飞身而过。“好样的,关键时刻能冲上去!”在场的班长竖起大拇指。

当兵的故事,或被歌声淹没。军歌的旋律,丰富了枯燥的军营生活。练兵场上,军歌在耳边声声响起,仿佛随着歌声节拍,战士们作风顽强,开始“十八般武艺”的演练。队列行进时,唱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投掷手榴弹、操枪瞄靶训练时,唱起《走向练兵场》:“彩霞飞舞红旗扬/风吹树叶哗哗响/我们的步伐多雄壮/歌声那个嘹亮走向练兵场/一天不摸枪我手指就发痒……”实弹射击时, 唱着《打靶归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 

兵营的生活,时时透着“家” 的气息。当兵的人知道,无论新兵连队,还是老兵连队,都是一个战斗集体,一个连队就是一个“家”。让战土安心服役,最能体会到家的观念, 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连队里,都有一个牢固的战斗堡垒,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的治军方略,见证了基层组织的智慧,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连队里,都有一面永远不倒的红色旗帜,全连官兵同举一杆旗,红旗飘扬到哪里,哪里就有我们战士的身影, 为正义而战,为军旗而战,肩并肩、心连心,同命运、同呼吸,共克时艰,甚至流血牺牲,献出宝贵的生命。连队里,保留着传统的行军锅, 一个食堂,一日三餐的伙食,计划安排吃什么,全由士兵生活会上说了算。同一个连队战友,犹如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一家人”同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战友啊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荣誉……”战友间的情谊,比山高,似海深,时间越长越深,就像一壶陈酒,越酿越醇。无论到天荒、到地久,无论时光远逝多久,无论到海枯、到石烂,我总能忆起军营,立功时的笑容,酸甜苦辣的回味。作为普通一兵,我整天与战友们为伍,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穿着一样朴实的军装,都是青春的年华热血儿郎…… 

198410月底,我第一次穿上65式军装,红红的领章映着我开花的年岁,红五星帽徽在远方默默闪烁,一身国防绿晃动在军营里。军容镜前一站,对着镜子一个敬礼动作,自豪感油然而生,心中即刻泛起涟漪,并默默地对镜子里的自己说:“嘿嘿,我成了合格的军人。” 没想到,服役半年后,转眼到了1985 51日,部队开始换装了,我又穿上85式军装,红领章上缀了颗八一小五星,圆形状的八一帽徽取代了红五星帽徽,还配发大檐帽。

1988年元旦刚过几天,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把自己锻炼成“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革命军人, 做党的好儿女。到当年国庆节前夕, 部队进入评定军衔的最后阶段,政治处曹干事对我说:“小李,你是参照连队班长、文书评衔,并且战士荣立过三等功的,军衔高评一级。”在我军时隔三十多年恢复军衔制度后,我有幸赶上了天大的好事,被部队授予上士军衔,我又穿上了87式军装, 八一领花取代了红领章,还多了上士符号肩章。当时,部队尝试退伍制度改革,由冬季退伍改为春季退伍,这让我捡了个大便宜,分享到改革开放、中国速度、伟大时代的发展成果。虽然军衔服我只穿了半年,但我是戴着义务兵中最高军衔的符号, 挥泪向军旗告别的。

我所在部队,其前身为红军时期由贺龙元帅一手创建的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〇师独立第一旅、第三五八旅七一五团等,19492月正式改编为第一军……在我军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战火硝烟的年代,这支英雄部队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挥师晋察冀,鏖战晋西北,回师陕甘宁,保卫党中央,驰骋陕甘青,解放大西北,先后走出了200多名将军,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合格军人,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当兵的名字,没有那么显赫。虽然从事的职业与义务是“保卫祖国,为人民服务”,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还是“保卫祖国,为人民服务”, 宗旨与任务仍是“保卫祖国,为人民服务”,但当兵是有血性的“诗”, 是无限忠诚的“远方”,是文是武、亦战亦和,或训练或教育,养兵也好,用兵也罢,一切都是平凡的。这是人民子弟兵的家国情怀,成就别样的风采,锻炼成“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革命军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亮剑,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即便是只当一天兵, 也一辈子是军人,永葆军人本色。

时光一晃,军营一别就是30多年。人生风景在游走,我总会怀念美好的时光,期望再回首,梦回我军营。退伍回乡后,注定重回军营,再续军营梦、战友情、军旅缘,与战友再相逢,哪怕仅仅一声问候、一次握手、一个拥抱、一张合影,同样诠释友谊升华。人逢喜事精神爽, 就在那个寻梦圆梦的晚上,我们60多位战友,相聚在美丽的太湖湖畔、中国著名陶都——宜兴。

归队的信号,重逢的日子。我们说的最多,笑的最真,离不开的话题全是营房、连队、战友,以及昔日的趣事、窘事、乐事。面对军营, 我们都有苦的记忆、甜的回味、乐的期待,最喜欢穿的衣服是军装, 最喜欢唱的歌曲是军歌。当我们唱起当年唱过的军歌,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又回到了昔日年轻、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军旅生活。尽管似水流年带不走我们深深的眷恋,但军歌嘹亮依然在我们的血液里奔腾欢唱。就像一坛深藏于地窖的老酒,年代愈久愈有一股浓浓的醇香不时飘散出来,注定让我们开怀畅饮, 在似醉非醉之间回味无穷。

晚饭时,战友们特地重温《战友之歌》:“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这亲切的称呼……”在下榻酒店里,带着相逢的喜悦,我们找到了被时光压缩的碎片,说得最多的是军营、连队的话题,挥不去的往事情愁,道不完的人生经历,言不尽的生活苦乐,聊着聊着,夜已很深很深了,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话, 那就是战友亲如兄弟。当我睁眼望着窗外飘落的雨点,听着“嘀嗒嘀嗒”的雨声,仿佛上苍也被我们的重逢感动得流下泪水,但无意间惊扰了我重回军营的梦。

梦醒时分,发现枕套湿润,原来自己已泪流满面,那是一滴一滴从心里流出来的。我这才明白,那些感怀军旅岁月烙下的永恒印记, 思念战友之情留下的美好回忆,梦回激情燃烧的青春年华,怎能不触动神经、不流泪呢?在许多日子里,我只有以自己的梦想和幻觉来弥补内心的遗憾,只有寄托深深的思念来释怀内心的情感,只有植入心田的军魂缠绕着绿色生命才能点燃热血沸腾的青春火种,才能永葆军人本色。

当时光凝成一片片思绪,抚触着棱角分明的年轮,退役后又走过了30多个春秋,现已人到中年, 一切都在昨天。可只要轻轻地触碰那根弦,绿色军旅生活就会浮现眼前,那些难忘的日子已深深刻在记忆的岁月中。这次重返军营,发觉军营更加光鲜,魅力更加迷人,给了我全新的认识。昔日的旧影一去不复返,找不到岁月的痕迹。现代化的建筑设施取代了当年低矮陈旧的平房,每月10元的津贴费增至如今的1000元,每天八角的伙食标准达到现在的四五十元……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可爱的军营,多么留恋的岁月。短暂的邂逅,永久的怀旧,从走进军营—身在军营—离开军营—重返军营,从入伍之日的《战友之歌》,离队之时的《驼铃》,军歌嘹亮。一路风雨,一路彩虹,酸甜苦辣,感慨万千,驿动的心又怎么能渐渐平息呢?那就是,青春年华, 再能忆起人生往事,温暖一生。

三次换装,成了我当兵岁月中最难忘、最骄傲的时刻。每次面朝党旗,握紧拳头,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时,我内心猛然泛起涟漪,怀念军营的关心培养,感恩党的谆谆教诲,注定成为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作者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