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紧迫问题。
  • 在线健身课程的流行反映了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新的社会需求。
  •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保护个人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制造业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生物技术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随着全球对COVID-19疫苗接种的推进,经济复苏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社交媒体的普及正在重塑政治沟通和公众参与。
  • 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数字货币的兴起引发了金融行业的变革。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了可能。
  • 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传统教育模式正面临挑战。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他像煤一样燃烧,释放出光和热

    他像煤一样燃烧,释放出光和热

    0

    周玉成

    不久前,殷春银通过微信视频兴奋地告诉我,他在庞庄矿首届产业工人节上做了报告,讲述个人成长历程,同时希望殷春银创新工作室继续传播, 薪火相传,为实现中国梦尽一份共产党员的绵薄之力!听后,我激动万分,心里油然而生敬意。

    殷春银是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矿运搬一区高级工人技师。1976 年深秋,22岁的他积极响应国家“支援煤炭生产建设”的号召, 从泰兴老家带着乡间泥土的芳香, 跨入了庞庄煤矿的大门,从此与这座火热的矿山结下了不解之缘。1993年初,庞庄矿、张小楼矿两矿合并,统称庞庄矿,我调到庞庄矿宣传科,认识了他。

    殷春银是“文革”期间毕业的初中生。农民吃苦耐劳、勤奋耕耘的好传统培养了他,他首先攻克文化关,利用业余时间, 刻苦学习初、高中文化课本。他还自费购买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钳工》《车工》《电工》等技术书籍,一门一门地啃,一段一段地抠。在单人宿舍里,他找来一块木箱当案板, 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营养。寒冷的冬天, 同一宿舍楼的工友跑出屋,到会议室烤火取暖,兴致勃勃地看电视,他却裹着棉被攻读科学文化知识。手、脚被冻肿了,直痒痒,只好使劲搓, 手、脚被搓得红通通的,他全然不知,仍然沉浸在学习中。炎热的夏日,空中的风扇“飞舞”, 也挡不住他额头的汗水直往下流。到了晚上,就更难受了,蚊虫见他如同见了“唐僧肉”,蜂拥而至。他用被单包住双腿,手臂抹上防蚊药水,细心绘图。外出开会,他总忘不了去新华书店买书,书本笔记随身带,新华书店成了他的学习宝库。特别是学绘图,殷春银可谓煞费心思。因为没上过大学的他对设计图纸是“门外汉”,只好一方面向书本学习,一方面虚心请教城里来的授课老师。有时,为了弄懂一个问题,他冒雨骑车10多公里,登门求教。剖面图对他来说,也是难题,他灵机一动,下班后就到一些废旧物资堆上,找来锯开的物件对照原来的图纸进行分析、领悟, 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奥秘。就这样,用了三年的业余时间,他自学完高中课程和一些机电专业知识,获得了高中毕业证书和专业证书,并获得江苏省自学成才二等奖。

    知识, 武装了一位普通矿工;技术,使他越来越聪明。他走上了一条拼搏之路,沿着它奔跑,勇攀高峰。他运用液压原理设计制造的矿车清扫机,比人工清扫车提高工效15倍,每年为煤矿节省3万多元工时费,少报废煤矿车47辆。该机从1985年投入使用, 至今为矿创造效益400多万元。他设计制造的悬臂式矿车整形机, 能上下左右360度转动, 配上特制的整型模板,挤、压、拉、调整运用自如,真是巧夺天工。一些专家、教授看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部灵巧的机器,真的是出自一名普通矿工之手吗?听了殷春银讲解,看了他的操作后,专家、教授们由衷称赞:“矿工伟大、聪明!”是啊,他用勤奋和心智,终于敲开了智慧的宝库,打开了科技创新的大门。

    20037月,原矸石山厂房、设备因电厂改扩建,需拆除、搬迁。卸矸大架重约3 0 吨, 长2 8 米,宽3米,要整体移动3000多米,需拐8道弯,技术难度很大, 想一举完成更是难上加难。殷春银带领会战人员,不顾酷暑和大雨,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利用液压原理进行整体“迁移”,高质高效地把卸矸大架这个“ 庞然大物” 进行移挪、安装到位,毫发未损,为矿节约资金20万元, 让人惊奇。这是徐矿集团的一大创举。

    别看他个子不高,身体瘦弱,不善言辞,说话慢声细语,语言质朴得近似单调,但是走起路来却稳健有力。貌不惊人的他,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猛攻知识的堡垒,技术革新成功50多项,其中9项获省、市、集团科研成果奖,4项获国家实用专利, 为国家创造效益500多万元,被工人们誉为煤海“ 爱迪生” 、矿山发明家。1977年以来,他年年被评为矿级标兵、公司劳动模范。1988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同年被授予“青年技术标兵”称号。198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模。19944月,荣获江苏省“十大杰出职工”称号。1999 年,获江苏省“十佳能工巧匠”称号。2000年以来,荣获集团公司“十佳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043 月, 我到运搬一区担任党支部书记,看到了殷春银发明的矿车修理一条龙系统等在煤车组使用,已初步形成研制、试验、应用系统,兴奋之余,便萌发起创建“全国劳模殷春银创新工作室”的念头。与领导班子通气,一拍即合,汇报矿党政工,得到积极支持, 于当年8 9日,庞庄矿举行隆重的“全国劳模殷春银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并专题下发文件,号召全矿职工向殷春银同志学习。殷春银在揭牌仪式上说:“以我的名字命名,是对我的激励。我要继续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成果回报企业。” 

    矢志不渝、奉献不止是这位现代矿工的品格。殷春银出名了, 成了“发明家”“技术明星”,红起来了,也香起来了。冲着他的名气,当时一些外单位的农机厂、机械厂、修配厂老板纷纷登门高薪聘请他当技术顾问,许以优厚的生活条件吸引他,他都婉言谢绝了。用他的话说:“人活在世上, 要讲良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矿山培育我,入了党,当上了全国劳模、高级工人技师, 就是经济再困难,我也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煤炭事业。” 退休后,他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无偿把自已的实用新型专利转让给一些企业,转化为生产力,让这些企业起死回生。

    殷春银就像一块乌金,在默默无闻地燃烧着。他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释放出光和热,为社会捧出心中的情和爱。

    作者系徐矿集团庞庄矿运搬一区原党支部书记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