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敏
光阴倏忽过,风雨带晴柔。四季虽如是,经年大不同。
镌刻在时间里的记忆,总因触动内心而深沉。这一年,也就两个春节之间的长度,似乎把人一辈子可能的经历都演了个遍。无论生死、悲欢,无论苦难、荣光,无论绝望、希望,都在这里穿梭。
这些场景,不管是在个体身上呈现,还是在一个群体身上乃至一个国家、地区发生,都是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正反之间的转换,尤其是向好向上发展的进度、程度、效率等差异很大,导致这一局面的关键就在于主观的认识、行动、方法、策略乃至战略选择不同。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外的境况都形成强烈对比,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创造了新的奇迹,为这种场景转换作了生动诠释,也为国际社会增强必胜信心树立了典范。
经历就有体会、有感悟。一年多来,我们所有人都是这场疫情斗争中的主角,两个春节都遭遇疫情,但情形完全不同。第一个春节,所有人都被未知的恐惧包围,尤其是武汉人民的经历最为特殊,76天的非常规生活在完全封锁的城里艰难度过。起初的断然措施还可能不被理解,但一年多的抗疫实践表明,我们的应对举措有力有效,稍有犹豫就会错失最好时机,疫情传播就会加速蔓延。当前世界疫情形势反复恶化就印证了这一点。正因如此,我们今年春节前后局部遭遇散发疫情,迅速响应,以有效规程从容应对,同时配合全局防控,倡导就地过年,减少流动,分级分类管理,为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减少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构筑“免疫长城”,成为今年春节过后抗击疫情的锐利武器。而这一武器,是一年间科学家努力攻关的结果,我们通过捐赠、出口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兑现承诺,提供公共产品,为共同抗击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赢得了掌声,同时也回应了质疑我们搞“疫苗外交”的杂音。做永远是付诸行动的务实之举,相比口惠而实不至,极力挽救生命、保护民众健康安全是值得赞誉的。这是我们担当大国责任,提高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开放条件下,只有彼此都有了免疫屏障才是真正的安全。
丘吉尔说过,不要浪费一场危机。这次百年罕见的疫情,对国际社会的冲击前所未有,到目前为止,仅美国死于新冠肺炎的人数就超过其一战以来所有阵亡人数的总和。这一灾难性危机,随着时间推移影响愈发深刻。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成为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课题。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在遭受疫情蔓延的痛苦,疫苗接种推进缓慢,形成群体性免疫还要很长时间,尤其是疫苗的生产供应还是问题。
而我国,不仅在疫病防治中探索出有效方案,而且在疫苗研制、生产、应用上都取得重要进展,目前两款接种疫苗都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国际社会处于“第一方阵”。这为我们从经济复苏到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从去年武汉解封和各地全部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国内经济逐季加速恢复,全年转正,与领先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同时,正因为疫情的成功防控使中国成为“安全”的代名词,外商直接投资加速涌入中国。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0全球投资报告》表示,“当整个世界都在为如何平衡防疫和经济而挣扎的时候,只有中国坚持了下来,它用1630亿美元(约10554亿人民币)的外资投资金额向世界证明,如何在危机中保持GDP的正增长”。1630亿美元,占据全球外资投资总额的19%,不论是总量还是占比都超过了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投入国家。
不仅外商如此看重,国人也很自豪,群众心底迸发出的价值认同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直观,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这是疫情“由悲转喜”带给我们的巨大收获。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两个月外贸数据大幅上扬,实现“淡季不淡”,除了去年同期贸易基数小以及国际市场的复苏带动需求增加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今年倡导就地过年,把春节过成周末,减少奔波,许多工厂满负荷开工,外贸订单交付不延迟。在此过程中,工人工资收入相比过去多了一块增量,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客观上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不过,随着未来全面战胜疫情,全世界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这些短期因素的贡献会减少,而且今年面临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竞相“放水”的局面,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输入型通胀的威胁存在,可能会对这些积极因素有所抵消。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也愈发难以平衡。因此,需要从长远角度来研究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顺利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任重而道远。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在率先“复常”的道路上奔跑了一个“赛季”,继续保持“跑姿”,占据有利“赛道”,一定会在接下来的马拉松比赛中,以出色的韧性和耐力,赢得优异成绩,为“十四五”开局增添亮色、注入信心。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