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 倪
服务贸易,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发展水平正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会议明确,要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到全国21 个省份部分地区,围绕拓宽开放领域、提升便利水平进行改革探索, 包括发展跨境商业医疗保险、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扩大技术进出口经营者资格范围、在常态化防控下加强旅游和体育国际合作等,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8 月14日, 商务部正式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下称《方案》)。这是继2016年开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后第三个版本的试点方案。《方案》提出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健全促进体系等8个方面的试点任务,并推出122项具体举措。
我国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已近5年。2016年2月,国务院批准在天津、上海等15个省市(区域)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18年6 月,试点进入深化阶段,范围扩大到北京等17个省市(区域)。
根据《方案》,此次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为北京等28个省市(区域)。
在三轮试点地区中,山东省威海市均赫然在列。自获批以来, 山东省威海市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总体呈现出亮点多、模式新、转型快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在山东省及全国产生影响的先进经验和模式。这些“威海经验”“威海模式”,在促进当地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发展的同时,为在更大范围复制和推广试点经验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服务贸易发展亮点频出
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来,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将其作为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
威海市服务贸易联席会议各相关成员单位梳理编印了《关于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57条政策和措施》,强化对服务贸易项目的服务;出台了全国第一个《服务贸易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细则(试行)》,对威海市所需的14类服务贸易领军人才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出台《威海市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出台《关于扶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助推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展。
2018年7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广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的通知》,15个试点地区共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29项,其中,威海市贡献了“建设服务贸易统计监测体系”“建立服务贸易跨部门协调机制”等7项经验;
2020年3月、7月,国务院先后两次发布《关于印发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的函》,威海市“中韩四港联动海空港多式联运”“打造特色服务贸易集聚区”两项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
试点以来,威海市服务贸易企业数量从2016年初的700余家迅速增长到现在的1300余家,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带动外贸结构升级作用进一步显现。
“特色服务贸易集聚区,是威海市以建设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为主要内容打造的对外开放高质量平台载体。”威海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威海市把优先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规划建设威海服务贸易产业园,探索出一条全链条精准培育、轻资产专业招商的“威海路径”。
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吸引软银全球外包软件园、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本地服务中心、日立解决方案山东研发中心、浪潮“一带一路” 国家云服务运营中心等166家企业入驻运营,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国内外上市公司7家。随着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总部经济五大产业集群“抱团”发展,园区“磁场效应”日渐显著,先后获评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荣誉。
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显著拉动了威海市服务进出口增长。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威海市实现服务进出口额214.4亿元, 同比增长23.6%,高于全国16.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8.4个百分点。2018 年,全市实现服务进出口额285.1 亿元, 同比增长33%,高于全国2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7.9个百分点。2019年,全市实现服务进出口额143.2亿元(2019年商务部统计口径改变),同比增长14.6%,高于全国5.3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5.7个百分点。
为扶持企业发展,威海市出台了《鼓励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扶持暂行办法》,从扶持范围、内容、标准及审核等方面规范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服务贸易出口、国际认证和重点企业认定、生产性服务进口、设立研发和检测中心、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给予支持。
威海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 成为试点城市以来,根据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产业特点,威海市确定了重点突破服务外包和信息技术服务、海洋服务和运输服务、健康医疗和中医药服务、文化服务四个领域,稳步提升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旅行服务、金融服务、建筑和境外务工四个领域,致力为山东省、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探索路径,为推动城市层面的国际合作提供新的样板。
试点红利让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利好政策是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引擎。作为试点城市,无疑是威海深化供给侧改革、培育新动能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威海紧密结合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勇于创新, 积极探索,试点红利不断释放。
据威海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以来,威海市争取国家级、省级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重点用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市级财政每年配套专项资金2000万元,重点用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搭建、项目引进、国际市场开拓、国际体系认证及服务出口等,共对全市符合条件的200多家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同时,积极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设立了2亿元的市级服务贸易发展引导基金,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做强做大。2019年,全市服务业利用外资8.5亿美元,占比69.5%, 较上年提高50.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发展环境也随之优化。试点以来,威海获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高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威海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威海口岸在全国率先开展韩国“人车同步”入境自驾游业务,高区服务外包基地、石岛管理区、文登区家纺工艺出口基地获批山东省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为打造服务贸易试点的产业发展载体,2016年11月,威海在核心地带高标准规划建设服务贸易产业园,以服务贸易、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为主攻方向,打造国际一流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园区。
建设期间,先期在园区西侧购置2.3万平方米的智慧大厦作为运营主体,采取减免房租、定制装修、拎包入住等措施,为园区后续发展培植孵化优质资源。总投资1.5亿美元的软银集团全球外包软件园、浪潮集团“一带一路”海外云服务中心等一批服务贸易大项目、好项目选择落户于此。
此外,威海还打造“威海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综合服务平台”, 依托重点领域骨干企业,分行业建设了国际服务设计、动漫游戏、国际运输、文化、旅游等10余个服务贸易专业服务平台,可为近千家服贸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 威海从2016年开始持续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虽然在前后三批的试点地方中,威海的经济体量较小, 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具有典型意义。”曾多次到威海开展调研的国研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对威海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功实践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威海在推进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较好经验,为完善国家层面的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做出了贡献,商务部曾经组织试点地区代表在威海市召开现场会议专门就此进行研讨和交流。
二是威海通过开发建设服务贸易园区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国际合作平台和重要载体,形成了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提升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规模效应。
三是威海加强试点工作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构成了覆盖全市的网络化、立体式服务贸易促进和公共服务体系,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建立了较完备的政策信息发布和政企沟通渠道。
四是威海突出地方特色实现服务贸易与对外经贸合作的融合发展,积极拓展中韩服务贸易合作新领域、新空间,在深化双方城市经贸关系、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引进教育培训、开展双向文化交流、中医药“走出去”、劳务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五是威海在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贸易提质增效方面收获积极成果。设在威海的迪尚公司是一家长期从事服装加工出口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随着企业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和服务贸易促进政策的实施,企业的自主品牌产品和设计研发服务出口持续增长,逐步形成较强的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竞争优势,为我们深化关于促进设计研发等高端服务贸易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生动案例。
鲁韩服务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作为中国与韩国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山东省一直是连接两国历史文化、物流交流的中心地区,也是中韩两国新兴产业创新合作的前沿阵地。尤其是作为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之一的威海市, 在中韩两国经贸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地处东北亚的中心,是中国与韩国海上距离最近的城市,也是两国间海上运输时间最短、航线密度最大、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
在中韩两国尚未正式建交的1990年,威海就开通了中韩之间第一条海上航线;截至2019年,威海已开通至韩国仁川、平泽、群山、釜山等港口的海上航线9条,每周往返44个航班,开通至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每天5班次,开通威海到仁川货运包机业务。
自国务院批准威海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来,威海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同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成为威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积极推动科技、旅游、医疗、美容、金融、文化、健康养老、时尚创意、服务外包等方面的开放与合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此前曾公开表示,近年来,韩国与山东省的经贸合作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由传统制造业的垂直分工模式,逐步向新兴服务业的水平模式转变。服务贸易支撑的作用日益彰显,成为经贸合作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随着中韩投资贸易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交流合作潜力无穷。
“着眼于由开放城市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目前,威海市在大力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积极运用国际化的思维和眼光对接国际标准, 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活动,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环境,以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来中国创新发展、舒心创业。”中国国际商会副秘书长张屹说。
塑品牌、聚人气,实现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
为做好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威海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指示,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领, 加快推动威海城市国际化和开放型经济建设,“威海服务”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叫响,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目标。
在当前中美贸易战以及全球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威海市服务贸易发展工作将重点着眼于哪些方面?
威海市商务局局长乔军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 首先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积极借鉴自贸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经验,全面落实开放便利新举措。按照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深化韩日、加强欧美、拓展港澳台的思路,推动威海市形成服务业开放新高地。
二是高点定位,突破发展。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吸引国际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加快聚集。推动“服务+”整体出口,促进新动能不断释放和持续成长,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是立足优势,特色发展。将全面深化试点与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试点建设有机结合, 打造中韩服务贸易创新“试验田”、中韩服务贸易产业融合示范城市。
四是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互联网+”和服务贸易有机融合。加大对智慧服务、数字贸易等的支持力度, 促进服务贸易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五是统筹联动,合力推进。顺应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加强各级各部门的条块协作与政策衔接,实施服务贸易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统筹部署、一体落实,增强试点发展合力。
乔军坦言,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探索,下一步,威海市在服务贸易发展领域还希望在中央政策层面能够给予更多相应支持。
首先是希望进一步发挥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作用。赋予部际联席会议更多的协调功能,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和目标, 加快推进服务贸易行业标准、税收等政策落地实施,更好地推动试点建设。
其次是支持试点地区与国外城市建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近年来, 威海、仁川作为中韩两国指定的“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地区”, 在实践中创造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建议支持威海承担两国技术贸易等服务产业交流合作的“压力测试”,探索自贸区战略框架下服务贸易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打造中韩服务贸易产业融合引领高地;支持威海与韩国仁川深入开展“四港联动”,打造东北亚物流中心。
最后是搭建更多国际服务贸易交流合作平台。希望有关部委能搭建更多的“走出去、请进来”合作交流平台,举办更多国际服务贸易展会、论坛、招商等专题活动, 鼓励支持试点地区与各国地方政府进行友好交流,不断扩大“朋友圈”。同时继续支持威海“巩固韩日、立足亚太、拓展欧美、远结非洲”多元化发展。
赵晋平总结说,在当前形势下,面对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威海市需要在补短板、塑品牌、聚人气、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争取创造更多佳绩。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