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如果把长春视为一本书,那么电影无疑是其目录中闪亮的一章, 光与影铸就了这座城市不朽的传奇。
时光流转,记忆长存。74年波澜壮阔,74年风雨征程,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不仅在战火中播撒革命的种子,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生根发芽,成为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助力革命胜利的有力武器,而且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依然初心不改, 红色基因流淌在每件作品的深处, 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长影是一个摇篮,更是一所学校;长影是长春的名片,更是中国电影的旗帜。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底蕴深厚的长影再次发力,在彰显文化自信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战火中走来,奠基新中国电影事业
长影旧址博物馆的红砖灰瓦, 镌刻着历史的陈迹。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是记忆的场景、故事的引信、怀想的触媒。迈入电影艺术场馆,一条电影记忆的长河顷刻间流淌于眼前,不禁让人感慨:光与影的艺术究竟透着怎样的魔力,在革命战争年代何以堪抵百万雄师?
电影是特殊的阵地。能够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宣传鼓舞的功效,也可以为部队官兵注入英勇斗志。战乱年代,尤其是对于发动不识字的群众来说,光影、漫画等因其直观呈现而显得格外重要。那时, 军队开到哪里,放映队就跟到哪里,把党的政策路线主张就传播出去,从而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民意之基。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公司孕育于战火之中。日本侵占东北之后,1937年成立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成为宣传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奴化中国人民的舆论工具。日本投降后,中共党员刘建民、赵东黎秘密进入“满映”,组织进步职工开展护厂斗争,于1945年10月1 日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
1946年,内战一触即发。根据战局变化,中国共产党决定暂时撤离长春,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指示东北电影公司北迁至合江省兴山市( 今黑龙江省鹤岗市) , 在一所小学校里搭设“厂房”,建起了党的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1946年10月1日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从此,党的电影事业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经受战火的锤炼,茁壮成长,在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和政策主张、争取人民群众支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继续担负着宣传思想文化重要阵地的功能。在这一进程中,长影始终以红色基因为主线,坚守阵地、引领发展,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电影,同时调出大批干部分赴全国各地支援建设新厂,无愧于“新中国电影的摇篮” 之誉。
时任东影厂长的袁牧之在1947年2月提出“三化立功运动” 的口号和“七片生产”的方针。自此,东影开创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人民电影第一部多集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和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为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尤其是,拍摄于解放战争时期的1 7 集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 使用胶片3 0 万尺, 开创了人民电影多集新闻纪录片的先河。如今在长影旧址博物馆里重温此片,尽管影片质量无法与今天相比,但在当时条件下纪实拍摄殊为不易。这是一部鲜血染成的战地纪录片,三名年轻的摄影师——张绍柯、王静安、杨荫萱牺牲在战场上。凝视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那黑白场景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北电影制片厂分批回迁。1949年4 月,东影全部迁至长春现址,并摄制了《钢铁战士》《白毛女》等优秀影片。1955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文化部决定,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以拍摄现实题材影片开创人民电影创作先河,作品充满原汁原味的人民生活细节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犷豪放风格。同年,影片《平原游击队》《董存瑞》等影片在全国各地上映。
在战火中诞生、在废墟中起步、在曲折中砥砺前行,1949年至今,长影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养输送了2 0 0 0 多名优秀电影人才, 创作生产故事影片1 0 0 0 多部, 译制完成5 0 多个国家2 4 0 0 多部影片,还拍摄了大量的科教片、戏曲片、美术片、纪录片,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长影也形成了“人民立场、艰苦奋斗、超越自我”的“小白楼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长影创作拍摄了《保密局的枪声》《人到中年》《小字辈》《蒋筑英》《不该发生的故事》《开国大典》《辛亥革命》《黄大年》等一批为时代立像、为人民放歌、为民族铸魂的影片,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引领时代前进的精神动力。
变革中重生,探索电影业发展新路
电影是特殊的文化载体,而电影制片厂是其生产制作的“车间”,是典型的文化企业。
企业与市场紧密相连。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巨大冲击,全国所有的国有电影企业都无法回避, 长影也不例外。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长影人审时度势,站在全国和世界电影产业的高度谋划电影产业发展, 以全球化视野探索中国电影发展新路径,实施了电影创作与电影企业双轮发展战略。
近年来,长影创作的《辛亥革命》《索道医生》《老阿姨》《守边人》《黄大年》等19部影片连获国内外大奖(其中,《老阿姨》荣获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守边人》获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奖等),保持了电影创作生产的强劲势头。《开国元勋朱德》《少帅》《林海雪原》等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与好评。长影不断在振兴电影主业上出重拳,聘请了知名影星成龙担任长影集团总导演。“这些独特的电影文化品牌优势,是新时代长影继续繁荣发展的基础所在,更是我们的信心与决心的源泉所在。”长影集团总经理李庆辉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调研组采访时说。
李庆辉介绍,2005年,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启幕。开园10多年来, 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多万人次。2004年,长影频道开播,以电视资源盘活电影主业,为长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2014年,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长影旧址博物馆相继开放,这是长影在同一区域内通过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构成长影电影文化旅游特色优势的创新性共同体,其运营5年多以来,已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发展力量。
此外,长影跨区域发展代表之作——长影海南“环球100”生态文化产业园,在海南省海口市打造集影视制作、影视娱乐、影视商务、影视演艺、影视教育、影视传媒、影视科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超大型国家级电影产业集群、国际文化产业合作平台。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长流组团,总占地4200亩。项目地块原是172家工矿企业施工采挖后遗留的矿坑群落,最深的矿坑有40米。因此, 该项目不仅是吉琼两省合力打造的世界级、国际化文化产业品牌项目,更是吉琼两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自2015年底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特别是近两年来,长影集团以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精神,屡克资金投入等诸多难题,夜以继日推进项目建设,大幅缩短了项目建设工期,实现了如期开园的既定目标。
2018年12月31日,长影海南“ 环球100” 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长影海南“环球100”奇幻乐园如期试业开园。凭借高科技大型旅游设备、全年龄层适宜的游乐项目、全天候多国风情互动演艺节目,乐园在试业开园当天就接待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游客3万余人,百余家国内外媒体报道了该项目的开园盛况。
经历过历史的辉煌、转型的阵痛,也经历了改革后的重生,长影成立74年来,始终以“国家队” 的意识思考中国电影事业发展, 长影拍摄的每一部电影都站在中国民族电影的立场,始终坚守着一份浓郁的国家电影情怀。2016 年以来,长影为实现产业升级和进一步发展谋篇布局,一方面围绕电影主业发展初心,对外广开合作之门,对内苦练人才队伍, 精品力作频繁亮相;另一方面加速既有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力打造各项产业升级版,稳步提高企业既有产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着力加快长影海南“环球100”项目的建设发展步伐,以产业大发展反哺主业大繁荣。
坚守中突破,发掘更多特色和亮点
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明确提出中国电影的奋斗目标,即到2035 年左右成为世界电影强国,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美学、中国价值、中国气派的中国大片成为广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喜爱的经典之作,涌现一批世界知名、广受赞誉的编剧、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大师,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长影译制片与长影乐团在长影集团近些年的发展中风姿各异。
长影译制片厂是我国最早的专业译制片生产基地, 起源于1 9 4 8 年长影前身东影成立的翻版片组。当时的译制片被称为翻版片,已故的长影著名老艺术家袁乃晨担任翻版片组组长,从此开启了新中国电影译制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时至今日,长影译制片厂在70多年历史中,已经译配了近50个国家、10 余个语种的2 4 0 0 多部影片, 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人证》《寅次郎的故事》《罗马假日》《摩登时代》《蝴蝶梦》《卞卡》《女奴》等许多影响了几代中国影迷的经典作品。
从以往只能定额分配每年8部作品,到2014年跃升至数量远超其他译制片厂的21部,到2018年的39部大银幕作品,再到今年3月的7片连发,以及每年还为央视六套译配大量荧屏作品,不断递增的数字变化直观而令人振奋;从以往只能译配一些知名度较小、上映地区少、放映周期短的小成本译制片,到如今精制作、高成本、知名度广的大片云集;从以往的不信任、不看好、不放心,到如今的主动找、挑重任、质量绝对保证, 再到现今由长译奉献的“中国声音”每月都在银幕、荧屏上与观众相逢,更在近几年交上了如《马达加斯加》系列、《蓝精灵》系列、《驯龙高手》系列、《神偷奶爸》系列,以及《星际迷航》《哥斯拉》《火星救援》《谍影重重》《头号玩家》《绿皮书》《阿丽塔:战斗天使》《荒野猎人》等一系列热映银幕的优秀成绩单……一路走来,长影译制片默默地用实际行动改变着、进步着,用质量和真诚书写着长译新篇章。
今年5、6月份,长影译制片厂为观众连续带来了12部题材和风格各异的院线进口译制片。其中既有好莱坞电影《哥斯拉2:怪兽之王》《一条狗的使命2》,也有童趣十足的动画电影《企鹅公路》《哆啦A梦:大雄的月球探险记》,以及奥斯卡三项大奖影片《罗马》,“长影译制片月”景象再现。
长影的电影给观众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视觉记忆,而那些经典的电影音乐,更是让人百听不厌,成为影片经久不衰的灵魂所在。
《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英雄儿女》中的《英雄赞歌》,《草原上的人们》中的《敖包相会》,《祖国的花朵》中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电影交响乐团,长影乐团成立70余年来,从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开始,先后为700多部影片录制音乐。
而在经历了历史变迁、岁月沉浮之后,长影乐团在坚守中国电影音乐阵地的同时,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将电影音乐与高雅交响乐相结合的演出之路,重新绽放异彩。
5 月15日下午, 调研组一行来到长影乐团排练厅,长影乐团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着。《我的祖国》的音乐旋律一遍遍在排练大厅响起, 这首耳熟能详的激昂歌曲,正是长影乐团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精心筹备的经典曲目,在乐团里消失了快20年的民乐队,是此次演出排练的亮点之一。
长影乐团民乐队队长陈万滨在排练间隙接受调研组采访时介绍说,长影乐团民乐队曾先后为几百部影片配乐,并随着长影乐团的演出足迹走遍大江南北。但在上世纪90年代,西方音乐在国内蓬勃兴起,民乐队受欢迎程度锐减,不得不精简压缩队伍,直到在长影乐团的演出舞台上消失至今已经20年了。陈万滨说,2016 年以来, 在长影集团“ 擦亮品牌、重塑辉煌”的重要战略进程下,长影乐团经过一系列努力, 加大推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终于在2017年正式恢复民乐队建制,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民族乐器演奏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长影乐团团长张霁虹说,长影乐团的众多前辈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艺术财富。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发展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将民乐队与新民乐打造成为长影乐团演出新的亮点,这对于丰富音乐作品表现形式、拓展观众群体、推动演出市场创新, 都具有积极意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长影乐团很忙,每周五都在长影音乐厅与观众们见面,乐团演出的节目也越来越多样化。舞台上,既有年过半百的西洋乐器演奏员,也有年轻的民族乐器新鲜力量,两种声音,在舞台上交融汇聚。
传承中创新,开拓国家电影新时代
据介绍,当前长影正在积极努力与国内、国际电影创作机构广泛接触,加强合作。以“国家队” 的角色和意识思考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拓展创作和选片视野,对标电影创作主流。要主动适应现代观众审美需求和趋势,在讲好故事的同时着力提升制作水准,在艺术呈现手法、视觉冲击力、银幕形象塑造等方面大胆采用当前最新科技成果,用“科学+艺术”的思维创作更多电影精品。
“关注现实、反映现实一直是长影电影的传统和优势,长影每年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都有现实题材献礼影片。”长春市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尹维英在接受采访时强调,长影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 并按照《吉林省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规划(2 0 1 8 – 2 0 2 1)》安排, 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在继续做好主旋律、现实题材、农村题材创作的同时,积极组织推动各种题材、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电影创作,争创吉林电影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当前,长影正在重点加强电影人才队伍的建设。”吉林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刘威告诉调研组, “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长影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电影主业发展,全力支持和帮助长影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探索和前进。”
李庆辉介绍,从2017年开始,在吉林省委宣传部的支持和帮助下, 长影连续三年举办电影人才培训班,致力于培养编剧人才、技术人才、发行人才、制片人才,以及美术、剪辑、摄影、服装、道具、化妆、数字特效、宣发营销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邀请业内著名专家学者对人才培训班进行小班授课, 成效显著。
5月10日,《中国发展观察》调研组到访了长影集团北京基地。李庆辉对调研组说,北京是文化资源和人才的高地,“长影北京基地要充分发挥吉林省电影创作的窗口和前哨作用,积极对接北京丰富的电影创作资源,密切接触电影创作最前沿,拓展渠道、汇聚力量,以寻求更大更多的创作生产项目及合作机遇”。
最后,要加大电影创作的政策保障。刘威认为,电影产业发展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力大,既需要广大电影工作者不断努力创新创造,也需要全方面强化体制机制保障,进而营造推动电影发展的良好氛围。
“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创造过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的农村和改革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为新中国的影视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杨晓东评价说,70多年来,尤其是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事业转企业的改制过程,长影经历了一段改革阵痛和思想冲击,通过凤凰涅槃式的洗礼,走出了一条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准则,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创作的源头活水,秉持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的精神理念, 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涌现出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优秀作品。
杨晓东进一步提出,新时代的长影应持续发扬“摇篮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凯歌中闪亮, 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 增强国家队意识, 加强与“ 互联网+ ” 以及科技、金融和文旅深度融合,搭建国家级电影产业集群和国际文化产业合作平台,让长影焕发活力,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下一步,长影将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时间节点,发扬‘摇篮精神’,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用心用情创作拍摄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能扛鼎的影片,为时代留印, 为党和祖国讴歌, 为人民写意抒怀, 用明德引领风尚。”李庆辉介绍,今年长影将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精心推出“ 五片+ 两剧” , 向新中国70周年献礼。打磨推出大型3D史诗影片《荣耀的心》、3D抗战影片《杨靖宇》,创作拍摄好人物传记片《大医方舟》、红色题材影片《百万雄师》、现实题材影片《我和我妈的高考》, 发行好《民族记忆》《谷鼓齐鸣》两部电视剧;二是精心筹备一台高品质的“《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音乐会”,充分展示新中国电影音乐魅力,丰富人民生活,共享祖国荣光;三是精心举办一场“《流金岁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长影珍贵电影剧照资料道具展”,展示长影历史和新中国电影成就,引导人们坚定“四个自信”,汇聚建设文化强省、电影强国的精神力量。通过这些工作,讲好长影故事,光大吉林形象,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成员:车海刚 杨良敏 江宜航
马玉荣 张 倪 蒋志颖
执笔:张 倪
Visit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