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采桑:流淌着“红旗渠精神”的村庄

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一渠水,一种精神,值得绵延永世的仰望与铭记。

半个世纪前,这道盘绕在太行山千仞绝壁间的水脉,被赋予了一个映衬时代特色的名字——红旗渠。正是由河南林州的数十万开山者,一锤一钎,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历时十年,最终修建而成。

长达1 5 0 0 公里的“ 人工天河”,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赞歌。

那些被仰望的与被铭记的,厚植于这片乡土,内化于世代成长的基因,也荡彻回响在新时代中国梦的宏大叙事中。

苦难辉煌“战太行” 

一渠水,灌溉出一片生机盎然。

而这番生机对曾经的林州来讲,几近奢望。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太行山腹地,加之石厚土薄,断层发育,流水漏失,干旱是这里远近闻名的“特产”。

林州,以前叫做林县。据《林县志》记载,从明朝正统年间到公元1920年,5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共发生旱情100多次,其中绝收的大旱就有34次,河干井涸,颗粒无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苦难孕育出了林县人的不屈与无畏。“红旗渠”的集结号,召来数十万百姓积极响应。为了修建这条渠,人们削平了1250座山头,打通了211个隧洞,架设渡槽151座,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沿渠兴建小型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各种建筑物12408座。当代愚公移山的壮举再一次震撼了巍巍太行。

这一庞大的愚公队伍中,活跃着南采桑人的身影。

《中国发展观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调研报道的第一个“乡村故事”,就从这里展开。

林州市采桑镇南采桑村,依山卧坡,逶迤东西,如今已发展为以建筑业为龙头,工业、农业、林业、养殖业多业并举的现代化村庄。据了解,在当年的南采桑,参与红旗渠工程修建的村民就有350 名。他们先后投身南谷洞水库、红旗渠总干渠、青年洞、盘阳洞、桃源渡桥等重大水利工程,从中涌现出“十二姐妹十二英”“三只小老虎、四条钻地龙”等英雄团队。

向下是几十丈深渊峡谷,向上是巨石压顶、悬壁陡立,承揽最险要工段“青年洞”突击任务的200名青年中,就有50名南采桑村民。腰系绳索、手拿锤钎、悬空作业、下崭点炮,他们以移山倒海的决心一锤锤、一钎钎地苦干,一寸寸向大山腹部凿进。如今,在青年洞前600 米处的责任碑界上,“南采桑”三个字清晰醒目,它承载着村里百姓的血汗、担当与骄傲。

在南采桑村委会,调研组一行见到了其中的几位老前辈,虽已近耄耋之年,却身子骨硬朗, 精神矍铄。

朴实亲切的话语中,老人们把当年的苦难伤病甚至是惊心动魄, 描述得稀松平常。

70岁的宋来生,当时15岁; 73岁的宋福生,当时18岁;75岁的宋夏亭,当时20岁,年轻的他们义无反顾走上了红旗渠建设的前线,在老虎嘴、桃园渡桥以及一个个叫不上名字的工程段,贡献着青春和热血。

已有86岁高龄的宋水昌老人回忆道,那时的施工条件艰苦,村民们自带口粮,自备工具,自制炸药、石灰和水泥,连土石块都是用人力一筐筐抬出来的。

在《林州水利史》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抬杠断了改做镐把(炮锤、手锤),锤把断了当柴烧石灰。抬筐、车篓用量大,易砸坏,新的就用铁丝、旧车带包边兜底,用破了再修编,直到用烂后当柴烧石灰。” 

土法上马,技术革新,村民们坚持自力更生,更大胆实践出了施工新技术。据了解,当时在建设过程中,渡槽和涵洞的拱券任务重大,为了克服物料供应的困难,村民们充分利用山区石料丰富的自然优势,把大小渡槽、涵洞修建成石拱结构,创造简易拱架法。由于缺少起吊设备和脚手架,村民们就站在渡槽墩上垒砌,自制土吊车代替起重机,少花钱多办事,保障了渡槽工程的顺利推进。

巾帼不让须眉,当年从南采桑走出的一支“铁姑娘打钎队”,同样是渠上的闯将。24名女青年的事迹在渠梗、山间传颂,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十二姐妹十二英”。姑娘们干活的工地在山西省平顺县青草凹附近的凤凰山上,当年她们一人手扶两把钢钎,4个人轮流锤打, 那姿势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后来这种掌钎法就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叫做“凤凰双展翅”。

无惧艰险, 姑娘们一个个干劲冲天。打钎一整天,虎口震得又麻又疼,到了晚上只能握着双手才能入睡。开始时,被大锤砸中也是家常便饭, 后来有了默契,就算闭上眼睛也能准确砸到钎头上。轻伤不下火线,在大战凤凰山的月余时间里,姑娘们创造了日进两米三的记录,超额完成任务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十二姐妹战斗班的带头人郝改秀,也是南采桑人。1960年红旗渠动工后,是她带领村里的女青年来到凤凰山开山挖渠,与男民工并肩作战。技能过硬、胆大心细的郝改秀,在红旗渠三条干渠竣工通水典礼时,被评为红旗渠建设甲等模范。

如今依旧在村中老少口中传唱的一首歌谣《推车歌》,还原了红旗渠大干苦干的热闹场景:“推着那小推车呀,从春天推到秋天,推着那小推车呀,从山上推到山下。推出来盘山一条红呀么红旗渠,渠里边哗啦啦流的都是希望。” 

希望淙淙淌进了现实。1966年4月,红旗渠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战太行十年峥嵘岁月,凝结在南采桑人的集体记忆中,也进一步成就了百姓干事创业的韧劲和底气。

能工巧匠“出太行” 

在太行山中磨炼出手艺的南采桑人,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 对山外的世界跃跃欲试。

红旗渠是一个大战场,更是一所大学校。建渠10年间,培养造就了各行各业的管理骨干、工程师、技术员、铁木石各类工匠、烧石灰、造炸药、水泥及除险放炮能手等。据统计,仅在干渠竣工时,就培养了工程师27名、技术员560名、炮手810名、石匠33000名、铁匠110 名、木匠200名,此外,掌握造石灰技术700多人,制造炸药技术320 人、水泥技术110人。

正是这批建筑人才,成长为日后“十万大军出太行”的领头人。

20世纪80年代初,整个林县出现了大批工匠外出“赶生活”的现象。这批人品性坚毅,凭借着精湛技艺,在刚刚兴起的建筑市场上大显身手。相关资料显示,林县1985 年的外出劳力就达8万人,1992年已发展到13万人。

“林虑山下五匠全,家家户户俸鲁班。”调研组一行在采桑镇即将落成的鲁班文化展览馆前驻足。高达17米的鲁班石像,雕工精湛,威严矗立。采桑镇镇长郝振兴告诉调研组,“自古以来,采桑镇就是闻名遐迩的建筑之乡,是林州建筑业的发祥地,精湛的建筑技艺和悠久的行业传统是这里的地域文化特色。” 

上世纪90年代,采桑镇发展建筑业脱贫致富的经验、模式作为典型推广至整个林县。郝振兴介绍, 1992年底乡里就有了270个工程队, 从业人员达1.4万人(其中外地4000 人),固定资产3100万元,中型机械1076部,汽车320部,各类管理技术人员1900人,已发展成为一支能够承揽高层次、古园艺、特种装修等不同规格、不同档次工程项目的建筑劲旅。自1982年起的十年间,共完成建造工程450多万平方米,创劳务收入3 亿多元,上交国家税利3250万元,劳务收入、人均储蓄余额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名列各乡镇之首。

采桑镇的南采桑村更是其中可圈可点的代表。

“红旗渠是救命渠,更是发展渠、幸福渠。”如今已成为村支部书记的宋来生,回望村子半世纪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感慨。

在他看来,修渠引漳,村子里吃水的问题解决了,发展思路也清晰了。稳固农业,搞好工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村民们纷纷走出太行山谋求新出路。

“南采桑人是红旗渠修建的主力军,同样也是外出搞建筑的主力军。”宋来生介绍说,“从早些年首都十大建筑中的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再到今天北京标志性建筑鸟巢、水立方等等,都有咱南采桑人的参与。”子承父业,新一代红旗渠人也成长了起来。据了解, 如今村里有大大小小60余个建筑工队,工程业务已遍及全国22个省区市。村里5894口人中,有3000人外出从事建筑相关工作,村民收入的三分之二来自建筑业。更有不少人,从普通村民成长为企业家,组建专业的建筑企业集团,甚至发展为具有行业引领力的龙头企业。

宋来生表示,为解决外出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村委会担当起了“后勤保障员”。走访村民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照顾留守在家中的妻儿、老父母亲,特别在农忙时节还会组织召集村民帮助农作收割、买卖。

泽被桑梓“富太行” 

富而思源,回报桑梓,当年背井离乡的赤子归心太行。

他们视野开阔,思想解放,怀揣富乡梦,用挣回来的钱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大办乡镇市属企业,踏上了“富太行”的新征程。如今, 这里的建筑品牌竞争力日益增强, 工业经济实现跨域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旅游消费逐渐成为富民产业。

在南采桑村,不少工队长的奉献之举令人动容。他们为家乡建设慷慨解囊,从兴教办学、修路架桥、农田水利,到景区开发、社会公益…… 

宋来生说,2017年,村里将旧水库改造成新广场,自此村民们休闲娱乐有了新场所。实际上,项目在早前修建过程中曾遇到过资金困难。后经村集体、村民以及工队长们的自愿捐款,工程得以顺利推进。据了解,由于当时村民们踊跃出钱出力,热情高涨,村里还特别定下了支援的限额。“村民自愿捐款最高不得超过100元,工队长支援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最后工程从12 名工队长那里共募集到120万元,有的工队长还直接拉来了13车共330吨的钢筋。” 

位于村西的西山公园南侧, 一处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松柏山庄”休闲娱乐度假项目已投入运营。村委会副主任宋双喜介绍说, 这同样是由为报答家乡而回乡创业的村民企业家承建经营。

乡亲乡情暖意浓。“在我们南采桑,逢年过节,工作生活在五湖四海的乡里人回家团聚,企业家、工队长们总会悉心为村里每家每户置办礼物,慰问乡亲。到了春节, 会给乡亲们分发春联,987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还可以免费领大米、领年糕。企业家、工队长们总是鼎力支持着村中各项事务的开展。”宋双喜如是说。

在脱贫攻坚阶段,得益于政策助力与各类返乡创业群体及组织帮扶,依托地方特色资源而形成的特色扶贫事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

在“红旗渠”畔成长起来的泰宏集团正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作为中国建筑业百强企业,历经27年的快速发展,泰宏发展为以建筑施工为依托,设计为支撑,地产开发为龙头,以酒店运营、商贸供销、物业服务、工程检测多元化配套发展的综合性集团化企业。主参编各类国家、行业标准10余项,研制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70余项,五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泰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广明向调研组介绍,多年来,泰宏始终支持当地慈善和教育事业, 捐助建设林州市光彩小学,帮扶贫困大学生、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通过与林州市职教中心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组建泰宏集团建筑业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产、学、研结合,培养更多、更精、更专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共同组建泰宏集团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围绕装配式工业化建造模式共同培养新时期林州建筑工匠,助力建筑工匠技能转型。通过开展农民工培训课堂,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每年还定向在林州招聘专业技能人员,充实到企业;通过项目投资、产业带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泰宏集团已累计安排农民工和技术人员就业愈500 万人次,用实际行动因地制宜帮扶家乡贫困人员。

在外的建筑业企业,正争相踏上归乡路。

林州市副市长李文广对调研组表示,多年来,通过坚定不移实施“总部经济”战略,林州企业队伍规模持续壮大,已先后建立了两个建筑业发展总部基地,免费为120 多家企业提供办公用房,以集中优质企业,实现资源集聚,并在每个基地内部设立建筑业综合服务大厅,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服务。

“独具特色的总部基地服务模式,有力激发了本土项目经理创公司、干实体的热情。”李文广介绍,仅2018年由项目经理创办的建筑企业就有95家;同时,全年还吸引了24家外埠建筑企业落户。连年来,林州回迁企业总量已达到260多家。

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 全市各类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安产值1260亿元,创劳务收入103亿元, 完成税收(全口径)20亿元。

在这里,60%的农村强壮劳动力从事建筑业,60%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建筑业,60%的居民储蓄存款来自建筑业。从过去到现在, 林州百姓祖祖辈辈靠建筑业,发了家,致了富。

乡村振兴“美太行” 

如今,从“富太行”到“美太行”,林州发展蓝图再一次叠加。致力于产业提升、城乡统筹、生态和谐、民生幸福、精神传承的“美太行”以普惠于民为依归。

林州114万人口,80多万在农村。乡村振兴,自然是“美太行” 的题中之意,更是重中之重。

守住乡愁,留住根。南采桑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已徐徐展开。

走进南采桑村委会荣誉室, “河南省绿化造林百家村”“安阳市文明村”“河南省先进党组织”“河南省五好村支部”等锦旗和奖杯挂满了墙、摆满了三间大屋。

旧貌换新颜,提升村容村貌是南采桑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主攻方向。近两年,村里通过重点清理非正规垃圾点现存的垃圾山,彻底整治好垃圾围村、工业垃圾“上山下乡”问题。

有山有水有乡愁。南采桑村还积极依托当地区位、产业、文化、自然等条件,围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传统村落等发展侧重与主题,按照“四美乡村”建设标准, 规划建设村内道路、污水管网、照明路灯、村室房舍、便民中心、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项目。

“乡村振兴看林州”,这是林州统筹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底气与承诺。

据了解,2018年10月林州市进一步确立了“突出示范引领、强化产业带动、抓住关键环节、彰显特色亮点”的乡村振兴思路,弘扬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豪情壮志。

下一步,南采桑人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愈加清晰。在林州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引领之下,南采桑村还将发力做好“四篇文章”。

一是兴业文章。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不可比拟的人文基础等明显优势,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植入相关产业,建设田园综合体、文旅小镇和特色村庄。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农业发展趋势,调整种养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等农业特色产业,坚定不移走规模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之路。继续扶持发展各类建筑企业,叫响叫亮“中国建筑之乡” 品牌。

二是生态文章。践行绿化提速行动,提高生态承载能力,重点做好山区绿化、通道绿化、镇村绿化、园区绿化。重点实施村口、路旁、房前屋后、边边角角、广场游园、农户庭院等绿化工程,治理打造园林示范村,提升乡村绿化综合水平。

三是清洁文章。积极响应“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创建活动,着力改善村中人居环境。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从“地面、厨面、桌面、脸面”等细微之处入手,努力实现“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建设目标。

四是治理文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红旗渠精神,进一步提升南采桑村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响应推进“一村一歌”“一家一训”活动,涵养乡土文化。坚持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制定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党建+”融合发展计划,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治理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组织与制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崔红志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衰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乡村复兴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战略举措。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多种多样,不同类型村庄的乡村振兴之路具有差异性。南采桑村以做好“兴业”“生态”“清洁”“治理”四篇文章为抓手,不仅契合该村的实际情况,也符合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崔红志评价道,与全国多数村庄相比,南采桑村的鲜明特点是,该村的村民是当年修建红旗渠的主力军, 具有敢于向恶劣自然条件斗争的品质,并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掌握了建筑领域的诸多技术。因为有了这种品质和技能,南采桑人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能够更加容易外出打工并脱贫致富。同时,南采桑村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那些在外获得成功发展的村民回馈家乡。显而易见,这是一条以城镇化促进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之路,效果明显。

“在今后一个时期,仍应坚持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崔红志指出,南采桑村的发展轨迹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城镇化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 才能使乡村振兴的推进过程更加容易、更加健康和更可持续。

历久弥新“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

生发于“战太行”的红旗渠精神,在“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时代征程与火热实践中,得以不断丰富与再诠释。她历久弥新的价值追求和旺盛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仍将熠熠生辉。

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在今年2 月召开的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字当头,严字为基,奋力谱写新时代林州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王宝玉表示,“干字当头”, 是对红旗渠精神最好的传承。唯有奋斗才能铸就辉煌,唯有实干才能实现梦想。要为干事者撑腰,让有为者有位。以实干为导向,凭实绩论英雄,靠能力用干部。“严字为基”,是对红旗渠精神最好的保护。林州各项事业的推进,都要严守底线,不触红线、不碰高压线。

“红旗渠不仅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从另一层面看,她是一种文化符号,一个精神图腾。”红旗渠干部学院副院长曹彦鹏对调研组表示。

红旗渠的建成,给林县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曹彦鹏曾追问红旗渠总设计师、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这样一个问题。

“林县人的精气神儿变了。” 老书记说。

这种精气神儿与思想状态汇聚成强大的凝聚力与支撑力,成就了这片土地的新生与繁茂。曹彦鹏表示,“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看得远,想得大,做得实。那些曾在红旗渠建设中历练的红旗渠人,摇身一变走向全国各地,他们投身建筑产业,热心国家发展事业。” 

“历尽苦难,赢得辉煌。”曹彦鹏感慨道,当年的苦难岁月,也在一步步成就着美好的今日。

红旗渠, 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被载入史册。在曹彦鹏看来,红旗渠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 必将走向永恒。追根溯源, 红旗渠的建成, 是共产党领导的伟大胜利,在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大背景下, 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能否建成社会主义? 红旗渠工程用事实回应了这样的疑问,那就是我们不但能建成社会主义,而且可以建得更好。由此也说明,红旗渠建设依靠党的领导,未来发展也必然依靠党的领导。

现阶段,美太行的新征程仍需大力弘扬传承红旗渠精神。基于此,红旗渠纪念馆新址落成,红旗渠干部学院组建成立,并与河南社会科学院联合成立红旗渠研究院。

曹彦鹏介绍,当地政府也在致力推进散布各地的建筑工队从“分兵作战”走向“聚力整合”。组织设立的河南红旗渠建设集团,如今已发展成集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新型建材生产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企业,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实施大集团战略,倾力打造红旗渠品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曹彦鹏认为,这同样适用于红旗渠精神,要在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中找到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渠水不息,精神永恒。她淌过这片乡土的枝繁叶茂,淌过这里乡亲的眉宇心间,更将自强不息的战斗情怀、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注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成员:李昱霖 马玉荣 张菀航

执笔:张菀航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