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数字货币的兴起引发了金融行业的变革。
  • 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疫情后恢复和增长的关键策略。
  • 远程工作模式的兴起正在重塑职场文化和城市发展。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电子商务的增长正在改变全球零售业的格局。
  •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正在加强应对措施。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正在改变传统的金融交易方式。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全球经济正在逐步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全球零售和供应链管理。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正在加强应对措施。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和交通问题成为热点。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娱乐和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两代农民工

    两代农民工

    0

    唐海林

    满脸是汗,就是舍不得歇息。第一次见到老张,那一年,我被江书记推荐到中国建筑工地当宣传员。张师傅是个泥工,老家地处四川绵阳山区,耕地面积少,山地崎岖无法种植水稻。40年前的冬天, 土瓦匠出身、年轻的小张师傅带着被子,走了一夜山路,才搭上拖拉机赶到县城,和邻村几个师傅一道奔向城市。从此,张师傅踏上了外出务工的坎坷之路。

    这个“泥腿子”,灌缝、勾缝、砌墙、绑钢筋、做模板,样样精通。那些年,自学成才,边干边琢磨, 他还逐渐掌握了粉刷、吊线、测量等技术活。不敢躲雨、不敢休息, 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吃饭睡觉。干活时穿的鞋、衣服、裤子, 说实话跟乞丐差不多。改革开放初期,勤当先、苦当头,不甘受穷、抓住机遇、力争上游,就是张师傅那一批中国农民工最真实的写照。

    “只为生活,没什么道理。” 谈起这段往事,张师傅不卑不亢地对我说。

    从籍籍无名的农民工,成长为带班工长,多年的风雨人生铸就了他男人的韧性。

    张师傅有个微信群,名叫“工地挚亲群”。过去,工程在哪里, 他们就在哪里。想家的时候,从漫长的邮递马车传来一封家书,到BP 机、公用电话,再到通过微信凝视家人的身影,与故乡对话。建筑工人无处排解乡愁,他们默默耕耘, 用钢筋水泥浇筑着思念。

    春雨泽被山海,和风造化气象。张师傅的儿子,是一名80后的建筑工人。跟随他步入整齐划一的工人生活区,推门便见石膏板吊顶,干净的宿舍装了空调,桌子、柜子,甚至笔记本电脑一应俱全。作为劳务公司现场负责人,张总房间的垃圾桶有鸡蛋、肉、酒瓶的痕迹。妻子和他白天干活,晚上看电影、跳广场舞娱乐,远瞻晨旭,更增添岁月美酒之诱人醇香。

    老张那个时代,常年在水泥、粉尘、油漆、电焊等环境下干活,脏兮兮、以伤害身体为代价才能换取点辛苦钱。赶上跟少数无良包工头出来干活,平时只能拿到一点生活费,要工钱相当费劲。回眸过去,老张有些辛酸地说:“恶意欠薪、老板躲着不见甚至跑路,这在那时候的工程中经常发生。”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活,没钱是最让人窝火、让人伤心难过的事。为此打架、堵门讨工资,这些无奈之举,好多回让他和其他工友们都没能赶上家中的年夜饭。

    最近这些年,总理为农民工说话,各级政府为农民工合理讨薪积极发声。现在好了,自从中国建筑系统内实行“劳务实名制”,每个农民工的身份证、工资卡、打考勤,与实发工资一致,以“工程款支付”为节点,有效破解了民工“讨薪时代”的顽疾。

    这只是保障弱势群体农民工切身利益的一个缩影。如今,从传统土建,到绿色建筑、智慧建筑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技术水平和施工环境齐头并进。随着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央企、地方企业、民营企业项目增多,规模、合同额、效益迅猛增长,农民工的待遇也水涨船高。中国建筑“抓党建促发展”, 各地公司“夏送清凉、冬送温暖” 活动显著增加,工友们人居、人文环境随之改善,在城市干活感到很放心、也很暖心。

    儿子小张边干边学,始终牢记父亲老张在他“入职”工地时送给他的那句话:“你要爱,做好准备; 你要不爱,也要做好准备!” 

    大批工地被拓展成了幸福空间:WiFi免费开放,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高温时的西瓜、防暑降温药品,夜间加班时的包子、方便面,这些点点滴滴的关爱,从心底尊重民工,让建筑工人们在工地有“家”的感觉。

    一个“家”字,老张吐出的话语透露着真挚的情感。

    翻看一幅幅感人的照片,看着他儿子张总在办公室读书学习充电,把提高谋生技能当作新时代农民工向祖国、向亲人、向生活递交人生完美答卷的担当,作为一名普通的工地记者,我能表达的唯有“谢谢”这两个字。

    不要看老张这样的农民工,生活中有点“抠”,加起班来也很“贱”; 不要看老张这样的农民工,外表有些“不堪”,言语谈吐甚至有点“俗”, 但是,他们的心地很善良,他们昂贵的真诚和朴实,是很多人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在家时时好, 出外时时难”。时至今日,虽然农民工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仍然是城市低端就业岗位的主要劳动者。城市中脏、累、苦、险的活, 基本是农民工在干,他们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谈起家乡的变化,张师傅高兴地说:“现在回家方便多了。” 手机订票,地铁、高铁、高速公路, 缩短了返乡的距离。老张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城市再干几年,回乡再盖一栋楼房,在家乡工作,面朝青山、春暖花开,和妻子一道颐养天年。

    儿子张总与老张不同,已经在城市买车、买房,不知不觉,他的挣钱与消费方式,以及生活习惯,跟城里人完全一样。时代变迁,从农民工到新型建筑工人,从乡下人到城里人, 张氏父子两代人的打工路,浓缩了改革开放40年的灿烂历程。

    今天的城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不断延伸,一个个市场不断开拓,无不凝结着农民工的辛勤汗水。筑梦路上,你们的诗和远方,你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他们的无言付出。他们是我们城市里别样的风景…… 

    作者是工地作家、记者、诗人、党建宣传员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