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环境需求和中国环境问题的矛盾日益凸显,《“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要求大力实施水、气、土三大行动计划,打好攻坚战。严格的环境治理要求带来了巨大的治理需求,但面对中国复杂的环境问题和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面临着全新的机遇,更需要接受技术上更高水平的挑战。
为解决环境保护中的技术难题,中国连续实施了多年的环保科技专项,形成了一批先进的环保科技成果。然而,要解决全国的环境问题,必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实现创新技术的产业化。
南京,六朝古都,钟灵毓秀, 底蕴深厚,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开启了“创新名城”建设的伟大征程。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应运而生、顺势而上,秉承“至诚、至真、至善,立德、立公、立业”的价值理念,紧密围绕国家及地方需求,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构建并实践基于废水资源化、再生利用与水质目标管理的 “三三三”(即三级标准、三级控制、三级循环)流域治理模式和“点、线、面、管”重污染河流系统化治理路径,形成了“孵化器+人才引进+产业基金+创业导师”的双创环境。该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创、共享一流双创平台,有力推动了淮河流域环境治理技术的应用,并为其他流域环境治理贡献了丰硕的双创成果。
9 月6 日-8日,《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赴南京,就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在环境治理及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探索,进行了深入调研。
传承“治浊扬清”历史 担当 破解环保科技转化难题
国家启动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并将其摆到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 就是希望通过创新驱动,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并用于生产建设,以更好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研发投入每年都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总额的2.12%, 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比上年增 长11.6%。但令人遗憾的是,根据《2014-2018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 化率不足1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还不到5%),远低于发达国家40% 的水平。这就是说,我们用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换来的研发成果, 有90%只是知识的静态层面呈现而已,既不能转变成资本也不能转化成财富,也就无法为社会创造出更大效益。
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爱民教授认为, 主要是因为这些成果并没有达到可以向生产转化的成熟度。他对《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表示, 当下在我国,一是高校人才评价体系与创业成果不能紧密结合,不够“接地气”,更偏重所谓“学科前沿”; 二是专利等无形资产评估转让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未 遵循市场导向,这成为科技成果转 移转化的“瓶颈”;三是平台趋于势、企业趋于利,“势转化为利”需要时间和支持,而“利服务于势”需要胸怀和担当, 这种矛盾的解决更需要政府参与、因势利导,将“政产学研用”融合为一体。
李爱民特别强调,作为科研工作者, 对于拿专利不能太功利。“专利其实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副产品,不能本末倒置,为了专利而专利”。
诚然,科研创新成果还是要付诸应用,才能顺利实现转化。李爱民进而建议,一是政府要推动与扶持。以环保产业为例,它是具有一定公益性的政策主导型产业,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或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创新政策、构建知识配置优化机制等方式,统筹政策、资金、 公共基础设施等资源,促进和保护技术创新。具体而言,首先要改变人才评价机制,这是根本问题;同时,增加资金支持,政府应当建立更多产业扶持基金,帮助企业更快成长。二是产学研要互动。从技术研发的承担者来看,中国环保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中小型企业居多,具备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较少,企业的科研资金配套也 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创新过程中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应该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关科研人员参与和辅助企业相关研发工作,真正实现产学 研互动。
“基于此,我们必须走出成果乱象的误区,急需建立起专门的科研载体,孕育出一批专业的队伍来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对科研技术进行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的二次开发,在实现产业化创新性的同时, 同步实现其经济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同时有效降低科研成果转 化的风险。”李爱民说,这正是其团队的创业初衷。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李爱民教授团队的产业化平台,包括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江苏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成立)、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以及众多引进和孵化的环保科技型公司。其中,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由南京大学、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组建。2017 年年底,顺应南京市委市政府“两落地、一融合”(即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政策号召,以南京大学国家级创新团队李爱民教授团队为主体,与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华兴投资集团共同组建了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并成为南京市首批签约落地的31个新型研发机构之一。
“整个产业化平台的研发技术源头来自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每个主体职能分工明确,相互独立。就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来说,更像是一个公司化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目标在于培育出无数个创新公司,通过建立PI团队,组成‘1+1+N’,即‘技术带头人+ 博士+多个研发人员’的一个个小组的孵化模式,壮大之后便可脱离研究院母体独立发展。”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刘福强介绍说。他表示,作为横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平台,研究院致力于做好桥梁纽带,打通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人才集聚、技术集聚和企业集聚,以及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通过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孵化出越来越多的创新企业。
2008年,南京大学团队“化工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树脂吸附作用机制与技术”课题获得了该年度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李爱民教授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李爱民教授率领的团队被评为教育部优秀创 新团队,2012年又被评为科技部国 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中国面对的环境问题严峻而复杂,据不完全统计,仅化工、轻 工、纺织等行业每年产生的废水就达上百亿吨,其中农药、造纸、染 料、医药等生产废水因其浓度高、毒性大、酸碱性强、不易降解而很难治理,也成为许多科学家孜孜求解的难题。
“为治理污染,过去企业往废水里扔钱,而现在是要帮他们从废水里捞钱。”李爱民比喻说。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一方面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双重压力,饮用水安全受到挑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 颈”;另一方面,我国的废水回用率又很低,单位GDP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数倍甚至近十倍。
生物技术是目前废水处理最常用的技术,但经生物技术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代谢及降解产物,制约了废水的回用,其高效经济的深度处理技术是废水回用的关键。而常规的处理方法,投资大,处理成本高,且操作复杂。针对这一制约水资源回用的热点和难 题,2007年起,李爱民教授率领研 究团队致力于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研发出系列磁性树脂及其流化床处理工艺,克服了传统树脂法处理水量小、处理成本高等 缺点,突破了树脂法在低浓度复杂 体系废水处理应用中的“瓶颈”。
目前,该技术已建立多套示范工程,成功应用于印染废水、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及饮用水的高效净化,处理效果及运行成本大大优于现有处理工艺。该技术已被列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的标志性成果,有望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控制水污染、保障水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打造环保产业“黄埔军校”
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是以 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通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方式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全方位发展。
为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自2002年起,李爱民协助其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建立了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为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组建了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2008年组建了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又组建了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8月,为更好地在沿海地区开发过程中实施环境保护,推动淮河流域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促进政产学研合力治污,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成立。它是南京大学在江苏沿海地区及淮河流域的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战略基地,也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在淮河流域的重要产业化基地。2011 年,该研究院被列为江苏省重大科技载体建设项目。为了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协同创新, 2012年成立了国家淮河流域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4年又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成立了国家重大水专项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 会议正式将江苏沿海发展列为国家战略,提出到2020年,该地区人均 GDP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成为重要经济增长极、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目标。经济的快速发展 带来环境的高风险,随着江苏沿海 开发成为国家级战略,也对沿海地 区的环保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谈及在盐城设立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的初衷,李爱民对调研组表示,首先,盐城有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湿地,有“东方湿地之都”之 称,有江苏面积最大、全国特色鲜明的滩涂,是丹顶鹤等珍禽的天然越冬地和麋鹿的自然保护区,保护 好这方水土是全国人民交给盐城的 重托;同时,盐城处于沿江开发与 沿海开发的交汇处,又是淮河的入海口,这里精细化工产业密集,污染事故不断发生,近海海洋污染严重,赤潮频发,迫切需要环保技术的支撑;此外,盐城环保产业园区 是江苏省规划的六大环保集聚区之一,也是国家规划面积最大的环保 产业集聚区,又是淮河流域唯一的环保技术产业化集聚区;最后,盐城地处淮河流域末端,饮用水不仅 受到来自上游的污染,还受到季节 性农业面源及突发事故的污染,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
“我们希望能利用这一契机, 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研究院平台的功能属性,帮助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的一同进步。”为此,在该研究院成立之初,李爱民为其长远发展设立了三个总体目标:第一,支撑区域和流域经济与环保的协调发展;第二, 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项目产业化,发展新型产业;第三,开发饮用水源水高效净化技术,保障饮用水安全。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已成功为200余家企业提供了专业化服务,解决了不少企业长期存在的“顽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安徽南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成功孵化出的一家产业化企业。该公司位于淮河之滨的安徽蚌埠,属于安徽省工业园区和化工园区较集中区域。2018年,随着该企业的发展壮大,又在蚌埠成立了中城环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据中城环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章介绍,该公司特聘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士、教授担任技术顾问,现拥有教授、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等近百名科研团队成员,并与北京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国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大环保科技股份公司、威德环境、中房环嘉集团等国内多家知名环保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目前,该公司重点致力于淮河经济带的生态环境治理及危废处置、再生资源等项目, 通过与北京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建立的产业联盟,引进购买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的危废处置中心, 吸收转化其三十余年的先进运作经验,有效服务于淮河经济带。为响应《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的把淮河变成一条造福两岸人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黄金水道、产业大道和生态廊道,公司与江苏金贸建设集团(特级)达成合作联盟,积极参与淮河经济带的建设。
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曾对南京大学团队给予高度赞扬,他评价说,南京大学团队是真干、实干, 干出了成效,其运行机制可作为其他科研院所的表率。
“未来,通过整个团队的凝心聚力,我们将推动形成更加专业化、层次性、立体感的环保科技服务网络体系,从而更好地保障淮河流域的环境质量与生态安全,更好地服务于整个淮河经济带乃至长江经济带等更广泛区域。” 李爱民说。
到2017年,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刘福强介绍,该研究院以南京华创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搭 建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移孵化、 科技公共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四大平台,围绕流域污染控制与生态净化、VOCs污染控制与废气治理、重 金属污染控制与土壤修复等关键技术领域,加速自主创新成果产出与产业化。该研究院以技术创新与转 化孵化为核心,引进高层次人才、 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区域、流域 环境整体改善提供了高质量的科技服务。
回顾其改革创新探索经验,一路走来,李爱民感慨地说,研究院作为校外平台,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准自身载体定位,明确自身与院校 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而这其中,人才培育尤为重要,特别是要平衡好对于企业家情怀和企业经济利益最 大化这两个目标的理解和认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宗旨,就是使科技成果从高校“书架”上通过二次 开发转到企业“货架”上,不与高 校争“名”,不与企业争“利”。 同时,通过依托南京大学作为核心文化基础,培养出一批具有南大特色,对南大忠诚度较高的人才队 伍,致力于打造“南大系”产业化 队伍,并努力建设成为一支能打硬 仗、打大仗、打胜仗的科研力量, 为美丽中国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李爱民教授团队的孵化平台,通过技术二次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已经孵化和引进了三十余家实体企业。最令李爱民欣慰的是,其中数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只有二十几岁或者三十出头。“江苏国创饮用水净化工程中 心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上任时28岁, 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 经理上任时30岁,江苏国创环境功 能材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公司总经 理上任时33岁,这些年轻人非常有 潜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好‘靠 背’,尽力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支持。”李爱民说。
正是看中了平台的优势和前景,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效伟去年也加入创业大潮,计划将生物毒性测序系统技术实现产业化。 “水里含有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各类微生物,该系统可以迅速测出成分,进而分析毒性。”张效伟告诉调研组。目前,公司已经生产出移动式的水质检测设备样机,计划明年大规模上市。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调研组一行看到,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一层为孵化平台, 二层为科研平台,三层为检测平台,每个部分都井然有序地运转。“要为年轻人搭桥”“要为年轻人铺路”“要为年轻人解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李爱民在与调研组交谈时,没有过多地谈自己,而是反复提到“年轻人”。身兼大学教授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他却更喜欢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创业导师, “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始终要牢记‘做人、做事、做学问’ 的准则,知识分子只有与社会经济同频共振,只有真正为国家、为人民办实事,自己的学问才能做得有价值。”已是桃李满天下的李爱民教授,在投身企业时,时刻不忘其师者身份。他告诉调研组,“下海” 不是为了做一家企业,而是要做若干个平台,孵化更多的企业,培养更多年轻有为的CEO。他笑称,希望自己的平台,能够发展成为我国战略环保产业的“黄埔军校”。
创新创业不易,维护一项事业健康发展更不容易。“环保项目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价值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体现,所以,我们要能体会年轻创业者们手拿一项技术,却被风投拒之门外的辛酸,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支持,让他们有信心,办成 事。”李爱民说。
“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我国实现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戴建军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
在戴建军看来,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围绕 科技成果转化这一难题展开探索, 将科研方向与淮河水污染治理相结 合,建立成果转化、孵化平台,推 动环保技术推广应用,为水污染治 理做出了重大贡献,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创新道路。
“这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围绕社会需求开展科研,让科研从立项开始就与应用结 合、围绕社会实践问题开展技术研发,让研发出来的技术‘有用武之地’,从而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可当之无愧称作科技成果转化的‘江宁样本’。”戴建军认为,“江宁样本”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另一原因,是政府大力支持环保技术发展,从基础研究、技术 开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市场化 的创新各环节,实现了良好的统筹协调。
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科研创新成果造福于民
2018年3月5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到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调研,关心创新产品推广示范,并提出加大服务地方发展的期望。
李爱民教授团队开发的以磁性树脂和SMS滤料为核心的污水集成 深度处理的创新产品,可实现污水 从劣V类水质提升至地表水准IV标 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处理 量大、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 成本低等优点。仅在磁性树脂技术上,团队就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0余 项以及美国专利5项。“磁性树脂污水深度处理反应器”分别在2014年 和2015年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 品”和“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 备产品”,并于2015年入选国家四 部委公布的《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 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
2018年3月,南京城遭遇雨水天气。有住江宁区的群众反映,某居民区附近的曹村泵站多次排出大量黑水,进入了秦淮新河。当地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曹村泵站作为雨水泵站,在排放城市雨水管的暴雨积水之外,还有污水未经处理直接一起外排。雨水暂停期间,有记者来到秦淮新河大堤,在曹村2号泵站出水口,看到泵站正在往外排水, 排水呈黑色,汇入秦淮新河中形成一条长长的黑带,走近还闻到较大异味。
据悉,曹村泵站为南京江宁开 发区雨水泵站,主要收集市政管网 的雨水,以分担泄洪压力为主体功 能。但由于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能 力有限、部分地区雨水管网雨污分 流不彻底等历史遗留问题,加上前 池水体流动性小,在高污染负荷的 条件下,水体溶解氧严重消耗,导 致水体黑臭。曹村泵站排水去向为 秦淮新河,是南京的“母亲河”, 其前池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至秦淮新 河,严重影响秦淮新河断面达标, 对秦淮河的水质造成了较大威胁, 因此,前池的水质提升迫在眉睫。
根据南京市委市政府2018年1号文《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配套文件《南京市支持创新产品推广示范实施办法》,采购人应当优先采购《目录》中列明的产品,并将政府采购合同直接授予提供推广示范产品的供应商。同时,政府采购的产品,属于《目录》中的推广示范创新产品且该产品使用不可替代专利、专有技术的,可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政府采购之外的其他采购人采购的产品属于推广示范创新产品类别的,鼓励优先采购《目录》中列明的产品。除此以外,在设置有规模、业绩、资质和资信等 条件的招投标活动中,鼓励对列入 《目录》的推广示范创新产品供应 商赋予上述条件的豁免权。
作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的磁性树脂技术,属可直接纳入《目录》的产品。为了尽早解决泵 站污水对秦淮河以及附近居民生活产生的较大威胁,李爱民教授团队主动请缨承担曹村泵站前池水质提标项目,以磁性树脂和SMS滤料技术为核心,在短时间内实现泵站污 水从劣V类水质提升至地表水准IV 类的目标。
在确保工程质量与污水处理效 果为首要条件的前提下,团队上下一致,工作紧锣密鼓,6月通水,7 月即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满负荷运行,圆满完成了泵站前池水质提 升的紧急任务,对解决区域环境污 染问题提供了成功示范。
9月7日上午,《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江宁区曹村泵站前池水质提升工程现场,所见所闻已是水清树依的秦淮风光。
李爱民还向调研组讲述了近年来其团队通过技术桥梁,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其他应用案例。2009年2 月20日,由于上游一家化工厂向河道偷排污水,盐城市两大自来水公司的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进而导致市区大面积断水,数十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受相关部门委托,李爱民教授临危受命,第一时间率队前往盐城,开展对污染水体的处理工 作。此次污染物主要是对氯苯酚, 毒性很大、水溶性低,大部分吸附 在底泥中。被拦截在河道里的水量 高达7万多立方米,受污染的底泥 约5000立方米。“如果不在5月份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污染的无害化处理,拦截在小河里的受污染河水以及吸附在底泥的污染物就可能被冲 刷到下游区域,造成更大面积的污 染。”李爱民回忆说。
类似的案例在国内也有过, 但成功解决的并不多。李爱民教授提出基本思路:把被污染的水域分隔成多个单元格,然后利用污染的河道作为反应器,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氧化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 后,再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进 一步净化;而底层的污泥,则需要 视污染程度对河道进行清淤,将挖 出的污泥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尽 可能地防止污泥在运输过程中造成 二次污染。这个解决方案在经过反 复论证后,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比 较可行,被国家环保部及江苏省环 保厅现场指挥部采纳,由此成功完 成了盐城水源污染的治理。
那么,究竟应如何让化工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保持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针对苏北沿海化工园区 快速发展,以及对近海海洋及当地 环境造成的影响,一段时间,群众上访不断。2007年,李爱民教授受 江苏省环保厅委托,担任江苏省化 工园区污染整治高校协作组组长, 为苏北化工园区整治提供技术支撑。其团队开发的系列物化—生化 集成控制技术,在多个化工园区得 到应用,每年近亿万吨有毒有机化 工废水得到有效治理。
2009年3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环保领域的最大科研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下称“水专项”)正式启动。这是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而淮河作为国家从“九五”开始就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首,自然也是水专项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 欲治淮河, 必先治贾鲁 河”。“十一五”重大水专项“贾 鲁河流域废水治理与回用关键技术 研究与示范”项目就是为了治疗这块“心病”设立的,领头人正是李爱民教授。贾鲁河此类基流匮乏 型重污染黑臭河流治理是世界性难 题,而我国也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 鉴。为了找准“药方”,团队几经 调研,最终提出了“三三三模式” 的治理思路。
“三三三”治理模式,通过工业与工业园区废水处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形成“点、面、线” 的“三级控制”;并以“行业间接排放标准、区域排污标准、流域排污标准”的“三级标准”为管控手段,形成“点、线、面、管”控制技术体系,使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逐级净化处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 用;通过构建“工业园区(企业) 内部废水循环利用—区域污水再生利用—流域水资源生态利用”的水资源“三级循环”再生利用技术体系,实现废水资源最大限度的再生利用,以维持河流的基本生态流量,保障河流水体达到水生态功能 区划的水质目标。
2014年12月,包头市委、市政府委托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牵头开展了《包头市环境保护整体解决方案》研究与编制工作并签订服务协议。项目分设大气、水、固废与场地、节能四个专题。分别由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与中节能四个单位承担。李爱民团队成功地将“三三三”模式推广到了内蒙古包头市的水环境保护中。整体方案以活化河流水、蓄住天上水、南引黄河水、优化开发再生水、合理开采地下水为总体思路,坚持水质优化配置与水污染治理并重、水生态修复与水景观构建并重、再生水资源利用与天然水资源利用并重原则,通过“点、线、面、管”四种途径实现了包头市内河及黄河过境段水质改善、地下水合理开采及水位逐步恢复、水生态环境功能趋于良好、水景观及水经济效益明显的中期目标,以及水通、水清、水美、人水和谐的远期目标,为包头市城市发展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
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李爱民教授团队清楚地认识到,淮河治理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他们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三三三”创新治理模式,坚持“三用(用情、用心、用力)”“三心(良心,民心、信心)”和“三立(立德、立公、立业)”,为淮河流域的水质治理不懈奋斗。
2016年至2017年,李爱民教授 团队还成功地将“三三三”模式推 广到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 理当中,牵头推动了江苏省太湖水 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综合类课题—— “复合污染型支浜水质改善技术集 成研究与综合示范”,完成了对常 州市前黄镇永胜河的水环境治理, 并于2017年底顺利通过验收。课题集成应用河道内源污染控制、乡镇面源污染控制、生活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控制等治理技术开展创新研究, 突破了5项关键技术并实现多个控源减排技术集成,建成了8 项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并形成了复合污染型支浜智慧小流域长效运营管理系统,最终实现永胜河考核断面水质指标总磷≤0.15mg/L、总氮≤3.0mg/L,为太湖流域复合污染型支浜整治提供了成功示范,积累了宝贵经验。
李爱民教授团队经过7年的努 力,在控源减排上突破了13项关键 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4项(其 中PCT国际专利3项),获得授权11 项。除此以外,还完成了2项废水排 放标准的制定,建立了5项废水深度 处理与回用工程示范,处理水量20 万吨/天,回用水达2000万吨/年。
近年来,团队主持了“十一五” 与“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及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课 题等国家级科技项目30余项,并承担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基金、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攀登计划等部省级科技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SCI 研究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
目前,依托李爱民教授团队搭建的高水平“政产学研用”平台,将基础研究、技术孵化和成果推广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为200余家企业提供了专业化服务, 年处理废水超亿吨,年回收化工原料超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李燕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对于“江宁样本”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提供的借鉴性意义与作用,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李燕表示,该样本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方面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一是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载 体,解决了专业化服务和产业化支撑的问题。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制约就是缺乏专业的技术转化服务机构,江宁以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平台依托,提供技术成 果转化公共服务和创业孵化服务, 找准了自身的载体定位。
二是以人才队伍为核心实现了 产学研用一体化,带动了环保产业的集聚发展。“江宁样本”突出资 源整合和协同创新,通过加强科研 院所、企业的紧密合作,组建了一 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孵化出一批 企业实体,促进了当地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是探索出了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项目团队探索出的“三三三”治理模式等,为其他流域治理、园区废水处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其创造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值得肯定。
“在我心中,科研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于2014年入选国家 首批“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的李爱民,始终更注重团队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环境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科学,环境保护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当前,国家提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新目标,社会不断对环境治理提出新要求、新标准。我们一定要走出象牙塔,一定要关注国家需要,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我对学生也是这样要求的,要全方位培养他们在环境领域的工作热情、能力与情怀,鼓励年轻人才勇于进行更多探索、创新与实践。”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调研组
成员:车海刚 张诗雨 杨良敏
张 倪 张菀航
执笔:张 倪
Visit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