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零售模式和消费习惯。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但过度依赖也需谨慎。
  •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其在金融行业之外的应用逐渐增多。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各国政府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正在重新定义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挑战。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数字化货币的兴起正在挑战传统金融体系。
  • 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疾病预防和治疗带来新机遇。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全球环境政策的重点。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 随着5G技术的推广,物联网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和互联。
  • 大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未来。
  •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成为全球性挑战。
  • 系统把握《决定》对经济和创新领域的改革部署

    系统把握《决定》对经济和创新领域的改革部署

    0

    张俊伟

    内容提要: 

    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刻领会和把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主线、改革目标、重大举措、根本保证, 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决定》全文的框架结构和逻辑主线的梳理,着重对经济和创新领域改革作解读,并强调全面落实《决定》所规划的各项改革任务,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图为海南自贸港洋浦保税港区。 图/ 中新社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着眼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这一时代命题,聚焦“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 提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需要完成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是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深入学习《决定》,深刻领会和把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主线、改革目标、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对于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贯穿《决定》的主题主线

    (一)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线”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自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国内外矛盾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和政策。正如毛泽东所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而所谓民主主义,已不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旧民主主义, 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土改”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适时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关于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上指出,“这条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之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儿、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遗憾的是,由于政治运动频繁,这条政策路线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快车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 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随后,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很大篇幅,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作出全面部署。由此我们看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所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就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最新表现形式,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指导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工作思路。作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决定》毫无疑问也要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二)《决定》的框架结构和逻辑主线

    《决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全文内容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为十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决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决定》高度评价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那就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决定》还明确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7 月13 日,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开幕,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 图/ 中新社

    第二至第十四部分是分论,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方面部署改革。其中,经济领域改革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展开。由于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至关重要,《决定》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之后直接安排“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系统阐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样的内容布局,体现了经济领域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安排也一脉相承。从篇幅安排上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政治领域改革分两部分展开,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部署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部署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除此之外,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改革等均单独安排一个部分,分别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为题进行专题部署。

    《决定》的第十五部分主要部署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对改革工作的领导,也属于总论性质。此外,《决定》全文倒数第二段专门论述了对外工作,强调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至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贯穿《决定》全文的逻辑主线正是前述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决定》对经济和创新领域改革的相关部署

    经济和创新领域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决定》明确,“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决定》分别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改革部署。

    (一)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决定》明确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 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决定》围绕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三方面作出改革部署。

    关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决定》明确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决定》明确提出, 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健全国家标准体系,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关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健全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等等。

    (二)关于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决定》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决定》围绕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五个方面作出改革部署。

    关于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关于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确保资金投向国家重大战略。关于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等等。关于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决定》明确提出, 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关于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决定》明确提出,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等等。

    (三)关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决定》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三方面作出改革部署。

    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决定》明确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决定》就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等提出明确要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探索建立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等等。

    (四)关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决定》明确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决定》围绕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作出部署。

    关于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增强国家战略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 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 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健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核算体系。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预算制度,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快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完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健全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 等等。

    (五)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决定》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决定》围绕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等方面作出改革部署。

    关于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决定》明确提出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化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等等。关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关于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决定》明确提出,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要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等等。

    (六)关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决定》明确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决定》围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机制等方面作出改革部署。关于稳定扩大制度型开放, 《决定》明确提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 优化开放合作环境。关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提出,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关于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提出,要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关于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决定》明确提出,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 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等等。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引领改革取得成功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基本方略。基本方略的十四条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始,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收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归纳为“十个坚持”,以“坚持党的领导”开始,以“坚持自我革命”结尾。这些都形象地展示了党的领导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对此,《决议》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关于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决定》明确指出,党中央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级党委(党组)负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谋划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 完善改革激励和舆论引导机制,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决定》还明确提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 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党的建设和自我革命是提高党对改革领导水平的重要保证。《决议》明确指出, “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并作出了系统部署。

    总之,《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决定》再次向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明确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的问题;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全面落实《决定》规划的各项改革任务,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二级巡视员、研究员

    Visits: 3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