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潜力正在被逐渐发掘。
  • 数字货币的兴起正在改变金融交易的方式,引发监管机构的关注。
  • 数字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吸引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注意。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全球环境政策的重点。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特别是零售和服务业。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社交媒体的普及正在重塑政治沟通和公众参与。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服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随着全球对COVID-19疫苗接种的推进,经济复苏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引领家庭生活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电子竞技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体育的面貌。
  •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新的社会需求。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以开放引领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以开放引领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0

    王一鸣

    内容提要: 

    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数字贸易发展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数字贸易的迅猛发展,对全球数字贸易治理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中国数字贸易发展迅猛,数字服务贸易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力源。我国发展数字贸易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短板弱项。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开放引领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贸易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和增强数字贸易竞争优势。

    过去十多年,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力推动下,服务贸易经历了一个高速数字化的过程,推动数字贸易成为贸易增长新引擎。过去三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影响,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速放缓,但数字贸易增长36.9%,明显高于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速。2022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增速有所放缓,但占全球服务贸易比重仍接近55%。

    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数字贸易发展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数字技术以其强大渗透性,不仅大幅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范围,提高交易效率,摧毁传统的贸易壁垒,而且改变了传统价值链分工模式,通过对价值链不同功能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为分布于不同地理空间的价值链各环节实现互联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拓展空间,进一步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

    数字贸易的迅猛发展,对全球数字贸易治理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多边层面确认了不对电子商务征收关税的原则,并于2 019 年1月启动了包括中国、美国、欧盟成员国在内的87个成员参与的电子商务多边谈判。虽然多边层面在数据跨境流动、本地化存储、个人隐私保护、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等领域仍存在分歧,但立场相近的国家通过区域或双边协定加快构建数字贸易规则。近年来还出现了新型的数字贸易协定,与传统多双边贸易协定中设立电子商务等专章不同,这些专门协定涵盖了更加广泛的规则,如区域层面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 E A P),双边层面的《美日数字贸易协定》(U J DTA)等。

    中国数字贸易发展迅猛, 数字服务贸易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成为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力源。今年上半年, 我国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规模增长12.3%,其中数字化交付的服务出口增长16%, 高于服务出口增速21.9 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优化贸易结构、推动贸易创新、建设贸易强国的作用日趋凸显。数字技术贸易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软件、云计算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卫星导航服务出口保持高位增长。跨境支付业务快速增长,微信、支付宝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数字服务平台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成为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载体。跨境电商对货物贸易的拉动作用增强,2022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2.1万亿元,增长7.1%,在B2B市场保持发展活力的同时,B2C市场快速兴起,我国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生态链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

    展望未来,我国发展数字贸易具有诸多有利条件。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巨大,拥有海量数据资源,数字基础设施完备, 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宽带网络,数字应用场景丰富,为发展数字贸易提供了广阔空间。与此同时,我国数字贸易也存在短板弱项,发展水平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地区)仍有差距,数字贸易企业国际竞争力还不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不足。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开放引领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推进数字贸易的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和增强数字贸易竞争优势。

    第一,推动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依托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实施更高水平的数字贸易开放措施,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 P T P P) 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 E P A)规则,鼓励在数字贸易领域先行先试,开展跨境数据传输安全管理试点,探索形成既能便利数据流动又能保障安全的有效制度安排。

    第二,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增强我国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数字贸易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智慧物流、远程医疗等新兴领域的发展, 积极探索数据贸易,提高数字知识产权服务、ICT服务、软件、算法算力等新型数字贸易比重,提升数字贸易价值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在数字贸易各主要领域,特别是在跨境数据流动、本地存储、数字贸易市场准入等关键议题上,逐步形成符合自身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中国规则”,在统筹开放与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推动形成多边共治的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体系。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本文是作者9月3日在“2023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贸易发展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Visits: 94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