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社交媒体的普及正在重塑政治沟通和公众参与。
  •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支付方式。
  •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受到更多审视。
  •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的推进,各国开始逐步放宽旅行限制。
  •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全球旅行限制逐步放宽,旅游业开始复苏。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的最佳方式。
  • 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成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议题。
  • 电子竞技成为全球年轻人中流行的娱乐形式。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引领家庭生活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引领家庭生活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社交媒体对政治选举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模式。
  • 随着人们对隐私保护的关注增加,数据安全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服务业制度型开放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服务业制度型开放

    0

    余 斌

    内容提要: 

    服务贸易是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迫切需要加强开放合作。应当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态度,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共同营造开放、透明、包容的服务贸易发展生态。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全球服务业开放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服务业制度型开放,推进服务贸易高水平便利化。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服务贸易领域重要的综合性国际展会,是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繁荣、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服务贸易是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迫切需要加强开放合作

    近十年来,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从9 . 6万亿美元增长到1 3 . 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高于货物贸易增速0 .8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1. 3 个百分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服务的可贸易性明显提升,跨境提供等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目前,跨境提供模式的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已上升到3 0%左右,成为仅次于商业存在模式的重要服务贸易类别,为各国深化和拓展服务贸易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时也要看到,世纪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 脱钩”“ 断链”“ 去风险”等,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给全球制造业及货物贸易领域的投资合作造成巨大冲击。这一趋势已经开始向服务贸易领域蔓延。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 C D)发布的数据,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限制程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与2 017 年相比,2 0 2 2 年全球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平均提高了1 . 4%, 其中3 8 个OECD国家提高了2 .2%。这将损害全球发展合作共识,并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只有开放才能进步,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为此,我们应当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态度, 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共同营造开放、透明、包容的服务贸易发展生态。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全球服务业开放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中国服务业加快恢复,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上升到56%,比去年全年提高3.2个百分点。服务业也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中国政府坚定推进服务业开放,在扩大制度型开放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外资准入逐步放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为全球服务业开放的重要推动者。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OECD 的合作研究,2 0 2 2 年中国服务业开放指数为62.3,比五年前的2 018 年提高了3%。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服务业开放的力度明显高于全球50 个评估国家的平均水平。2 018 年— 2 0 2 2 年,中国服务业开放指数的提升幅度比OECD国家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中国坚持主动扩大服务业开放,并在多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例如,在2 0 21年首次扩围的基础上, 去年底中国推动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第二次扩围,新增6 个试点城市,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多点支撑的开放格局。又如,今年3月份,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发布,25个具备较强创新性和借鉴价值的案例在全国推广。再如,今年7月份,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先行先试力度; 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股权及相关实体资产组合式质押融资, 支持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等。这些举措的实施, 在推动中国服务业高水平便利化和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将为全球服务业开放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服务业制度型开放,推进服务贸易高水平便利化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面向未来,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将越开越大。中共二十大提出的“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将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扩大服务业制度型开放、推进服务贸易高水平便利化,将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

    一是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标国际通行经贸规则, 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适应数字贸易发展新趋势, 促进服务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

    二是健全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制度。深入实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保障外资企业依法依规平等享受国家产业和区域发展等支持政策,确保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

    三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统筹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服务贸易便利化与高效监管的关系,建立健全简约高效、公正透明的服务业准营规则,加大外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

    当今世界,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们愿意与各国共享中国大市场的机遇,扩大服务业合作的“朋友圈”,促进服务贸易更加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力。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本文为作者9月3 日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贸易发展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题目为编者所加

    Visits: 94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