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霖
不久前,双台村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任村“两委”干部上任后,驻村工作队很快组织部分成员赴平山县西柏坡革命圣地参观学习。
这是一次成功的学习之旅,也是一次有意义的锤炼精神之旅。革命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步的重要时刻,从传统思维向创新思维转变,努力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需要我们发挥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推动实现农村的变革和重生。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农村问题依然是中国迈上现代化新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结构性矛盾,主要集中于发展质量不高,长期以来在发展理念上“重生产、轻保护”和“重产量、轻质量”,采取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并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牺牲农业协调发展来换取增产增收的发展模式亟需改变。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核心在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所付出的努力。
4月30日,我有幸获得河北省脱贫攻坚优秀个人荣誉,双台村同时获得脱贫攻坚优秀集体荣誉。这是双台村第三次获得先进集体的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我的派出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河北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更离不开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们的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基层党支部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的统一,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集党员干部认真跟踪学习和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对全体党员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提出明确要求。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加强党建,双台村党支部进一步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气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农村的日常工作没有大事,但千头万绪。处理工作时,既要事无巨细、注重人情世故,又要统筹兼顾、注意轻重缓急。即便如此,在双台村的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因把关不准或琐事羁绊而不能有效推进的情况。在处理村务工作和群众问题时,我们并不排斥村干部多年积累下来又行之有效的老经验、老办法, 但随着时代前进而变化的新形势和产生的新问题,对村干部与时俱进地提升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凸显了基层干部和“三农”工作必须经由党建引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这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发展有能力、有意愿、有知识的青年人入党,不断扩大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充实和强化村“两委”的力量,提升内生动力, 发挥好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羊”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强自我锤炼,练好基本功,以刀刃向内的自我改革精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农村基层工作向前向好向上发展,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把优势资源下沉到组织建设相对薄弱、乡村振兴任务艰巨的地方,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舞台, 调动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基层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大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小力量。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重提“进京赶考”。这在当时特殊的世情国情党情下,对全体党员干部有着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通过参观学习,我理解总书记是提醒全党一要时刻保持“赶考”的心态,二要时刻坚持“赶考”的举措,三要像“赶考”一样时刻检验自己。
乡村振兴元年的西柏坡之行,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也是对村“两委”成员的一次教育和警醒——在乡村振兴的考场上,我们必须不断检视以前的学习、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找出问题所在,主动认真整改,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以更好的思想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驻河北省大名县大街镇双台村第一书记、《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办公室主任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