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带来了新的希望。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网络文化和心理健康的讨论。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正在推动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疫情后的复苏,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零售业格局。
  • 随着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流行,健身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促使国际社会加强减排承诺。
  • 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但过度依赖也需谨慎。
  •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运动科技和穿戴设备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 电子商务的增长正在改变全球零售业的格局。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改变了全球支付体系。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诊断和机器人手术,正在改变治疗方式。
  • 商业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太空探索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监管、服务应与放权同步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监管、服务应与放权同步

    0

     

    本刊记者 高妍蕊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

    近年来,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主体繁荣发展,营商环境大幅改善。但从全国范围看,“准入不准营”现象依然存在,宽进严管、协同共治能力仍需强化。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潜力、激发企业活力势在必行。

    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李克强总理在9月11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过去40多年,我们通过改革开放, 把中国打造成创业投资的热土, 使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进一步作出关于“放管服”改革的最新阐释。

    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一直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在市场准入、企业开办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自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以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市场主体的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进一步释放。2014年, 工商登记显示,全国市场主体总量为6000多万户,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已经达到了1.32亿户,其中企业达到了4110.9万户。2020年1—7月份,市场主体每天平均新增6.4万户,其中企业平均每天增加2.1万户,净增1.1万户。

    此外,随着我国市场主体已进入亿户时代,企业开办便利度成为衡量营商环境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证照分离改革也已在18个自贸试验区开展全覆盖试点,全国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了5个工作日以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唐军介绍,今年要进一步缩短企业开办时间,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为解决目前企业登记当中的许多问题,要推进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改革,支持各省份统筹开展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试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说,“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企业注册登记、证照分离、施工许可、简化企业开办流程、合同执行便利度、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多证合一、先照后证、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企业开办网上办理、审批简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突破。”

    根据世界银行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国际排名大幅提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表示,改革措施的成效集中体现在企业营商环境的改善上,一是企业审批事项大幅缩减、审批业务流程优化、审批时间明显缩短, 市场准入门槛明显降低。二是加强市场监管,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经过党政机构改革、执法体制、执法方式改革,行政监管力量显著增强,行政执法方式更加科学,执法效果更加精准,市场秩序明显改善。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普遍共识。三是政府服务意识显著增强, 各地政府都结合当地实际做了积极探索,特别是在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降低税费负担、提供政策咨询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与此同时,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袁东明看来,随着我国“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特别是2 0 1 9 年制定并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确立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行政法规,为我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奠定了法治基础。

    数字化和效率化成为亮点

    在改革这条路上没有终点。8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围绕保市场主体激发活力、深化“放管服”的改革举措。继此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出20条具体举措后,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的通知》, 进一步推出四个方面1 2 条新举措,包括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推进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简化相关涉企生产经营和审批条件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四大方面内容。概括来讲,这次举措的立意主旨,一是便利化,二是契约化。

    那么,具体来看,这次《通知》的发布带给我们哪些亮点和创新?

    张俊伟认为,这次《通知》提出的改革举措,有很大一部分针对的是企业市场准入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具体如:产品质量认证、生产经营资质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平台经济的规范化经营等。上述准入不准营问题处于“放”和“管”相重叠的区域,是全新的改革领域, 反映了“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客观事实。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还有一部分举措,是为了完善“放管服” 改革既有的改革措施,如改进企业登记审批和政府服务、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完善差异化分类监管机制等。

    在刘向东看来,此次商事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在于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全面提升商事效率,比如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升企业开办效率;又如提升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核名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名称匹配保护的效率;再如把疫情防控期间远程评审等应急措施长效化,全面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网上审批;此外还将实施智慧监管,特别是规范平台经济监管行为,反映出改革措施与时俱进的数字化改进。而此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将进一步解决企业开办效率问题,包括推进全程网上办理、简化相关涉企生产经营和审批条件,以及进一步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等。

    体制机制仍面临障碍, 监管和服务需“双管齐下”

    虽然在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国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大幅改善,但准入不准营等现象依然存在,协同共治和监管能力仍需加强。未来, 在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路上还存在哪些挑战?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相比于世界银行的营商评价标准,我国的商事制度改革仍面临着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隐形的各类部门主义、保护主义。” 刘向东说,他认为,亟需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商事信息跨部门共享协作,特别是加快妥善消除准入不准营的歧视性隐形壁垒,加快提升监管能力,实现宽进严管和协同共治等目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需要对标对表,解决企业纳税、诉讼、信贷支持等方面的难题,既要破除部门之间的制度壁垒,打破既得利益的阻碍,更要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在纳税征缴税、信贷获得、商业纠纷解决机制、司法行政的质量、跨境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张俊伟坦言,如果说改革的进展存在不均衡,那么突出的表现就是监管、服务的进展落后于放权的进展。“放管服”改革是统一的整体,要求政府在下放权力的同时加强监管、改进服务。如果说前者是不再当“吃拿卡要”的“官老爷”,那么后两者则要求政府充当公正无私的“包青天”乃至提供“替身服务”的店小二,这种角色转换的力度是巨大的,对政府官员的考验也是巨大的。

    要改变上述局面,张俊伟认为要从加强监管和完善服务的角度下功夫。从监管的角度讲,一是需要根据实践经验的积累,及时修订法律法规,改变管理法规要求过高、管理过细、执法随意性大的局面; 二是要严格执法,完善基层政府执法力量配备,完善“两随机、一公开”执法机制,完善分级分层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活动的有效性;三是坚持依法治国,支持相关市场主体维护合法权益。而从完善服务的角度看,一是要根据产业发展、居民需求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服务,体现出地区公共服务的差异性;二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服务效果;三是要听取利益相关方诉求,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提高公共治理的水平。

    未来,我国继续加码改善营商环境,意味着要对标国际一流营商标准,不仅是为企业松绑减负,激活市场活力,更在于推进治理效能提升,加快形成成熟定型的制度。“放管服”改革的实质是推进政府职能转换,由于我国政府是规模大、层级多、事务巨的超级政府,要完成上述职能转换,面临的挑战是空前的,可以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刘向东建议,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应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区域和事项全覆盖, 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 能力和效率,加快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各地试点开展住所和经营场所分离登记以及强化企业及产品质量标准,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竞争市场环境;规范跨境电商、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商事管理,进一步完善商事法律法规,着力解决商业诉讼、中小投资者保护、企业信用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张俊伟看来,未来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来加快平稳转换: 一是要大力压缩政府职能,聚焦该做且能做好的事务,打造有限政府;二是在市场监管领域要坚持依法治国,增加对非合意行为的容忍度,避免长官意志、政策刮风和“一刀切”现象,为市场调节提供过渡期;三是在公共服务领域要坚持结果导向,着眼于公共服务的高质量,放松过程管理要求,为地方政府发挥积极性提供空间。

    Visits: 1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