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
  • 全球健康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 太空探索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可能。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各国政府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电子竞技的崛起为体育娱乐领域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 社交媒体的算法透明度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 大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 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城市和物联网提供了强大的网络基础。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引领家庭生活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数据隐私保护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电子竞技成为全球年轻人中流行的娱乐形式。
  •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其在金融行业之外的应用逐渐增多。
  • 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引发了对金融监管的新讨论。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行业的转型,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途径。
  • 5G网络的部署加速了物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
  •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正在扩展到金融行业之外的新领域。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回顾与展望

    0

     

    王 钦 钟文松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体系不健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制造大国,并初步形成了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工业技术创新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新时期,工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空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企业都在积极围绕大数据、智能制造、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展开创新,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此外,今年发生的中美经贸摩擦和“中兴事件”,都充分表明加快中国工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未来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走向何处去?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走过了四个阶段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历程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起步阶段(1978-1991 年);第二阶段: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加速阶段(1992-2005年); 第三阶段:自主创新阶段(2006- 2011年);第四阶段:创新驱动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第一阶段: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起步阶段(1978-1991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确立了改革和开放两项基本国策。一系列强调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发布。19783月,《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对农业、工业、自然资源等27 个领域,以及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科研任务进行了规划,确定了108 个重点研究项目。1982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科学技术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强调其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这一阶段我国工业技术引进活动有四个特点。一是技术引进以设备引进为主,但比重逐步下降。二是技术引进管理机制和模式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向地方和企业放权的分级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以法律法规的方式对技术引进进行管理。三是这一阶段的技术引进工作开始重视消化吸收问题,国家经委于1986年提出了“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重大计划”,即“12条龙”重大消化吸收项目计划。四是虽然在这一阶段以行政指令方式推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扩散的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企业在技术引进活动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企业逐步可以自发选择、分散引进先进技术。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技术引进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大批国有企业在这一阶段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工业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工业技术基础显著增强,工业技术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阶段: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加速阶段(1992-2005年)

    党的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并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时,国家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文件。199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此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999)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这一时期,工业技术创新呈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技术引进规模呈快速上升趋势。技术引进合同的签约金额至2005年已达到190亿美元,是1992年技术引进总额的3 倍。二是技术引进方式逐渐从以设备为主转向以技术为主,这种趋势在中国加入WTO后更加明显。我国用于关键和成套设备引进签约金额中所占比例则从1992年的71.3% 跌落至2005年的28.0%。三是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创新投入情况看,大中型工业R&D支出规模迅速扩大,占全国R&D经费支出的比重也有所增加。2005年,大中型工业R&D支出规模达到1250.3亿元,占全国R&D经费支出的51%, 与1995年相比增长7.8倍,年均增速24.3%。从创新产出情况看,我国工矿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由1994年占比不足9%扩大至26.7%。这说明不论从投入还是产出来看,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水平在这一时期都实现了显著增长。

    第三阶段:自主创新发展阶段(2006-2011年)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成为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主题。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工业技术创新活动呈现出两方面特点。一是我国工业技术引进继续强化,主要方式以专有技术许可和技术服务为主。2006年“软技术”引进约占技术引进费用总额的64%,至2011 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78%。二是我国工业自主创新活力得到激发, 在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都实现了显著的增长。这一时期大中型企业用于R&D内部支出的费用总额快速增加,年平均增速25.7%,企业创新投入的增速远高于前两个阶段。从创新产出看,2006-2011年,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数以29.6%的年均速度增长,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增加了6倍左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持续增加, 为提高我国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专利储备保障。

    第四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5)、《中国制造2025》(2015)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2016)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发布。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呈现三方面特点: 一是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工业用于R&D活动的经费支出和投入强度在不断增加,2015R&D经费支出首次超过了万亿规模,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77%进一步上升到0.94%。二是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20122016年间规模以上工业在全国R&D 经费支出中平均占比为70.3%,而在20062011年期间这一比例仅为56.6%。三是核心技术突破的任务依然很重。虽然技术依存度总体上有所下降,2016年只有4.34%,但在一些决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以及高端装备技术方面依然严重依赖外部技术来源。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目标非常清晰准确, 从促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在技术创新的投入上实现了从以设备为主的引进向以技术为主引进的转变,尤其从自主创新阶段开始,研发投入显著增加。在技术创新主体上,实现了从行政指令推动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转变,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持续强化,企业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促进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经验

    对中国工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经验总结,不能脱离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工业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制度环境变迁使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得以确立,使工业创新资源配置的条件不断改善,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的动力,提升了工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 有三方面的基本经验:

    1.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 中央政府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唯一的经济主体,对全国各行业、各部门的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但国有国营、政企不分的工业管理体制也使得企业没有使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动力。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增强企业活力。19781991 年间,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推进“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调整政府和企业关系, 通过减少政府干预、降低政企关联程度,提升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这一时期,国家部署实施了“3000项计划”和“12条龙计划”,虽然依然以行政力量推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如“12条龙计划”就组织了全国近千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横向协作,共布置了超过800 个课题),但消化吸收的主体已不再是政府,而是变为了企业。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让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工业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通过一系列推进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措施, 变部门管理为行业管理,取消了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企业成为了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和创新主体。企业面对的制度环境的特征开始由关系为基础向规则为基础转变。一方面,我国企业开始向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营主体转变;另一方面,建立政治关联带来的收益开始降低。总体上看,我国开始逐渐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2.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工业技术创新资源有效配置

    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有赖于科技体制的制度安排。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的是以计划方式配置资源、高度集中和垂直封闭的科技管理体制,缺乏知识产权的认证和保护体系,也没有建立科研成果的有偿转让机制,技术创新资源和成果的供给者(科研部门)和需求者(企业)之间处于割裂的状态。同时,由于国家对科研机构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直接管理,科研部门吃“大锅饭”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种科技管理体制下,一方面是创新效率较低的科研部门拥有大量的技术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创新动力强和效率高的企业部门却无法获得所需资源。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中国开始以“面向”“依靠”为方针改革科技体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推动科研机构转制,减少对科研人员的束缚。在政策鼓励下,科研人员开始从科研机构向企业流动,企业研发支出迅速增长,在投入规模方面实现了对科研部门的超越。1988年,为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国家启动了火炬计划,涌现出联想、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中兴通讯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针对前一阶段科研院所改制动力不强、与企业联合效果不佳的情况,国家开始强制推进科研机构转制改革。在政策驱动下,科技资源更多地流向了企业,尤其是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改制提升了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大幅降低了新技术转移和产品化的成本。到2005年,转制基本完成,近六成科研院所转制为中小企业,三成左右的科研院所并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对科技体制的改革释放了大量创新资源,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由行政权力转向了价格机制,技术创新成果得以通过市场的方式获得回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工业进行创新活动的成本不断下降, 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不断提升。

    3.对外开放促进了工业技术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

    跨国公司的对华直接投资, 促进了先进技术进入中国。1992年开始,我国正式提出“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外商来华投资开始快速增长,以流量计直接利用外资金额已从1985年的19.56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260亿美元。大量跨国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合资等形式进入中国的汽车制造、家电、通讯设备、化工制药等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并开始在中国设立独立的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使用的技术普遍领先于国内同类企业的水平,且相当比例的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将母公司的先进技术引入国内,填补了我国的技术空白。

    中国工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积极同国外技术资源整合,提升创新能力。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OFDI)规模迅速上涨,2016OFDI总额已经达到1961.5亿美元。由于OFDI具有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海外收购、建厂、设立研发中心等对外投资方式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获得技术、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获得了显著提升,但整体上看,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工作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技术创新体系运行以及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重视设备引进和模仿,轻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亟需解决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长期性特征,它既需要创新主体有对技术创新目标和路径进行主动选择的意识,又需要进行长期的知识积累,形成产业的知识基础,不像设备引进和模仿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收到成效。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是限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转化周期正在不断缩短,创新周期各阶段的边界愈发模糊,国际竞争表现出明显的沿创新链条前移的趋势。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仍显不足,主要体现为投入总量不足、资金来源结构单一、研究成果产业化周期长、转化率低等问题。根据OECD统计数据, 2015年法国对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达到23.8%、韩国为17.2%、日本为11.9%、美国为16.8%,而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仅为205.9亿美元,仅占5.1%

    对基础研究长期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大量工业领域核心技术缺失。我国工业擅长于在引进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应用技术创新,以差异化的产品功能和低成本获取市场份额。但对于已进入“并跑”和“领跑”阶段的产业, 基础研究积累不足和核心技术缺失使得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国际竞争中处处受制于人。例如,近年来国产手机企业实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但处理器、屏幕、传感器等关键元件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被谷歌、高通、三星、索尼等公司牢牢掌控。

    2.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效率较低

    主体、连接和机制是工业技术创新体系高效运行的三个重要因素。首先,从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构成情况看,共性技术平台缺失是一个重要问题。共性技术是基础研究成果与产业技术创新之间的衔接环节,能够被应用于多个产业。由于共性技术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特性,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是由政府主导或引导建立共性技术平台,推动共性技术的研发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如美国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联合体(SEMATECH)、欧盟的创新驿站(IRC)、德国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等。

    其次,从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连接情况看,一方面在产品复杂度不断提升、产业分工持续细化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技术创新活动已经超越了单一企业的边界,需要多个主体合作完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不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进行合作的激励不足,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往往耗时长、效率低。最后,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创新目标不一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不完善

    首先,政府支持方式有待改进。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研发支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和成本,从而保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但由于政府和企业在技术创新目标的选择上存在分歧,使得资金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水平提升都没有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政府对支持对象的选择一般从长期、宏观视角进行考察,可能与企业对短期经济回报的偏好不一致。另一方面,政府缺乏对资金用途的监管手段和对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这就导致这种经费支持往往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一直较为落后,尤其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我国企业面对的知识产权问题日趋复杂。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能够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我国近年来对《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包括专利、著作权、商标、软件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整体性不强。很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存在层次较低、多头管理、执法力度较弱等问题。

    新时代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展望

    新时代中国工业技术创新面临三个方面的新挑战。一是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加速带来的挑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不仅带来工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更带来产业价值链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二是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 未来如何以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三是全球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带来的挑战。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主导权的竞争不断加剧。未来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如何来面对这些挑战?

    1.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目标设定上,需要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保持对技术方向选择的主动权和能力建设的持续性,加快从重视“量”的扩张向重视“质”的持续成长转变,逐步奠定坚实的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最终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现实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通常都会采取“技术项目”的方式进行核心技术突破,这种方式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是以“项目完成”为目标,还是以“能力建设” 为目标。如果以前者为目标,就很容易造成技术、市场、生产等环节的割裂,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深度合作,无法形成长期的创新能力积累,结果是完成了技术项目突破但是没有真正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积累,自然也就不能保证核心技术突破的连续性。因此,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只有坚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才能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

    2.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是指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市场起到主要的引导作用,以市场作为创新决策的主要依据。随着我国技术创新从“追赶”转向“并行”和“引领”,传统的政策拉动型的创新策略已不适合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机制体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创新成果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创造价值,完善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是向创新驱动发展转换的基本保障。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创新要素市场是市场导向机制建立的重点。对企业创新动力的激发,是以各类企业能够公平竞争为前提的,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有着强烈的创新意愿却难以获取关键的创新资源。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创新要素市场,保证创新要素的价值得到最大利用。技术转移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基本途径,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公平有效的技术转移市场,一方面能够降低技术创新外部性对创新主体积极性的打击、提升创新活动的回报,另一方面有助于创新成果的扩散,从而促进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

    3.以构建开放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工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

    在产业分工细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进一步融合以及新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产业竞争模式正在改变, 产业技术往往呈现链式和网络式形态,以创新为基础的产业竞争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能力边界,越来越多地体现为技术标准和技术平台之间的竞争。在新的竞争情境中,必须将产业视为一个整体,以新方式对产业技术创新进行组织。

    目前,中国有相当数量的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尚未形成创新网络,更没有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培育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依然是政策目标和重点, 其基本逻辑是以点突破带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因此,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就位、形成创新群落和创新网络,以核心技术和基础平台型技术进步带动生态系统建设将是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 要认识到传统的直接干预式的产业创新政策对于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有效性将大大降低,政府要转向通过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间接手段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4.以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工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任务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再次提升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 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我国也对先进制造业发展做出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不是在现有产业分类基础上新出现的产业类型, 而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不仅高新技术产业应向先进制造业方向发展,传统产业也应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为先进制造业。创新活动密集、附加值高的特点决定了先进制造业将成为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创新能力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本身是一个不断创新生产方式的动态过程。(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凯里商学院

     

    Visits: 9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