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全球化与命运共同体

0

 

黄 清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货币、量子通信、重载火箭等“黑科技”不断创新,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黑天鹅” 层出不穷,“灰犀牛”司空见惯,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世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朝核危机” 一波三折,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哲学命题不断拷问我们。世界命运由谁主宰,人类前途系于何处,这些时代命题亟待科学回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呼吁各国人民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 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和为贵” 等思想一脉相承,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 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在政策沟通方面,中国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签署协议、发出倡议,实现了“1+12”的效果;在设施联通方面,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 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在贸易畅通方面, 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对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在资金融通方面,形成层次清晰、初具规模的“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网络;在民心相通方面,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丰硕的成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新时代,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不仅倡议国、沿线国家和参与国家受益匪浅,所有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可以从中受益;“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不会只让少数人群享有,而是具有普惠性,让各国人民共享成果,有利于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社会交往中长期存在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赢家通吃”的零和博弈规则具有本质区别,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推动能源全球化进程

“一带一路”建设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我们要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深耕细作,解决好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画好“工笔画”。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各国国计民生和战略竞争力。世界能源发展呈现出能源供需宽松化、能源格局多极化、能源结构低碳化、能源系统智能化、能源竞争复杂化等趋势。

推动能源全球化进程的目标是提高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现能源市场深度融合,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满足能源消费需求,打造能源利益共同体。

推动能源全球化进程的原则, 一是互利共赢。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开展能源合作,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安全稳定。提高能源供应抗风险能力,共同维护国际能源生产和输送通道安全,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四是绿色清洁。高度重视能源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严格控制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绿色高效发展。

推动能源全球化进程的路径, 一是加强政策沟通,各国联合制定合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共同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为推进务实合作提供政策支持;二是促进贸易畅通,积极推动传统能源资源贸易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增强能源供应抗风险能力, 形成开放、稳定的全球能源市场;三是提升产能合作,开展能源投资并购、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技术研发和标准规范的合作,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四是重视能源普惠,推动人人享有可负担、可依靠、可持续能源服务,促进各国清洁能源投资和开发利用,开展提高能效的国际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五是完善能源治理, 优化全球能源治理结构,整合各种碎片化能源组织,发挥G20、国际能源署和能源宪章组织作用,凝聚各国力量,共同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中国能源与世界能源发展高度关联,深度融入世界能源体系。“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动能源全球化进程,解决各国能源发展问题。

发挥国家能源集团排头兵作用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能源竞争的重点骨干力量, 要积极参与推动能源全球化进程,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能源市场、两种能源资源,稳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加快形成国际能源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动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项目落地,加强国际能源产能合作,推动煤炭、煤电、煤化工、风电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要高度重视防范风险, 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杜绝盲目投资并购、恶性竞争等非理性经营行为,切实防范国别法律风险、廉洁风险,主动保护环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决维护好国家形象;要着力提升全球影响力,加快全球资源配置步伐,投资稀缺资源,并购关键技术,优化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品牌,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能源企业,并发挥国家能源集团排头兵作用,推动能源全球化进程,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作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