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超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 pment Bank,简称“亚行”)是一个亚洲性质的金融机构,它的成立和发展促进了世界上最贫穷地区之一的经济增长与合作。
亚行的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致力于通过包容性经济增长、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来帮助亚太地区减少贫困。
亚行成立于1966年,目前正在庆祝亚太地区发展伙伴关系建立51周年。其现有成员体67个,其中48个来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6 年,亚行援助总额达317亿美元,其中包括140亿美元的联合融资。
根据亚行的报道,大约一个月前,亚洲开发银行已同意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 s i a 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 简称亚投行,AIIB)的联合融资, 为印度的输电网络子项目提供补充资金——该子项目将与亚行资助的印度绿色能源走廊和电网加强项目对接。
实际上,自2016年以来,亚行已在四个项目上与亚投行开展联合融资合作。第一个是2016年6月批准的巴基斯坦M4高速公路开发项目, 亚行和亚投行各提供1亿美元融资。第二个是孟加拉国的天然气生产和输送改进项目,由亚行资助1.67亿美元(2006年11月批准),亚投行资助6000万美元。第三个是格鲁吉亚第二大城市、港口城市巴统的绕城公路建设项目,由亚行资助1.14 亿美元(2017年3月批准),亚投行提供等额融资。在这三个联合融资项目中,亚行负责全部或部分管理亚投行提供的援助款项。而在此印度输电项目中,亚行和亚投行将分别管理各自的贷款,并根据联合融资安排开展协作。
随着亚投行的成立,有关于亚行和亚投行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的声音不绝于耳。带着很多疑问, 我采访到了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文才先生。
加入亚行之前,张文才曾任中国财政部对外财经交流办公室主任一职。
2004年7月至2012年7月,张文才任中国财政部国际司副司长;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多项多边倡议工作,其中包括:20国集团(G20)、东南亚国家联盟10加3(东盟“10+3”)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张文才任中国驻亚行执行董事,兼任亚行预算审查委员会主席、发展成效委员会及董事会伦理委员会委员。1993年12月至1996年5月,他曾在华盛顿特区担任中国驻世界银行执行董事的顾问一职。
1989年7月以来,他在中国财政部历任多项要职,曾负责贷款规划、技术援助和培训、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关系等多方面工作。
张行长有着多年丰富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工作经验,是在国际舞台上活跃着的为数不多的中国籍领导者之一。当我提问他最想分享的一句话时,他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
“我认为这句话是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关键,有了携手合作的精神,大家才能走到一起;有了互利共赢的结果,全世界的发展才会更加包容和可持续,也才会增强各方继续加强合作的信心与决心。”
“一带一路”倡议有望突破现有格局,整合各次区域合作机制
中国发展观察:尊敬的张文才行长,非常感谢您在百忙当中接受邀请,加入到“一带一路”大使访谈。目前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反全球化浪潮在一些地方不断出现, 您可以谈一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意义吗?您如何看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张文才:“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目前世界经济和全球化进程都面临着诸多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增多,甚至出现了反全球化的现象。各方都在反思如何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和管控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格外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其能为全球经济合作提供新平台,提供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促进更加普惠平衡的发展,为实现更加包容平衡的全球化作出贡献。
在“一带一路”倡议所涵盖的地区,现有的各种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很多,如东盟、东盟加中日韩、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亚欧会议、欧亚经济联盟等。各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都相当活跃,一些机制还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这种相对分散、碎片化的合作格局使跨区域、跨次区域层面上的合作相对滞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望突破现有格局,整合各次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未来亚洲、亚洲与其他各洲以及全球经济的合作与一体化,通过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和民心各方面的互联互通将区域和全球合作提升到新高度。
中国发展观察: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前,国际舆论的报道大多宏观描述或者充满着疑问。现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关于基建、交通等细分化的报道开始在海外媒体出现,一些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保守谨慎意见的外媒也随着倡议的不断推进落实转变态度。例如,2017年初,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刊发题为《中国“新丝路”能从五个方面给西方企业带来好处》的文章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堪称史上最宏伟的基础设施项目。您作为在国际舞台上有着丰富经验的领导者,如何看待这些 “一带一路” 倡议的不同声音?
张文才:“一带一路”倡议是开放包容的倡议,为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但还有部分国家在谨慎地观望, 投资人对项目投资是否存在大的风险,是否会得到相应收益还存在顾虑。相应地,国际舆论也会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这些在倡议初期出现都很正常。
在外国的主要媒体上,除了你提到福布斯的文章外,据我个人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以来,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已经有二十多篇文章讨论或提到了“一带一路” 倡议,并在2016年出版了一个专题报告,逐个讨论沿线44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前景。而英国的《金融时报》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文章或报道更是有四十多篇,有宏观描述,也有行业分析和专题讨论。目前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已日渐深入和细化,也更具建设性。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在美国召开的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讨会,大家讨论的重点就是如何确保相关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问题。很多国内外媒体和智库所作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以及在战略和行业层面的思考,将为倡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美国退出TPP的影响尚不明朗
中国发展观察:中国一直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有人表示, 中国应抓住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国内的机会“填补空白”,中美角色出现“互换”。您认为未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张文才:我们应该认识到,推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仍然是主流的国际共识,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部分人群怎么去反对全球化,推出何种保护措施,主流的共识还是推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推进全球经济金融的合作,包括推动区域的合作,实现包容、互惠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应该加强合作,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与对话,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中美两国可以通过双边、区域以及全球的机制进行沟通,协调立场,动员其他相关经济体共同商讨应对全球经济重大问题的政策措施。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可以在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上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发展观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随即退出TPP。这会降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吗?
张文才:从目前看,退出TPP 这一决定是否降低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还不明显,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仍有待观察。TPP的目标是扩大其成员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美国退出TPP,转而推动双边协定以推动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贸易投资的增长。从中长期看,这些替代措施能否弥补其退出TPP的影响将是今后美国与亚太有关经济体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国发展观察:张行长,我想问一个“更大”的问题——世界经济的未来。现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您如何看待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
张文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总体缓慢。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 年10月的最新报告,2016年中期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上行周期,且上行力度不断增强。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增长都在提速,而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包括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与政策对话稳定金融市场与大宗商品市场,各经济体如何通过结构改革与创新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如何消除贫困与应对发展的不平衡,如何解决基础设施短缺与人力资源的不足,如何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妥善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等。这些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有可能对世界经济的走向产生影响,需要各国首先做好各自的“家庭作业”,同时加强全球、区域与双边层面的合作与协调, 共同努力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更为强劲、可持续、平衡与包容的增长。
亚行在变化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
中国发展观察:张行长,我的下一个问题是关于亚洲开发银行的。亚行可以说是由美国和日本共同主导的。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 亚洲开发银行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张文才: 亚行成立于1 9 6 6 年,迄今已50多年,在国际上和亚太地区都享有比较高的声誉,我接触的许多国家对亚行在亚洲发展和减贫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的赞赏。所以我觉得亚行在地区内、在整个全球发展方面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长期战略框架2008-2020》,包容性增长、环境可持续的增长以及区域一体化是亚行工作的三个重点。2016年,亚行总援助金额达到317亿美元,批准了174.7亿美元的贷款和赠款、1.69 亿美元的技术援助,动员了140.6亿美元的联合融资,广泛惠及了亚洲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重点支持了能源、交通、金融、城市供水及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教育等领域。作为致力于推动亚洲合作与一体化的国际机构,亚行还将继续支持其成员开展区域合作,推动开展跨境基础设施及相关软件建设、贸易与投资、货币金融以及区域公共产品方面的合作。
自亚行成立以来,亚太地区发生了迅速而深刻的变化,亚行在变化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以应对区域内扶贫与发展的挑战。面对未来,亚行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应对新的发展问题,制定2030战略,继续支持亚太地区的包容与可持续发展。
亚行将加强与亚投行及新开发银行等机构合作
中国发展观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是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的。您认为亚投行在目标以及功能上与亚行有何不同?亚投行和亚行如何优势互补, 更好地开展合作?
张文才:亚投行侧重于基础设施领域,亚行除了投资硬件设施以外,还会支持教育、卫生等社会项目以及农业、粮食安全、扶贫等项目。亚行目前正在制定2030战略, 未来将加强与其他现有机构和新机构的伙伴关系,包括加强与亚投行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合作, 开展项目联合融资、信息共享、人员交流等。而亚投行今后可与亚行在推动亚洲区域融合方面开展合作,参与相关的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下的项目融资和政策对话。
根据亚行201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从2016年到2030年,亚太地区45个发展中经济体在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需要投入约26万亿美元的资金,平均每年需投入约1.7万亿美元。25个发展中经济体2016-2020年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占GDP的2.4%。如果不包括中国,该缺口达GDP的5%。任何一个机构、国家或私人部门都不可能拥有如此庞大的资金来满足这种需求。即便是亚行和亚投行以及世界银行等主要多边机构加在一起也无法满足这种资金需求,所以亚行和亚投行在区域内有巨大的业务空间,不存在竞争和取代关系,而是合作和互补的关系。
亚行已成立50多年,年度贷款达到了相当规模,对国别和行业的政策及发展重点已有深入了解。相比之下,亚投行仍在起步阶段。亚投行可以从亚行那里借鉴业务及内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经验。亚行也可以从亚投行那里学习一些创新的做法。事实上,亚行和亚投行已经开展有效合作。双方已签署合作备忘录,两者已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格鲁吉亚和印度进行项目联合融资,今后还将在其他国家开展类似的合作。中国在亚投行是第一大股东,在亚行是第三大股东,其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其他改革与发展方面的丰富经验可以通过这两个机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相信中国在这两个机构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亚行和亚投行之间会积极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的发展。
中国发展观察:谢谢您的分享, 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亚行和亚投行之间的关系。不过,建立亚投行的倡议紧随“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可见其在“一带一路”倡议当中的重要地位。那么亚洲开发银行如何与“一带一路”倡议之间实现协同合作?
张文才:亚行派出1名副行长参加了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论坛期间,亚行、亚投行、世界银行等6 家多边金融机构同中国财政部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 双方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融资、能力建设、改善相关国家投资环境、如何将区域合作同“一带一路”倡议融合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在如何将“一带一路”倡议和有关国家发展战略以及现有区域合作规划对接方面,亚行可以发挥独特作用。要想将交通走廊变成贸易走廊,并最终成为经济走廊,如果没有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就实现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实施需要相关国家推动这些措施, 在推动便利化方面,亚行可以动员其众多的成员来进行政策协调。
亚行将支持中国实现更加包容性的发展
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亚洲开发银行已批准向中国提供一笔总额为3亿美元的政策性贷款,帮助中国解决长期困扰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亚洲开发银行未来的战略重点将会是哪些领域?
张文才:中国已加入亚行31 年。从1986年到2016年的三十年间,亚行一共贷款给中国约200多个项目,总计援助是340亿美元。亚行自成立以来对外援助共约2500多亿美元,来支持许多发展中成员的项目, 中国占比达到13.6%。三十年来中国和亚行开展了非常富有成效的合作。
目前亚行在中国的项目涉及交通、能源以及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农业和水资源的管理、教育、以及养老体系等领域,包括京津冀三地空气污染防治以及长江经济带相关的发展项目,此外还支持中国与周边东南亚或者中亚国家间的区域合作等。2016年亚行向中国提供了近18亿美元的主权贷款。另外, 亚行还向中国提供非主权贷款。
未来亚行将支持中国实现更加包容性的发展;支持中国参与区域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支持相关机构和治理方面的建设;支持中国私人部门的发展。
中国发展观察:张行长,2016 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您认为人民币在走向国际化方面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张文才:人民币加入SDR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与贸易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条件。未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进程紧密相连。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会加快。
中国发展观察:张行长,我们的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智库,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积极探索。您认为智库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在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当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张文才: 智库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为协议实施的各方提供政策建议,推动各方加强政策协调, 就合作的重点领域开展相关的研究;为公共和私人部门参与相关项目提供行业和项目层面的风险评估和咨询,进行能力建设,参与绩效评估等。
亲历从 “被动参与”到 “主动提议”
中国发展观察:我对于您的个人经历也十分感兴趣。您亲历了中国很多经济改革的重要时刻,您同时还拥有着丰富的国际工作经验,这点非常难得和宝贵。您可否分享一下您职业生涯中难忘的经历?
张文才:我参与国际财经合作已经二十多年,深深体会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不断变化。中国从被动参与,发展到现在主动参与并提出合作的议题,贡献中国的发展智慧与发展理念,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目前全球经济仍然面临各种挑战,国际合作任重道远,作为这一领域的长期参与者,我也希望今后在国际合作事业中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发展观察》编委, “一带一路”大使访谈栏目总策划
Visi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