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企业全球化之道

0

本刊记者 杜悦英

十几年前,思科公司CEO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到访一家中国企业,在特意考察了卫生间和员工食堂后,他对这家企业的高管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看来你们是很有竞争力的”。
这家企业,就是华为。这个故事,也被研究者赋予了“所谓企业全球化,应该是全方位的竞争,包括内部管理的细节竞争”之深意。多年之后,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一书作者田涛回顾这段往事时颇有感慨;而今天的华为,也已淬炼成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成功实践者。
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道路上,华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中国的对外投资金额已经超过外国对中国的投资额,“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产品遍布全世界,现在中国的资本也要遍布全世界。这个趋势,我认为会越来越明显”,在近日由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吉利公司、三亚学院联合主办的“全球公司中国论坛——全球公司理论创新与最佳实践分享”其中一场讨论中,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名誉主席黄孟复发言称,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全球化战略,是发展道路的必然之选。

生逢其时

今天的中国和世界一道,共同演绎着一场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深刻的变化中有机会,也有挑战。“我们怎么利用机会去迎接挑战,获得新的发展?”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坦言,这个问题曾让他颇费思量。
中国企业的确到了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全球化策略的关键时期。一是中国企业自身的实力已经具备相应基础,在体量、资金、产品的先进性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实力;二是当前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仍是主流,中国企业要抓住这一国际结构重构的关键期走出去,在国际上赢得一席之地。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全球价值链和全球治理体系都在加速重构”,原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中,如何建设与发展全球公司,发挥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是时代赋予中国企业的重要命题。
朱宏任说,经济活动中联系各个经济体的链条,已经成为全球化显著的特征,在这样的全球价值链形成过程中,跨国公司参与并主导,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全球公司。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机会增多并获取贸易投资福利。但是,就全球价值链整体来说,我们从中获取的利益还是比较少,也缺乏更多的话语权。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们提供了新机遇,在新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有可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发现更多机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运行。
顺理成章的是,促进源于中国的全球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介绍,在全球公司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时,中国企业一走出国门就面临新的规则,他们需要承担经济责任,社会、环境责任和合规责任等全面责任和全球责任,其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
如果中国企业能够理解、把握全球竞争的新方式、新规则,则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发展中国家企业成长的新经验,在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何在

对于全球公司的发展路径,朱宏任给出几点提示。他说,首先,全球公司不仅要注重规模和体量,更要从宏观角度思考发展,长远规划布局,在全球范围内,以分散化、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为标准,有效地配置资源。
二是更加注重完善自身的制度体系,改变过去只从国内、自身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学会依据国际通行的规则规范行为,重视合规经营,与全球优秀的全球公司对标,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
三是更加注重参与全球规则与标准的制定。
四是更加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投入,营造面向全球的创新平台,重视高水平互联网的建设。
五是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让处于全球价值链不同位置上的国家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与更多中小企业共享发展机遇。
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谢伯阳认为,中国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是以中国动力嫁接世界资源,即中国市场和世界资源结合。他强调,资源不仅是物质资源,中国动力嫁接的是国际人才、技术、资本等方方面面的资源。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周为民强调了企业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家的作用。他说,市场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也是市场的灵魂。所谓市场配置资源,实际上是企业家在配置资源。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往往能够凭借其独到的眼光、独有的知识信息、卓越的想象力和决断力来发现市场。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提到,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当积极抢占市场和技术制高点,通过全球扁平化运营增强自身内生能力,融入全球文化,利用全球人才红利。
美铝亚太区公司事务副总裁黄志湘则提醒,真正的全球化过程,不仅是当时投资决策的正确,更重要的是投资决策的可持续性。她认为,投资决策一定要通过团队的本土化实现。管理团队的本土化实现以后,才能实现公司理念上真正的全球化。理念全球化以后,才能适应当地、为当地所接受,获得当地的社区经营许可证。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企业来说,除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硬实力之外,也要注重积累与各相关利益方的沟通策略等软实力。
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王志乐提醒,中国企业应当从投资输入国的观念转变为投资输出国的观念。

创新商机

不是只有吉利、华为、复星等大企业,才能实现全球化进程。事实证明,中小型OEM企业,也能通过逆向并购等方式,华丽转身为某个细分产业的全球价值链领导者。
OEM企业和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OEM企业的价值链是不完整的,只有制造环节,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在全球价值链布局上,应该如何摆脱低端?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嫚丽看来,这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对此,晶华光学公司的办法是:聚焦细分市场,精准定位。
“充分发挥新兴国家的特定优势,构建企业的特定优势,提升在细分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力,从而成为世界级企业”,黄嫚丽说,对于中小企业,这点尤其重要。
对于精准,须在两方面着力:第一,不能忽略新的市场,细分市场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后可以从细分市场导入通用市场,从边缘市场打入主流市场。发达国家有一些“松动的砖”,中国企业可以敲打它进到这个市场,这块“松动的砖”就是精准定位。第二,利用国家导向的特定优势。我们已经从生产要素优势转向需求要素,尤其是以市场规模优势为基础、以及市场结构优势为主导的国家特定优势转换。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坚持投入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敲打“松动的砖”的根本。其次,要将要素成本优势转变为成本管理能力,用服务体系打入市场。将成本优势转变为成本与创新整合的优势,并不特指一味追求成本降低。最后,将制度优势转变为制度能力,对于多重制度要有协调机制。
黄嫚丽认为,全球价值链整合,关键在于影响力,而不仅是体量的大小。全球公司包含了规模不同、起点不同的企业,关键在于其在整个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影响力。
在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各个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的路径和竞争优势路径有本质区别,但殊途同归的是,合规经营是必然之选。
王志乐担心,当我们的企业还在按照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的规则参与竞争时,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竞争规则已经改变。他强调,现代全球公司重视责任,包括自觉承担社会环境责任以及构建合规文化,合规经营对于中国企业全球化意义重大。
对此,李书福的体会是,合规就像是在路上一样,如果你想开车,既要了解交通规则,还要遵守交通规则,也要提高自己的驾驶水平,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从而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