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0

潘西华

内容提要: 

守正创新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被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唤醒和激活,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奋进历程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方法的给养并与之进一步融合, 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中,其时代内涵和功用得以不断拓展和提升。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的守正创新中,共同努力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加鲜明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守正创新: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

“ 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从词源上追溯,“守正” 出自《史记》中的“ 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强调要恪守正道,胸怀正气,行事正当,追求心正、法正、行正。“创新”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魏书》(魏收著) 中的“ 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其语义为除旧迎新,主要指国家制度的改革创新。后释义为勇于开拓,善于创造,懂得变通,不断推陈出新。经过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流传与发展,守正创新有机融合了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的古法遵循,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时代洪流中勇毅前行。

守正创新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不仅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被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唤醒和激活;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奋进历程中,汲取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方法的给养并与之进一步融合;作为掌握历史主动的方法和密钥,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中,其时代内涵和功用得以不断拓展和提升。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正是在古今交汇、东西贯通的传承、激活与融合过程中,守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得以传承和发展。守正是根、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守正,才能为创新提供明确的立场和方向;创新是魂、是守正的途径和关键,只有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持续的动力和源泉。“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与时偕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起点与方向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出自《周易 • 益卦 • 彖传》,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要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与时偕行既可以理解为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动态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契合的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4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就提出“我们要饮水思源,与时俱进,要像接力赛跑那样一棒一棒地接下去” 的施政理念。2014 年,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倡导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明了与时偕行的“契合”的重要性。

“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恩格斯曾经指出:“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随后,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也强调各国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运用时,要“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实际问题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首先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 “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虽说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70多年前的欧洲,“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 共产主义”未来理想社会蓝图同中国古人对“天下大同”的未来憧憬的价值目标的契合;马克思、恩格斯所持有的人民立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 民本”思想价值立场的契合;在思维方式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唯物辩证法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量辩证思维方法十分契合;马克思、恩格斯所关注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契合……这些思想和方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通的契合点与切入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入、宣传和广泛传播奠定基础,提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与时偕行”的“结合”中,文化主体性得以最有力地彰显和巩固。

与时俱化: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与源泉

“与时俱化”出自《庄子•山木》,意思是要与时代一起变化。“我们做工作要顺应变化,应时而变,应势而变, 不断开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期间曾经这样强调。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与时俱化” 被再次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说: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与时俱化的守正,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与源泉。

与时俱化,首先要做的是守正。“ 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我们要守好理论之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 要守好原则之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要守好道路之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在掌握科学的理论、坚定的政治方向、沿着正确道路的前提下,吐故纳新,推陈出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与时俱化,要应时而变。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这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应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现代的表达形式, 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与时俱化,还要应势而变。时至今日,世界依然处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大的历史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为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在外交战略方面,我们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与此同时,在对外交往中,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秉持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与时俱变,才能适应并融入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应时而变中不断完善, 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底蕴,融汇理论与现实, 开辟通向真理的道路。在与时俱变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积极应对时代新课题、发展新挑战,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以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与时俱新: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与空间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 • 大学》,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这句古语强调了不断革新的重要性,它同《之江新语》中收录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发展,不可能前进”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创新性的突出特征,而且对“两个结合”所开创的“新”高度予以肯定,对“第二个结合” 的精髓要义予以了深刻阐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强调“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 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从历史性的时间纵深来看,历史能看多深,未来就能走多远。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其连续性的文明。“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两个结合”着眼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连接,筑牢了道路根基,不但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而且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从共时性的横向延展来看,“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 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一方面,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以我为主”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更加自信地“走出去”。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话语权在不断构建与提升。从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强调的“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的践行,我们逐步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滋养了中华儿女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 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做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全面系统论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在与时偕行、与时俱化、与时俱新的守正创新中,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加鲜明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运研究部国际共运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