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教育的普及使得知识获取更加便捷,但也引发了公平性问题。
  • 教育改革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议题。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行动。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电子竞技的崛起为体育娱乐领域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引领家庭生活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成为国际议程的重中之重。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社交媒体的普及正在重塑政治沟通和公众参与。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数字货币的波动性引起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关注。
  • 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转型压力。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社交媒体在政治动员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未来。
  • 社交媒体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随着5G网络的推广,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电子商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个人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
  •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
  •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对策 —以江苏徐州为例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对策 —以江苏徐州为例

    0

    李军培 肖金成

    20227月,国务院同意徐州等城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国家设立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为落实新时代发展任务做出示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做出重要决策部署。徐州获批示范区,表明该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在某些领域还有继续深化和拓展的空间。本文拟对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和其他示范区不同的地方。徐州属于资源型地区, 资源富集、组合条件优越。徐州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还有盐矿、钾矿、石膏矿等资源。煤炭和其他矿产开采历史较长,形成大片采空区和沉陷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面临的现状。但徐州和其他资源型城市又有着很大不同,徐州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东西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通过于此, 与京沪铁路形成交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相互重叠。徐州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苏北地区和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在示范区建设中,笔者认为应时刻把握“资源型地区”和“中心城市”两个关键词,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解决资源型地区的问题, 促进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这就是徐州建设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意义所在。

    应针对传统工矿废弃地可持续利用难度大、要素供给结构性矛盾制约新老产业接续等问题,集成应用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等技术, 实施生态修复与绿色开发、产业转型与竞争力攀升、就业保障与结构优化、科技创新与支撑能力提升等行动,统筹各类创新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探索适用技术路线和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对推动同类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动能接续转换、生态修复治理形成示范效应,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实践经验。

    不断创新生态修复体制机制和治理模式

    徐州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因地制宜制定了生态修复行动计划,大力实施119项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推进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采石宕口等的修复治理,形成了具有鲜明徐州特色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开创了“石头缝里种出森林城市” 的成功范例。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徐州面临的生态修复任务依然艰巨,今后需要进一步创新生态修复的体制机制和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生态修复长效机制。

    (一)构建生态修复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切实保障生态修复主体进行生态修复的基本权能,明晰生态修复项目边界范围内的各类资源资产的权属、权能,对通过验收的生态修复项目进行相关不动产登记。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项目的政府审批、审核手续和流程,营造稳定、可持续的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强化产权激励及其关联权益,按照“谁修复、谁受益” 的原则,赋予修复主体一定份额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生态产业开发,并保障修复主体优先享受修复区域内产生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生态碳汇交易量等。

    (二)探索生态修复与生态产业有机融合

    探索建立“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方式,利用获得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特许经营权发展适宜产业,不断强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双链”融合发展。践行“两山”理念, 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多元发展。创新“ 生态修复+ 文旅+ 农林” 等开发治理模式,开辟生态休闲区、观赏花海区、复垦种植区等功能区, 打造集生态、娱乐、研学、养老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公园。推进以尾矿砂为原料生产新型建材,使矿山废弃物“变废为宝”,促进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

    (三)创新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和投融资模式

    推进生态修复项目任务与项目实施产生的资源资产相关权益、政府对项目的支持政策等有机结合,通过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和相关生态产业的发展,形成目标导向明确、产出交易路径清晰、社会资本投入持续、各方收益回报稳定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财政在生态修复中“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生态修复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同时,对投资形成的具有碳汇能力的生态系统,探索碳汇增量交易,拓展生态修复工程的资金来源渠道。

    加快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中国落实2 0 3 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示范区建设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着力点,探索以科技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系统解决方案。因此,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成效。目前,徐州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较少,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数量较少,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尚不够满足示范区建设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示范区建设的驱动力和支撑力。

    (一)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加快布局建设科学与工程研究类科技创新基地,积极筹建深地科学与工程彭城实验室,对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等现有的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重组,实现创新发展;聚焦安全应急、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 加快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布局建设专业院,落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

    (二)实施创新企业培育行动

    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制度,评选和重点打造高新技术明星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施规模以上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精准建立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库,推动规模以上创新型企业倍增发展。

    (三)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行动

    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布局建设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设计中心,加强产学研协同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支持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围绕徐州市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各类科技创新平台; 支持淮海经济区、长三角区域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开展产学研合作。

    (四)实施创新环境支撑行动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打造一站式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徐州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云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一揽子科技服务产品包;建立和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畅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深化创新人才精准引培,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

    积极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新老产业接续难度大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共性问题。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情况看,徐州市工业结构偏重和新兴产业发展偏慢的因素交织叠加,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支撑不足,全市传统产业占比还比较大,亟须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引领带动区域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在进一步实施煤炭、钢铁、水泥、焦化等传统产业整合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强化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和竞争力。针对钢铁建材、能源化工等流程型行业,打造“徐钢5G+智慧钢铁”、沂州煤焦化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平台,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监控管理;针对工程机械、智能装备等离散型行业,提升工业智能平台赋能资源水平,构建装备行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针对食品、纺织、医药等消费品行业,部署柔性化生产系统和产需对接平台,实施典型场景创新应用, 满足多样化消费升级需求。

    (二)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推进工程机械与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发展,打造以工程机械为重点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及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心。新能源产业主要发展光伏太阳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世界级高端动力锂电池( 储能) 材料基地;集成电路与ICT产业主要发展集成电路材料、集成电路设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集成电路封测及制造、软件和IT服务,打造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设备生产基地和封测产业新高地。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胰岛素、神经麻醉和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带动医药关联产业和医药服务业快速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浆料、新型平板显示器等微电子与新型显示材料,多晶硅材料及光伏辅材、半导体晶片等新能源材料;混纤复合丝技术、玄武岩连续纤维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技术与产品等高性能复合材料。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循环流化床、工业余热、生物质发电等环保型锅炉,高压变频调速、静态无功补偿等节电装备与变频调速等技术结合的水泵、风机、压缩机、电动机等节能机电产品, 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废物处置、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等成套设备。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引领工程建设,加快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新增长点,着力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高质量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实施物流枢纽经济工程,园区集聚升级工程, 制造业物流业融合工程,多式联运推进工程,智慧物流创新工程,建设“一带一路”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全国重要综合物流枢纽城市、“服务全国、联通海外”的淮海经济区物流中心城市。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着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综合性服务外包。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致力于引进地区总部以及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决策中心、利润中心、研发中心,打造淮海经济区总部基地。积极推动现代金融业发展,重点抓好徐州金融集聚区建设,重点引进外资银行、天使投资、产业基金、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组织和业态, 打造淮海经济区金融中心。大力推进电子口岸、国际邮件互换中心、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开放体系。

    着力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

    当前,徐州正面临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拥有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推动这些战略效能的充分释放,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 将为徐州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注入强劲动力。

    (一)高标准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依托陆路港、内河港、保税港、航空港,构建铁、公、海、水、空多式联运陆港运输体系,打造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导,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临港产业等配套产业于一体的国际中转枢纽陆港。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无水港”、电子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平台建设和运营水平,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高外贸合作水平。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介“舞动汉风” 文化品牌的力度,促进民间文化国际交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拓展对外合作关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

    (二)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借助举办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等平台, 构筑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合作交流的桥梁,补齐高层次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弱、可转化科技成果少等短板。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大运河等通道,加快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空港开发区、高铁物流园与长三角各市全面对接,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枢纽。主动承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强化与苏南产业链创新链的分工合作和融合发展。依托工程机械、冶金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打造长三角北翼制造业高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研发设计、检测检验、供应链服务、品牌建设等领域,探索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跨区域合作新模式。

    (三)加快建设苏鲁豫皖龙头城市

    高标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积极推进产城融合进程, 加快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集聚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不断强化各类平台载体功能, 优化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主动服务和联动周边城市协同发展, 更好地发挥区域龙头作用, 引领淮海经济区加速崛起。积极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淮海经济区战略合作,聚焦交通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产业协同发展、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打造四省交界地区区域共同体, 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参考文献略) 

    作者分别为潍坊学院副教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

    Visits: 9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