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环保材料和可持续生产方式的推广,绿色经济正在兴起。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制造业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随着环保材料和可持续生产方式的推广,绿色经济正在兴起。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使家庭生活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 在线健身和健康应用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其影响的广泛讨论。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经济复苏的希望逐渐增强。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正在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
  •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加速。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数字货币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体系的运作方式。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和交通问题成为热点。
  • 我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效、不足及对策

    我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效、不足及对策

    0

    刘晓洲

    数字经济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也为世界各国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提供了契机。我国数字经济在逆势中加速发展,数字经济不断下沉至县域经济体(本文中的县域特指县(市),不包括市辖区——作者注)。当前,我国县域数字经济千帆竞发,但由于基础条件薄弱等原因,发展当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谋划,明确科学的发展路径。

    发展成效

    我国幅员广大, 县域单位众多,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871个县(县级市、自治县)。各县()经济发展程度、科技条件、财政实力差异很大,但普遍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积极予以推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 一) 高度重视、竞相布局, 数字经济发展全面启动。近年来,我国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项国家战略, 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其发展。县域积极贯彻落实这一国家战略,做好组织推进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县域普遍设立主要领导挂帅的数字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一些地方还组建数字经济产业链、实行链长制,并设立专门的数字经济发展管理机构——大数据管理局等。二是制定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县域根据省、市发展数字经济部署,积极研究明确本地工作思路和举措。江西省各县()普遍制定了20202022三年发展行动计划, 一些县()还制定了年度工作要点,并积极开展“十四五” 时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为实现数字经济“筑巢引凤”,县域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浙江省桐乡市打造了以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为龙头,以数字经济小镇、视觉物联小镇等为支撑的1 3 个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先后引进“乌镇之光”等一批标志性数字经济项目。江西省南昌县在2020年即对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做出筹划,力争形成百亿级数字产业集群。四是加快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县域竞相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地基”。福建省着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加快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深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持续拓展农村光网和4G覆盖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村千兆光网、5G网络、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江西省县域高速光纤网络和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5G网络实现全部县城核心区覆盖, 数字化发展的支撑能力逐步增强,如丰城市2021年建成5G基站共计312个,三大运营商(电信、联通、移动)城镇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均达1000M,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0.26万户。

    ( 二) 积极实施“ 数字+产业”升级,传统产业迸发新的活力。在政府推动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县域企业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融入其核心流程和管理体系,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促进了县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借助京东、淘宝、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平台,县域企业网络销售快速增长、销售模式不断创新。浙江省义乌市致力于打造“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全球网货营销中心、跨境电子商务高地”, 2020年, 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909.68亿元,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电商主体累计28.07万户,电商专业村达到169个, 阿里国际站的义乌卖家达到1 万家,日益崛起成为全球瞩目的“电商之都”。山东省曹县曾是工业基础薄弱、贫困人口数量全省第一的农业县,依靠大力发展演出服等产品的生产和网络销售,2020年以17个淘宝镇、151个淘宝村的数量位列淘宝百强县全国第二,网络销售额突破156亿元,带动全县超20万人就业,淘宝村家庭人均收入是我国农村平均水平的近三倍,曹县从名不见经传成为“宇宙中心”。二是传统制造业加快升级。借助数字化改造,一些县域传统制造企业焕发新活力,生产运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江西省丰城市陶瓷企业3 0 余条生产线经过数字化改造,每条生产线上工人由原来的近300人下降到最少50人。江苏省昆山市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不少工业企业改造后,用工大为减少,各方面效率大为提升。纬创集团昆山工厂是较早推行智能工厂建设的制造业企业,得益于数字化转型,工厂生产流程持续优化,存货降低20%、库房面积减少40%、物流效率增长60%、设备稼动率提升20%、能耗降低50% ODM用工降低75%;单个产品能耗从3.3千瓦时下降到了0.47 千瓦时左右。三是农业“数字化”改革探索推进。借助数字技术的应用,一些县()的农业发展获得新动能、呈现新面貌。江西省信丰县脐橙产业借助数字赋能建设标准化果园, 实时监测果园空气湿度、光照强度、风速、土壤湿度等指标, 并全程记录果园从开花到结果的所有影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达到无公害绿色标准,产品销路更好、利润更大。河南省积极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在尉氏县大桥乡大苏村,1700亩农田实施了数字化管理,数字技术为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从种到销的全程解决方案,包括品种选择、测土配方施肥、粮食助销等支持,2020年,小麦每亩增产130斤,收益提高150元, 玉米每亩增产180斤,收益提高210元,合作社全年收益增加60 多万元。

    (三)注重项目引进,部分领域数字产业化迈开步伐。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数字经济实力的部分。县域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奋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在部分领域取得一定进展,最为突出的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如江西省吉安县实行项目推进清单式管理,培育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集群,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73亿元,是五年前的2.97倍,年均增长24.3%;湖南省长沙县依托龙头企业快速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800亿元,有望成为当地第三个千亿级产业。大数据产业领域,山东省龙口市与华为合作建设大数据产业园,致力于打造面向胶东半岛的公共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平台,以及面向国家部委、金融机构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数据备份中心,项目一期占地110亩,总投资15.3亿元,大数据中心建设面积13000平方米,机柜数量1040个; 在贵州, 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增长极,如仁怀市积极开展“寻苗行动”及大数据产业招商, 通过与中科院、华为、京东、猪八戒等企业进行洽谈,发展基于酱香白酒大数据的生产性信息服务业。物联网产业领域,江西省贵溪市大力培育物联网特色产业集群,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全市物联网核心及关联企业营业收入2021年上半年就达到136.96亿元,到2025年计划突破500亿元;江苏省江阴市大力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物联网产业化项目最高按投入总额的15%不超过200万元)给予补助,2020 年全市物联网产业产值增长128%,强势拉动全市新兴产业增速。

    (四)推广社会应用,数字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促使县域以此为契机大大推进了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与服务中的应用。一方面,政务服务数字化全面推进。江西省各县() 依托“赣服通4.0”“赣政通” 及政务服务网延伸工程建设等智慧应用的部署, 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办事流程, 简化办事材料, 强化业务协调,达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的,如全南县实行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而且群众对服务质量有权给出“好差评”。浙江省高质量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省1400多个乡镇(街道)、20000余个村(社区)全覆盖,逐步形成“掌办优先、网办为辅、窗口兜底”的良性局面,如慈溪市已上线政务服务事项1608项, 一网通办率达到41.94%。另一方面,公共服务数字化场景不断涌现。县域积极推进“ 智慧城市” 建设,对“智慧社区”“智慧社保”“ 智慧交通”“ 智慧消防”“智慧教育”“智慧医疗” 等具体场景做了有益探索。如安徽省肥西县自2018年起即推动“ 智慧平安社区” 建设,通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科技的“技防” 和保安“人防”及保险理赔等多种手段,构建社区安全综合立体防控体系,已建成智慧平安小区百个左右。江西省芦溪县成功打造全国第一个端到端的区县级智慧交通案例,依靠云化、算法仓、大数据三大核心能力建立集研判、指挥、运维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解决重点车辆、重点人员管控、非现场执法审图监管等新业务场景难题,执法管控效率与满意度双线提升,非现场执法量提升15%,拥堵、事件预案处置时长下降30%。福建省晋江市大力推进“晋江教育城域网” 建设与运用, 摸索“ 市校联动、智慧互动、平台灵动、学科齐动”的“互联网+教育”新模式,打造智慧校园,实现了教育管理末端延伸,教育大数据汇聚分析,教育资源融汇共享,教育装备数字管理,教育会议远程部署,促进了教育管理与服务高效化、科学化和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实现全市38万余名学生全覆盖,经受了实践检验。

    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区域差距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不同区域和省份的发展差距较大。从数字经济规模看, 2 0 2 0 年广东、江苏、山东三省排名前三, 分别达到5 . 2 万亿元、4 . 4 万亿元、3 万亿元, 而山西、内蒙古、甘肃等省( ) 均未达到5000亿元。2020年, 江苏省江阴市数字经济产值规模超60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3%;而山西省仅有孝义和泽州两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亿元。从反映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网络零售额看,2020年浙江、广东、江苏在全国排名前三, 分别为10392.7亿元、6722.7亿元、4605.2亿元,合计占全国县域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61.5%, 而排在最后三位的海南、宁夏和青海的县域网络零售额合计占比仅为0 . 1 5 % 。从县域网络零售额TO P 1 0 0 分布看, 5 9 个县级地区集中在华东地区, 网络零售额占比达到68.1%;只有1个县分布在西北地区, 网络零售额占比为0.5%; 东北地区则没有县域上榜( 县域网络零售额及排名的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该报告所称县域涵盖208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作者注)。

    ( 二) 发展质量不高。一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薄弱。数字产业化取得较大进展的县()为数不多,绝大多数县()缺乏对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掌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小、散、弱”问题突出,尚难以成为当地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二是产业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大型企业数字化水平整体较高, 但大量中小企业受企业家意识、资金、人才等多种因素影响, 对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数字化水平较低。企业信息化只覆盖到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的情况比较常见, 生产制造等环节数字化程度亟待提升。中西部很多企业发展电商意愿不强, 固守传统销售模式, 抱有“ 小富即安” 心态, 缺乏未雨绸缪的远见。三是数字化治理尚比较粗放。政府提供的数字化平台往往由各部门主导, 各平台整合不够、信息共享较差, 容易造成基层治理应用场景碎片化, 有些信息低水平重复采集。一些政府数字化平台不注重用户体验,群众对其实际利用少。基层群众数字素养相对较低,政府对群众数字技能培育培训不足。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系统科学谋划有待加强。县域制定的数字经济发展计划或规划常常是经验式的,缺乏对本地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系统深入研究,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不强。

    (三)基础条件薄弱。与大中城市相比,绝大多数县城发展数字经济存在诸多不利条件。一是人才资源匮乏。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吸引力不足, 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现有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难以适应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力量薄弱,本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市场实际需求。二是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信息“ 孤岛” 问题较为突出, 跨部门跨行业的统筹协调力度不够、信息资源整合程度较低, 有数据但未汇集、未共享、未处理,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深度不足,作为关键创新要素驱动城市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5G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进度与大中城市相比较为缓慢,城区与乡村分布不均衡,现有网络存在带宽不足、传输速度慢和资费较高等共性问题,难以满足县域日益提高的数字化发展需求。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四是政府财力支撑不足。新型智慧城市、政府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和工业互联网等各类数字化发展建设项目,都需要政府投入大笔资金,而基层政府财力比较薄弱,受经济周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 近几年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县域政府财力紧张问题更为突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受到一定影响。

    对策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县域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加强系统谋划, 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主线,以数字化治理为牵引, 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快构建县域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以重点考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 一) 立足本地禀赋推进数字产业化。一是科学确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定位。借助“ 外脑” 力量, 认真分析研究本地数字经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形势,选准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明确发展思路。二是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把引进、推进项目作为实现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手段,选择本地具备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 引进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数字经济科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通过以商招商形式吸引更多业内优质企业在县域落户,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三是加强省、市统筹。省、设区市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县域数字产业化的指导,从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发通盘谋划,努力形成各县() 特色鲜明、差异定位、相互协同的发展态势。

    ( 二) 着力加快电商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服务业, “ 得互联网者得天下”。县域要增强互联网思维和电商发展意识,顺应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 大力发展线上交易,充分发挥电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一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积极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及机构在县域设立培训机构、合作办学, 或委托其开展人才培训, 为本地培育一大批电商专业人才, 形成发展电商的浓厚氛围。二是抢抓直播电商风口机遇。抓住“ 直播经济” 飞速发展契机, 鼓励电商模式创新和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发展,培育一批直播电商企业和平台,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电商在引导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城乡消费、促进就业增收、推动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作用。三是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根据本地产品特色, 精心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规范产品标准,提高品牌知名度, 树立区域形象。同时积极鼓励支持企业打造网红产品。四是筑牢电商发展的产业支撑。加强县域产业谋划,瞄准适合互联网交易的产品和服务,大力扶持相关产业发展,为电商交易几何式增长提供强大的供应链支持。五是加强物流和快递行业配套。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规范快递行业无序竞争, 提升快递行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为电商物流配送提供有力保障。六是鼓励支持电商进农村。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造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机制,加强乡镇商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商品和服务并重、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畅通的现代农村市场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三)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围绕县域重点产业,聚焦不同层级,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在企业的层级,鼓励发展智能制造。在当前劳动人口红利消失的大趋势和既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 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制造转型, 打造一批“ 智能工厂” 和“ 数字化车间”,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能耗水平。在产业链的层级,加快链上企业上云用云。引导帮助企业“入网上云”、实际“用云”,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实现精准测链、补链、强链。对于大型企业上云用云,政府主要发挥引导推动作用; 对于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政府可以采取购买公共服务方式予以支持, 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在产业环境的层级, 加快打造有利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大生态。积极引入具备先进水平的数字化服务商,扶持本地数字化服务商发展,增强县域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能力。加强金融、技术等产业发展要素协同配合,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要素体系。优化政府公共服务,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关产业监测及诊断、互联网安全保障、企业家培训、人才引进和培育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

    (四)积极探索发展数字农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对农业产前规划、产中作业、产后销售等进行全方位优化管理, 改变和提升以传统小农户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助推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一方面, 积极推进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在具备规模化经营等有利条件的地方, 积极探索与数字化服务商合作共建标准规范的数字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通过建设产地仓、打通线上渠道等方式,推动农产品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探索发展品牌化数字化室内农业。另一方面, 着力夯实数字农业发展的基础。加强农业生产者数字技术培训, 采用多形式、多层次培养各类数字农业人才,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数字化信息化知识水平,为数字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基础。加快土地规范、合理流转,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推广数字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 五) 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一是扎实推进数字政务建设。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 持续做好政府数字化服务平台应用推广工作, 推动更多服务事项“ 无证办、掌上办、移动办” 。二是务实建设智慧城市。综合考虑城市管理升级需要与政府财力状况,有序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社区、智慧生态等建设,逐步形成“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管理”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机制。三是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适应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领域数字化发展,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

    (六)全面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完善数字经济支持政策。加大对数字经济产业培育的支持力度,在土地、财税、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吸引数字经济企业在县域落户。二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速光纤网络、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速筑牢基础。采取PPP等多种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大力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快部门、行业信息整合与共享,加强数据处理与分析,“激活” 数字资源,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四是加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科学规划园区选址与功能区划分,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改进园区管理服务,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全面、周到的服务。

    作者单位:财政部综合司(票据监管中心)

    Visits: 15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