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方位

0

黄承梁

2 0 2 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召开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下,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大踏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必须深刻意识到,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方位, 必须根据新阶段新任务,牢牢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依法治国总目标、基本经济制度、强军目标、大国外交、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实践理念,不断深化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在这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党的百年历史上继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后, 党的“三个决议”中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其中。改革开放以后,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党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党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形成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全会和《决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是“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整体框架下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是特质、气质,绿色是底色,美丽中国,使中国美丽,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必答题,不是选择题。我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所有工作,都要在这个总体布局下完成。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五位一体的组成部分,尤为重要,也是其他四个建设的基础、前提和襁褓。必须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越来越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品格,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遵循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进一步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视野。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宣布成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经党中央批准,在生态环境部成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门智库的成立,标志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整体深度和视野广度, 有利于更深层次的政策阐释、学理阐发和国际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越来越显示出其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于一体的复合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综合性特征,彰显出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整体性理论魅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绿色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内在逻辑研究,成为学术界以及中央相关部委研究机构重要的研究方向,显示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广泛传播、持续繁荣和蓬勃兴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回望20215月, 世界环境司法大会召开;6月, 《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发布;7月,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举行。这些大会的共有特征,就是突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大国责任与担当的内容。“环境司法”成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涵, 环境权、生态文明权成为中国人权理论逻辑和发展逻辑的最新表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鲜明特色。这都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阐释打开了新视野,提供了新视角,凸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放、发展的理论特质。

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成为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明确“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全国上下、各地各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压实各方责任, 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加大力度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在重点行业领域大力推动减污降碳行动,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与此同时,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行动的持续升温,部分地方和部门曲解中央精神实质和真实意图,盲目实行“运动式”减碳,一些地区将减碳视为短期内必须优先完成的政治任务,或出现较大偏差,或用力过猛,以“双碳” 名义限产、限电,任性关停企业,引发煤炭等大宗商品市场供应紧张、供需失衡,对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2021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深入推动能源革命, 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这都表明,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总布局必须进行战略考量的重大战略。从狭义角度看,碳达峰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总布局的内在组成和必然要求;从广义角度看,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更像是一对孪生姊妹,彼此是检验对方成效的试金石。在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 从根本上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的重要表征,表明了生态文明相较于工业文明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生态文明建设搞得好不好,是否走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共赢之路,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以说,生态文明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15年来,碳达峰碳中和使全社会实实在在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的战略路径和战略方向。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进入全球视野,生态文明成为命运共同体的的重要理念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命运共同体” 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积极推动治国理政更高视野、更广时空的全球性理念。2021年, 这一重大理念越来越显现出中国倡导和大力实践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20214月,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完整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战略理念。10 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在应对疫情、推动实现绿色公平增长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必须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11月,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指出要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合作。绿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底色,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202110月中下旬,《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昆明举办,这是中国以生态文明为主场展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参与、引领、贡献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国际性盛事。10月底至11月中上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 中美两国联合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加强《巴黎协定》实施,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中美两国分别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合作,释放出强烈而明确的信号, 这即是,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各国命运休戚与共、紧密相连,如果以邻为壑、隔岸观火,别国的威胁迟早会变成自己的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可以为全球所最大包容、最易取得共同情感共鸣、最能凝聚全球治理最大公约数的人类新文明,必将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社会文明转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