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体会

0

张来明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不久前胜利闭幕,全党响应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这次全会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思想含量、知识含量十分丰富, 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都很强,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一、从今年党中央所抓三件大事的内在联系中深刻认识制定《决议》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清代人物龚自珍有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引用过龚自珍的这几句话,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特别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力量的激发。2021年,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年份。它因为中国共产党在19217月应运而生、横空出世而成为我们党百年华诞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毫无疑问,这是值得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世界社会主义隆重庆祝的伟大历史时刻。

同时,以大历史观观之,2021 年还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90周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还是苏共消亡、苏联解体30周年。这些历史记忆都让我们不胜感慨、思绪万千,进一步认识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极不平凡,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历史是无情的,历史也是有情的。历史无情、有情都表现在它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实事求是的,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共产党100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适应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

为庆祝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精心谋划、精心组织,办了三件大事,件件办得圆满、精彩。

——第一件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中央举行动员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明确提出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办实事、开新局”。

——第二件是“七一”前后举行系列庆祝活动,举行庆祝大会、开展“七一勋章”评选颁授和全国“两优一先”评选表彰、举办大型主题展览、举办大型主题演出、召开理论研讨会和座谈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一百年来我们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深刻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三件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并审议通过《决议》,党中央成立文件起草组承担文件起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从头到尾都强有力地领导和指导了决议稿的起草,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亲自把关, 从全会议题的选定一直到全会通过《决议》、对《决议》学习贯彻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为《决议》成功制定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对此,新华社记者撰写的《决议诞生记》有具体而生动的披露。

这三件大事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是一个整体性部署、统筹性安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起草决议稿到通过《决议》营造了扎实的党内思想认识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对集中全党智慧起草好决议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集中体现于对党中央就全会议题和文件稿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时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中;“七一”前后举行系列庆祝活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决议稿的起草具有根本指导作用。我们把《决议》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相对照,就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就是指导《决议》起草的总纲,决议稿是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标对表写出来的,许多重大观点、重大论断都直接引自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这里,我们可以重温一些,比如: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的总体要求。

——“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的表述。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 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当然,《决议》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引用不止这些。从上面列举的这些引用,就足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决议》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纲要、后者是前者的展开,都充分展现了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讲“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我们学习贯彻《决议》,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

二、从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有机承接中深刻认识《决议》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100年,是接续奋斗的100 年,也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100 年。毛主席说过:“我是靠总结历史经验吃饭的”;邓小平同志说过: “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 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回顾总结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历史自觉性使然,古人早就讲过“吾日三省吾身”。可以说,我们党,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总结,是在不断总结中前进的。100年间,全党范围的最为系统和全面的历史经验总结有三次,就是先后通过的三个历史《决议》。

第一个历史《决议》,是1945 4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是在毛主席主持下作出的,主要讲1927年大革命失败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年间的历史问题,尤其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

第二个历史《决议》,是1981 6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是在邓小平同志主持下作出的,主要是总结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32年的经验,特别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这两个历史《决议》,“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这是第三个历史《决议》序言里的几句话, 这几句话不仅精辟地肯定了前两个历史《决议》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还把三个历史《决议》连接为一体,表明第三个《决议》对100年的总结,是在继承过去两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更大跨度上对党的历史的系统总结。

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相比较,第三个历史《决议》有自己的显著特点。这主要是由各自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所决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旨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分清是非、纠正错误观点,使全党形成正确的认识、达成高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应该讲, 我们党历史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顺利进行的、接续推进的,党和国家前进方向是正确的、明确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全党全国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步调是统一的,不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分歧。从这样的现实出发,第三个历史《决议》把着力点放在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着眼于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归纳起来讲,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聚焦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而不是解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二是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个时间段,党中央就全会议题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认为要重点阐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和新鲜经验,把这个阶段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总结好,以利于引导全党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三是过去、现在、未来相贯通,也就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期这个历史方位上立足现实、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这是一份摆事实、讲道理的文件。摆的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事实,历程、成就、事件、影响、贡献、道路、政策、制度等都是事实,事实就是存在、就摆在那里,事实胜于雄辩,应该讲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摆出来可以让人们都知道;讲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道理,经验、教训、思想、理论、意义等都是道理,正确道路很重要,科学道理更重要。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更要讲好中国道理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道理。

三个历史《决议》是如何写就的?是党和人民用生命、鲜血、汗水写就的,是中国共产党火热斗争生活的展现,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之歌、胜利之歌、青春之歌。

我们要把三个历史《决议》联系起来学,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更加深切地认识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我们要按照《决议》提出的要求,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从历史阶段性和历史连续性的内在联系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历史是川流不息的,时代是不断进步的。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已经接续奋斗了100 年,还要继续奋斗下去。

对这100年,《决议》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 个篇章,回顾了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在每一个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是历史的阶段性,集中体现为每个时期或时代都有其历史任务,都是围绕一定历史任务而奋斗并且取得了伟大成就。这就是《决议》概括的“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还有,就是《决议》归纳的四个“伟大飞跃”:第一个“伟大飞跃”,就是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第二个“伟大飞跃”,就是我们这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实现了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第三个“伟大飞跃”,就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第四个“伟大飞跃”,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称之为: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

历史的连续性就体现在,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是同一个初心使命、同一个历史主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历史阶段性和历史连续性的统一,致力于完成新的历史任务,这就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已经为此奋斗了9年,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也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我们都是这9年历史进程的见证者, 也是这9年历史实践的参与者。

《决议》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联系的角度,全面、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9年奋斗,诠释了党和国家事业方方面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形成,诠释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历史形成。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 一个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一个是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前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取得的最大政治成果,后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取得的最大思想成果。

实践告诉我们,同心同德才能战无不胜,步调一致才能阔步向前。开创未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就在于,全党要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兴未艾。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这9 年的新成果、新经验尤为宝贵,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坚实基础和现实条件。我们要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决议》着重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共十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鲜活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局面,鲜明体现了“两个确立”的重大历史价值。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也必须从历史高度认识“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化对“国之大者”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还需要强调的是,这十三个方面的阐述不是结束时,而是进行时,各方面的战略指导和工作推进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其中有许多还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各条战线都需要联系实际学习领会、继续做好。

四、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10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有很多东西改变了,但今天世界上也有许多过去的现象在重演。

回想100年前中国人民所处的悲惨境遇,目睹100年前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战乱、饥荒、疫病等种种苦难在今天世界上不少地方重演,心中总是感慨万千。我看到过一个报道, 2012年,有一个姓白的陕西小伙子为了多挣钱,到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做安保,九死一生回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与战乱中的人们相比, 活着就是一种奢侈,不敢再多求别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国大地上是幸运的、幸福的!网民有言:“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道出了今天中华儿女的心声。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就没有深刻认识。我们要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从中国与别国的比较中,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正如《决议》中讲到的,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讲一件事情,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就是现在有不少美国人有事没事都要扯一通中国怎么样、怎么样,一方面确实招人烦,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和世界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100年来中国的深刻变化,具有一系列历史意义。其实,《决议》的序言和前4个篇章也都讲到了历史意义,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就是讲历史意义,是从党和人民事业角度、同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奋斗成果具体联系起来讲的。在这个基础上,《决议》再用一个篇章在更高层面、以更宏阔视角诠释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第一个层面,中国人民的层面。《决议》中讲到的“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一条,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缔造新人”。这个意义最为重大, 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历史意义都归结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回顾历史, 旧中国时的人民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命运掌握在他人手里,生活饥寒交迫,精神萎靡不振,被外人辱为“东亚病夫”。通过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中国人民逐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不断把美好生活向往变为现实,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日益增强,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日益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日益增强,人的全面发展稳步推进, 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不断提升,人民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放眼未来,正是因为有高度主人翁精神面貌的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不可逆转地向前推进。

第二个层面,中华民族的层面。《决议》中讲到的“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一条,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开辟新路”。近代以后,中华民族之所以落伍,根本原因在于不识历史进步潮流、偏离时代发展大道。从旧中国落后挨打那一天起, 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最终由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来了。从探路的历史过程看,包括先后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条路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拓展出来的。只要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领导人民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走得越来越宽广。

第三个层面,科学理论的层面,或者叫真理的层面。《决议》中讲到的“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一条, 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创立新思想”。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在于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也就是《决议》里讲到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10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作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伟大成果。具体讲,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五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正确引领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早在19512月,胡志明同志在越南劳动党二大政治报告中说道:“依靠中国的革命经验,依靠毛泽东思想,我们进一步懂得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这是我们越南革命者应该牢记和感谢的。”在今天来讲,党的百年奋斗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具有焕发青春的伟大意义,就是《决议》里讲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 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第四个层面,人类社会的层面。《决议》中讲到的“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这一条,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建设新世界”。党的百年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一句话, 党的百年奋斗对世界来说具有开拓新路的伟大意义。《决议》讲“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是摆在那里的历史事实。进一步讲,对发达国家的变革和全球治理的改善,也不是没有意义。法国经济学家、《21 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托马斯·皮凯蒂在今年10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讲到,西方国家应该以中国为参照, 改掉自己的“毛病”,建设“新型社会主义”。他还说,“如果西方继续宣扬并坚持其早已过时的‘超级资本主义’模式,那么就有可能遭遇更多‘白眼’”。俗话说,形势强于人。不管怎么讲,当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

第五个层面,先进政党的层面。《决议》中讲的“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这一条,我把它进一步归纳为“锻造新政党”。毛主席说过, “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数人,干这样的大事。”100年来,我们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养成鲜明的政治品格, 使自己从弱小走向日益强大、从不成熟走向日益成熟、从蹒跚学步走向阔步前进。事上磨、事上炼, 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起起伏伏, 大浪淘沙,百炼成钢,逐步锻造出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由50多名党员发展到9500多万名党员,由建党精神衍生出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了实现党中央领导集体新老交替的科学制度,特别是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规矩,形成了完整且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体系,形成了完整且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管党治党制度和纪律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了一系列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等等。经历百年风雨,经过百年奋斗,我们党百炼成钢。有这样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在风雨袭来时就有了最坚实的靠山、最可信赖的主心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这五个层面的诠释,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五、从党和人民事业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邓小平同志说过:“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就采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强调“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经验总结很多,但不同的文件,总结的角度不一样。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的经验总结,是从这项伟大事业成功进行的角度进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经验总结,是从人民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发展壮大的角度进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叶剑英同志在国庆30 周年讲话中的经验总结,是从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角度进行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中国发展。

《决议》的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的经验总结是一样的,都是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角度进行的,是党领导社会革命和进行自我革命的经验,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新时代更好领导社会革命、进行自我革命。

(一)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取得成功的最具决定意义的经验和法宝,也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是引领历史发展的政治力量。毛主席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同志讲过,“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保证党的领导。我们之所以能经得起风浪,党的领导是最根本一条。党的领导, 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带根本性的一条”。晚年,邓小平同志在与他弟弟邓垦聊天时说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就在于‘四个坚持’, ‘四个坚持’集中体现在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他强调:“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时间就是历史的筛子,人民就是筛筛子的人,历史的筛子在人民的手中不断地筛着。在近代后的中国,中国人民筛来筛去,最后筛选出了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最新的事例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球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是因为疫情控制得好;疫情控制得好,是因为制度优势;制度优势的根本,在于党的领导。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 国内外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搞“和平演变”、搞西化分化,最毒辣的一招就是离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关系。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就我们党自身讲,领导中国、领导中国人民,是一份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权力享受。就治国理政讲,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维护我国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二)坚持人民至上。不讲历史,就讲今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这个事实。中国有14亿多人,人口比那些发达国家多得多,财力、物力、技术能力比它们弱,而在大国中发病人数比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并通过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制度安排、工作部署、具体举措来贯彻落实。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上,保障人权做得怎样,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张统考的卷子。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和精神内核,是党的一切理论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392月,毛泽东在致张闻天的信中,首次在党内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98日,毛泽东同志在为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19454月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19457 月,党的七大刚刚闭幕,黄炎培等6 位民主人士到延安考察。毛主席与他们进行了会谈,对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毛主席回答说: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 

后来,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强调, 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观点有两个,一个是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个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个重大观点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得到切实践行和生动诠释。

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先当群众的学生、后当群众的先生,对群众不搞官僚主义、也不搞“尾巴主义”,真正做到团结带领,不断提高团结带领的能力和水平,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

10条历史经验中,这两条最重要,讲的是历史主体、历史主人及其作用,蕴含的是毛主席讲过的深刻道理:“我们应当相信群众, 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蓬佩奥等一众美国政客怀疑这两条根本的原理、挑战这两条根本的原理,妄图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分开,居心叵测,意在让中国“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他们自然会这么想,关键是我们不能让他们的美梦得逞。他们明明白白地端出心里话,可以提醒我们要在相信群众、相信党上做得更好。这是我们的命根子! 

(三)坚持理论创新。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以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是我们党的一个基本特征;党的成熟,思想、理论成熟是一个基本要求。没有思想的正确、理论的正确,就没有政治的正确,就没有实践的成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简单照搬马列的论述就行了。在建党初期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吃过照搬理论的亏。

实践证明,理论创新要成功, 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条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根本途径,以实事求是为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都是如此。

胡乔木同志说过,中国革命曾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那么多的曲折,那么多的牺牲,并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而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很不容易,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毛主席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明确提出,我们要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这个重大命题,强调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其伟大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主席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形成了许多独创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总之,理论创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只要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四)坚持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其余两个基本方面是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毛主席讲过:“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那是不好的,每天难过日子”“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

回顾历史,我们党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党,是花了很大的代价、经过深刻反思之后,才认识到独立自主的极端重要性,并逐步实现独立自主的。陈独秀有过疑问:“是我懂中国革命,还是斯大林懂中国革命?要研究中国的问题, 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研究?”他很难理解六大在苏联举行,因而拒绝参加。从建党之初一直到遵义会议,我们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都是听共产国际指挥,搞首先占领中心城市,实践证明不行,才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听李德指挥,最后结果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也是向共产国际报告,并经共产国际复电同意的,“三人团” 的头头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德国人奥托·布劳恩(中文名字叫李德)。

重要起点和转折点是遵义会议。19639月,毛主席在会见外宾时说过:“真正懂得独立自主, 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次会议批判了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者说苏联的一切都对,不把苏联的经验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次全会《决议》有一个重要论断,就是遵义会议“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践问题新阶段”。但是, 真正实现独立自主,还是经历了长期斗争的,抗战时期搞统一战线, 毛主席强调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而王明提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对“老子党”,也是为了维护独立自主。毛主席最瞧不起那些迷信苏联的人,号召“打倒贾桂”。邓小平同志对独立自主也是高度强调的,也是维护独立自主的,他说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的权利。任何外国人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谋划在对外工作中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等,都是在新时代坚持独立自主的重大主张和战略。特别重要的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巩固独立自主、促进自力更生。这次“科技脱钩”是美国人打出的一张大牌,把我们进一步打醒了。先进技术是买不来的、花高价也买不来,靠人家并不便宜卖给我们的已不先进的技术,哪里是长期过日子的办法?求人不如求己, 即便是跟人家交流合作也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国家间的平等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我们的“两弹一星”就是干出来的,现在的空间站、航空母舰等也是干出来的。钱学森同志讲得好,中国人不比别人笨,什么都能干出来。最没有出息的就是,不想干,不敢干, 还没有干就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期待着别人干出来了去买、去租、去山寨,自甘落后就是了。吃现成饭,省事是省事,但得看人脸色,没有主动地位,没有什么尊严,不仅有时吃不上,而且即使吃上了也很窝心。这就是我们的领导人从毛主席起就一直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要从政治独立走向经济独立。事实上,我们不仅自己坚持独立自主,也希望其他国家包括欧盟独立自主,更希望所有国家尊重其独立自主的权利,包括独立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不信邪、不怕压,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四个自信”,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看不清方向,走错方向,“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就肯定会背离于时代、落后于时代。明清之际及其以后的旧中国统治者就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首先找到了中国的正确前进方向,这就是社会主义。但是,只看准方向、指明方向还远远不够,还不能扭转悲惨命运,还要找到正确的道路,否则也不能达到正确方向所标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就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个大方向指引下不断探索中国道路、在不断拓展中国道路中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伟大历程。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和新时代都是如此。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之所以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党和人民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毛主席说过,“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苏共、苏联还不就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鲁迅讲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革命的道路、建设的道路、改革开放的道路都是这样践踏出来、开辟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走的是苏俄道路,走不通!经过艰辛探索,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我国实际出发,领导人民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和发展各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和扩大了广泛统一战线。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与苏联不完全一样。但是,由于历史局限,我国的经济建设基本上沿用苏联那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鲜明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改革开放以来, 党领导人民开辟并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1921年开始探路,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开拓,走过了100 年,走到了今天,我们的路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光明,面向未来, 不管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还是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要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只要我们把握历史发展大势, 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持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一定能够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六)坚持胸怀天下。世界眼光、天下胸怀,这是我们党的一个显著特征。10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社会革命中,不仅重视吸取本国和自己的经验教训,而且也重视吸取别国及其政党的经验教训。

回过头来看,我们党自创建之日起,就以推动人类进步为己任,从来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本国本党的狭隘范围内。1921年,毛泽东同志就强调: “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新中国成立伊始,毛主席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

我们党本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就是在人类最先进思想指导下登上政治舞台的。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共产国际和苏共指导下进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和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撰写的《论持久战》是从世界大势把握抗日战争的经典著作、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登高望远的世界眼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重视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强调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可圈可点的包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等等。邓小平同志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国际大势的敏锐观察和准确判断,就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他喜欢讲的话就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名言也是从国际比较的高度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作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战略决策,就是把握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胡锦涛同志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是把握了世界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构建“一带一路”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等,都是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的范例。9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环节就天下大势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 “我们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我们必须复苏经济,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我们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这四点重大主张和一系列举措,以真诚务实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赞誉,再一次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对国际事务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决议》提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国际观、天下观的精辟阐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与世界互联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更是前所未有。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七)坚持开拓创新。开拓是创新的途径,创新是开拓的结果。不开拓,就不会有创新。开拓创新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不满足于现状的生活态度,如果觉得很满足、很享受了,自然不会想到去开拓,也就不会有创新。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旦没了开拓创新的念想,其生命力就开始衰弱,就注定会落伍。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大的方面讲,我们党、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开拓创新的产物。往细了讲,中国革命道路是开拓创新出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之路是开拓创新出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拓创新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开拓创新出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开拓创新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开拓创新出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开拓创新出来的,经济特区是开拓创新出来的,“一带一路”是开拓创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社会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开拓创新出来的,等等。

我们讲的创新,是全面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同时要看到,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是我们现在突出的短板,需要下大气力抓。在今天这样一个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图强必须图新,创业必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了人才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学发现对技术创新具有源泉意义。原始意义上的创新要靠想象力,有卓越的想象力才会有超越, 才有颠覆性创新。不解放思想,不会独立思考,不具有批评精神,不具有天马行空的思维活力,不具有实事求是的终极追求,要形成活力四射的创新局面,是难以想象的。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开拓创新。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锲而不舍地追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八)坚持敢于斗争。《决议》中写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伟大飞跃是用什么迎来的?用伟大斗争、巨大牺牲、伟大胜利迎来的! 

刀要在石头上磨,事业要在斗争中成就。斗争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历史辩证法的运行。它不是你能回避得了的。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 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振奋精神,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实践告诉我们,敢于斗争是救国救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的红色江山是一寸寸打下来的,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是一天天创造出来的!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有2000万,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共产党员。革命战争年代,那是流血牺牲的斗争,是用生命去斗争,牺牲了的有名可查的党员就有370万,平均一天就牺牲370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啊!毛主席就深情地说过,“我们都是在享牺牲了的人的福。” 

在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年代、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没有革命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但哪一天没有斗争?抗美援朝,中国人民特别是志愿军将士付出了多大牺牲。李际均中将事后说过:“中国今天能这样站立着, 是因为当年志愿军在三八线、上甘岭站立着。我们今天每时每刻都在感受他们为祖国和人民争得的尊严。”《决议》在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就写到了“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党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排除各种干扰,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由于国际上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的支持和煽动,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导致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反对动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党领导人民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风险,战胜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严重洪涝、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战胜非典疫情,彰显了党抵御风险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新时代的9年,就更不用说了,我们都经历了不少斗争。今天,来自党内、国内、国际、自然界的方方面面风险挑战依然不少,不敢于斗争,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就得不到维护, 人民的幸福生活就得不到保证!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斗争的任务、形式、方法、手段会有所不同,我们的斗争岗位也会不一样,但都是守土有责,需要斗争时就要敢于斗争,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只要全党全国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牢牢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继续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九)坚持统一战线。团结就是力量,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的本质和特征是大团结、大联合,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大团结、大联合,才能争取大多数,才能形成大格局,也才能取得大胜利。

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统一战线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形态,即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是爱国统一战线这个形态,当然这个形态的内涵不断有所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 “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只要我们继续用好这个重要法宝,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十)坚持自我革命。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这个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在毛主席给出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就是自我革命。

100年来,我们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自我革命,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了先锋队性质。没有党的自我革命,就没有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就没有日益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所以说,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

我们党为什么要坚持自我革命? 首先是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搞自我革命,不是为了自我,不是为了“人夸颜色好”,而是为了承担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重任。邓小平同志在1957年就讲过一段很深刻的话: “我们党是能够领导的,是不会被打倒的,因为我们同群众在一起,不是用宗派主义的态度对待群众、对待党外人士,不是用官僚主义的态度对待群众,不是用主观主义的态度处理问题。如果过去能领导好,今后还是能领导好。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不硬,怎么去打铁呀?所以,治国必先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首先抓的、下最大气力抓的是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好为人民治国理政。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的深层逻辑。就党的自身而言,自我革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如同房间需要常常打扫一样,我们党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可能不蒙受社会灰尘的影响,其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得,而必须通过自我革命来清扫灰尘、保持干净。这次全会《决议》总结得好,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党历经百年沧桑依然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就把党的建设作为党的一大法宝。我们党搞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将其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着眼于党的长治久安、青春永驻。

1992年,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苏共是自己打倒自己,苏联也是自己打倒自己。人们总结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经验教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最根本的一点是“自己打倒自己”。德国作家胡贝尔·塞佩尔的《普京:权力的逻辑》一书就写道:“苏联的解体是严重的经济崩溃和官僚、权力精英无能的结果,它是可以预见的,也是可以避免的。”一个党、一个国家能不能站得住,会不会垮台,决定性因素是自己,关键在于能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10条经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从党的百年奋斗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中提炼出来的,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就《决议》而言,前5个篇章为这10条经验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铺垫。

10条经验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整体。它们集结在一起,有力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

10条经验,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得来的规律性认识, 是管许多小道理的大道理,是来自前人、传诸后人的传家宝。中国人民要保住当下好日子、过上更好日子,最根本的、最要害的、最可靠的就是运用好和发展好这10条经验。

过去的经验包括正面经验、反面经验,都是重要的,都要认真吸取。如同理论一样,对经验也有一个正确看待和对待的问题,就是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创造性运用,积极运用经验,而不能搞经验主义。也就是说,运用经验要具体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通过创造性运用来实现创新性发展。这样持续做下去,就能做到毛主席讲过的“让自己变得日益聪明起来”。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更好地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增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定力、魄力、能力;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自觉对标对表;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

六、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基本要求中深刻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望过去的事,是为了办好今天的事。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去创造新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决议》把“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收尾篇章,发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 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这个三位一体的伟大号召,体现了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上的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宏阔视野和远大追求,展现了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豪情壮志、必胜信念、根本大计、基本遵循、精神风貌和清醒头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过这样一段高屋建瓴、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这段话精辟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开拓创新的伟大时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拓、开创、创新,理应成为新时代的鲜明标识。为此, 《决议》鲜明提出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并突出强调了以下几点。

一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骄不躁、奋勇前进。心定方能行稳,行稳才能致远。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未来之路艰险曲折,自满不得、骄傲不起。为此,党中央要求我们:紧紧扭住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有增强为人民服务之心,更要有提高为人民服务之力,能力的力,执政能力的力。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的要求提高了,国家管理的难度上升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把那8种本领扎扎实实地提高起来。

二是要胸怀大局、着眼全局, 立定脚跟、稳步前行。顾全大局、服从全局,是我们党的重大优势和优良传统;脚跟稳固、稳扎稳打,才能步伐稳健、所向披靡。为此,党中央要求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新局面。

三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为民服务、为民造福。党的建立, 党的执政,是为了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为此,党中央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是常怀远虑、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警醒长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这一点,而且系统阐述过应对风险挑战问题。现在的关键不是认识问题、而是落实问题,也就是积极防范化解问题。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世界,必然是惊涛骇浪翻涌、狂风暴雨常至、明枪暗箭多有,风险挑战自然少不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勇敢面对就是了!为此,党中央要求我们: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勇敢面对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坚决战胜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不断提高防范应对风险能力,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五是关键在人、后继有人, 培育人才、用好人才。民族落伍, 根子在人落伍;民族复兴,根本在人复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以增强人这个最为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为根本。这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最大道理所在。现在讲这个链、那个链,无论哪个链出问题, 最终还是因为人掉链子。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进一步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为此,党中央要求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培养造就创业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人。接班人接什么班?邓小平同志当年讲过,年轻一代接班主要接老一代革命精神的班。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赓续党的红色血脉。

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 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