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培养文化创意人才

0

王华彪

20世纪90年代,被誉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产业应当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行业。随后, 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超过其老牌金融业,跃升为一个强劲上升趋势的新型经济增长点,帮助其实现了从“保守绅士”到“创意先锋”的成功转型。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含量较高,是以智慧为主导的战略型产业。河北省在京津相关产业与文化创意人才同步转移外溢状态下,必须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党政齐抓共管局面,倾力打造精干有为的文化创意人才工作机构,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积极学习对接京津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措施, 果断高效多措并举,努力营造重视、重用、锻炼文化创意人才的政策新常态。

凝聚力量“管” 

一要注重关心拔尖文化人才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待遇,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尊重和爱惜普通文化创意人才。要努力走出走出“高学历教师等于高素质人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果子未熟就下树”“爱叫的快马儿跑不远”等误区,在正确对待文化创意人才的问题上,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观念,既要重视对拔尖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也要加强对普通文化创意人才的关注和关心。

二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交叉培养、换岗训练等方式,形成文化创意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走上文化创意人才数量同高校发展目标相适应、文化创意人才结构梯队同高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轨道。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对文化创意人才还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尤其是对自己用得顺手的文化创意人才不肯放手,即使有学习深造的机会,也不愿意让他们走,结果使原来很有水平的文化创意人才由于缺乏“二次学习”变得知识老化。

三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文化创意人才队伍。这是当前河北省实行产业战略转型的一项重大紧迫任务,必须摆在战略位置,紧跟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突出重点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对策,搞好选拔、培养、使用和稳定等重要环节,确保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四要坚持科学考评、公正选拔、知人善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人用人是文化创意人才成长的指挥棒,用人公,事业兴;用人歪, 事业衰。客观公正地选拔使用干部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基层干部的愿望,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基本要求。适时组织干部文化创意人才双向挂职、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国情研修、专家文化创意人才联合休养、企业家文化创意人才对接等系列活动,做大做强“双创” 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合力。 

投入资源“引” 

在优化京津冀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整体布局和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河北省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吸引京津高校和科研院所来发展,可采用整体迁入或建立分校、联合共建等方式与本地高校合作,实现京津冀高校的交融互动, 共同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带动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升,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和文化创意人才资源共享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投入资金“引”。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积极改进文化创意人才引进的模式,对于紧缺的文化创意人才需要采取市场化手段,给予必要的安家费、科研费等费用,认清目前区域文化创意人才发展出现的问题,利用各种渠道及方式吸引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文化创意人才到河北省工作。

二是交流合作“育”。京津冀通过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以科研院所为龙头,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将创新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积极组织教师骨干文化创意人才外出学习考察、互访互学、展演交流;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的对接,聘请相关国内外学者来作为顾问讲学、开展多层次科研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使文化创意人才更加国际化。

三是项目引进“炼”。画好项目疏解“一张图”,坚决执行京津冀一体规划,拓展文化创意人才合作交流的引领区、示范区、先行区、支撑区,丰富项目合作载体, 开展文化创意人才项目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方式,使文化创意人才项目更灵活、更充实、更有效。唱好创新项目引进“三部曲”:即要把引进的创新文化创意人才技术优势变成本地的新兴产业优势;瞄准国内外的创新龙头企业和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锲而不舍地紧追,使经济项目尽快在河北省落地;要对引进的创新项目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早生GDP,早生财政收入。

合力培育“推” 

一是结合河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内容。坚持“专、兼、邀、聘”并举,建立由省、市、县()、镇四级专家学者、党政部门专家型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专业技术拔尖文化创意人才、企业经营管理和乡土文化创意人才等文化创意人才构成的多元化培训师资库,实施“文化创意人才信息化工程”,科学设置特色化、本土化培训内容,整合培训资源,推进京津冀区域文化创意人才合作,最大化地挖掘、用好京津冀文化创意人才富矿,实现“专家教授+科研成果+ 河北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是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文化创意人才工作组织领导。牢固树立和坚持“文化创意人才资源是高校的第一资源、文化创意人才储备是高校的第一储备、文化创意人才工作是高校的第一工作”的理念,不断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工作力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文化创意人才, 是高校教育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必须在教育思想、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流程、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各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三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文化创意人才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优化环境,坚持以先进社会文化和科学精神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创新教育注重对受教育者个性和个体潜能上的发现、挖掘和培养,力争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文化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教育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培养创新文化创意人才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文化创意人才的过程。

四是鼓励本地大学与京津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鼓励各行业企业参与本地大学的特色学科建设。利用文化创意人才实习和毕业初期的岗前培训,重点培养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高校联合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鼓励高年级学生顶岗实习或实训,并对优秀毕业生或顶岗实习生进行相应奖励。政府及企业也建立相关激励机制,投入福利待遇留住人才,促进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建构,结合本地区域优势,对京津冀文化创意人才达到资源共享。

借池养鱼“育” 

“ 种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环境好,则文化创意人才聚、事业兴。河北省要彰显“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的坦诚胸怀,营造“一切服务于文化创意人才、服务于一切文化创意人才、服务于文化创意人才的一切”的公正氛围, 下好文化创意人才协同发展的“先手棋”,倾力打造一支主动有为、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一是借理。走出去识理、请进来讲理、坐下来论理、钻进去研理,积极借鉴外来经验,助力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组织文化创新人才外出学习考察、互访互学、展演交流,加强文化创意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注重应用能力实践培养, 抓好个性化培养,为出文化创意人才、出精品提供坚强保证。

二是借才。以一般本科和高职院校为主体,瞄准河北省产业布局需求,推进高校应用技术转型,加强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通过合并组建、新设增设、调整撤并、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调整优化高校专业布局、学科专业布局。引导和激励河北省高校立足自身基础能力,面向服务领域和行业,找准办学定位,形成区域学科专业优势,打造河北省“双创”文化创意人才高地。

三是借资。河北省应当秉持柔性引智理念,借助网络手段,借用京津文化创意人才的才智,实施京津冀文化创意人才的跨区域协同, 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创意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唱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主旋律, 以“多元包容、和合发展”为宗旨, 以“开放、合作、共赢”为目的, 深入开展三祖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洽谈、考察观光、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推进河北省与海内外同胞侨胞在经贸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融资合作。

四是借机。建立全省创意产业规划协调机构,组建国有文化创意资产管理机构与经营公司,负责国有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管理与授权经营。

五是借力。发挥区位、资源、低成本等优势,进一步形成与京津的体制梯度差、政策梯度差、服务梯度差、综合环境梯度差,更有效地吸引生产要素向河北流动,吸引更多的生产主体到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投资兴业,积极促进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协调发展。

关口前移“考” 

一是引进竞争机制,把好选拔关。在人才选拔上,各级要根据各单位实际,制定本级预任人才考核实施办法,制定科学的考察程序, 确定考察内容,明确严格的评价标准,过好“四关”:“政审关”“测试关”“应用关”“体检关”。

二是完善关爱机制,把好培养关。“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知人善任。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货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船”。“功以才成,业以才广”。必须“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打造人才方阵。达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三是改进工作机制,把好使用关。选准用好干部是发挥人才最佳效能的关键,真正做到公正择优、选贤任能。凭真才实学选拔上来的人才,大多上进心强、一心想干好工作的劲头足,如何把人才使用好、管理好、爱护好,是摆在高校领导班子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要建立信任机制、任务牵引机制、定期讲评机制,确保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叉路,始终沿着科学正确的道路发展进步。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把好挖潜关。一要通过“厚待、重用、褒奖”优秀人才,促进高校人才建设不断发展进步。二要善于运用“典型”推进人才进步。各级应结合年终总结、考核讲评、业务竞赛、完成重大科研任务等时机,激励和调动人才热爱本职、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三要营造团结和谐、公平公正的氛围,通过引导教育使人才不断团结进取,通过公平竞争对人才进行考核运用;通过纯正风气为人才提供良好环境。

五是建立关爱机制,把好稳定关。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竞争激励环境,对政绩突出、群众评价好的人才要破格使用,提高晋职;对工作平庸、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的人员要根据法规给予免去人才待遇、解聘合同;对因工作失误造成要给予宽容,确保优秀人才在个人进步上得到优惠。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是困难上帮助, 激发其安心工作的昂扬斗志,营造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工作环境,确保人才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本文是教育部2021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课题“‘政企校舍’四轮驱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研究”(202101095008)的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心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