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全球零售和供应链管理。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大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促使国际社会加强减排承诺。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其影响的广泛讨论。
  • 电子竞技成为全球年轻人中流行的娱乐形式。
  • 人工智能在医疗、金融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挑战了传统教育模式和学习习惯。
  •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推广正在成为社会趋势。
  • 大数据在商业分析和市场预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疾病预防和治疗带来新机遇。
  • 电子商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网络文化和心理健康的讨论。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各国政府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数字健康应用在健康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首届中国医学发展大会聚焦医学科技创新

    首届中国医学发展大会聚焦医学科技创新

    0

    《中国发展观察》记者   蒋莹

    为全面深入实施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 “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对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智力支持,4月17日至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首届中国医学发展大会。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使我们意识到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为大会致辞。

    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面向”基础上明确提出科技事业发展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中国医学科技界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把握时代机遇,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创新自信,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统领,以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卫生健康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医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他强调,要切实加强学风、道德和伦理建设,严守法律法规红线,同时促进监管科学的进步。要传承发扬青蒿素精神,坚持国家使命、责任担当,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队协作、精益求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觉抵制和坚决反对浮躁,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要提倡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尊重同行,尊重首创,尊重基层,反对官大学问大、单位层级高贡献高的做法,反对学术垄断行为,加强学术共同体的团结合作氛围。要加强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医学界的合作互鉴,在贡献中国智慧的同时,虚心博采众长,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主席王辰作“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及核心基地建设”报告。他指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医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核心,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人民福祉。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根据医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亟待建立完善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并设立专门的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

    他表示,中国医学科学院从承启文化、健全体系、创立机制、拓展资源四个方面推出建设院外研发机构、设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开展医学科技量值评价(STEM)、肇启“4+4”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实施准聘长聘教职与临床医学教职改革、设立临床研究专项基金、遴选“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和“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提升院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推动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及核心基地建设。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葛延风等就高质量医学教育发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制度改革发展、医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做主旨报告。在“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与核心基地建设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分别就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与生物学、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等六大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如何管理和发挥院外研发机构等平台基地作用,如何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引导科技创新,建言献策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侯云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等110余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外研发机构等院校平台基地负责人及骨干代表、院校领导及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所院领导及相关科研人员共500人参加。本次会议旨在搭建平台,促进医学相关领域学术交流,围绕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共议献策。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