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菀航
“教育公平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提供机会公平,而在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3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的境外代表时指出。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所作出的承诺直抵民心。与此同时,正值风口之上的在线教育,还将不断更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现实路径。
论坛期间,在各个场次围绕不同领域、诸多话题的讨论中,教育发展再次成为热议焦点。个体命运的转型,乃至国家转型,都在热烈呼唤着教育的担当。
高质量教育公平可及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所在。”李克强总理在会上回应外国科技企业负责人有关教育公平的提问时表示,中国教育事业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巨大进步。目前中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约1.5亿人,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日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专列“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章节, 并着重强调,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完善办学标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论坛期间,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原校长刘遵义在“赋能未来教育”分组会上发言时表示,互联网可以成为教育的均衡器,可以给大家带来公平的机遇,使那些没有资源、弱势的群体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优势资源。可以说,开放的、在线的课程能够减少基于性别和种族的明显或不明显的歧视。
刘遵义认为,公众需要普及的、低成本的网上教育机会,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些家庭富裕的孩子可以上网学习,但部分条件不允许的农村孩子却无法获得相应教育的情况。
“在职业教育领域,要着眼加强专业建设,对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任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在“职业教育开新局”分组会上发言时指出,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需积极聚焦六大领域,一是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二是助力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三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四是助力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五是助力乡村振兴,六是助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科技赋能教育新趋势
“要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地High touch(高感触),但同时又非常地High tech(高科技)。”在VIPKID 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米雯娟看来, 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未来有望构建一个世界大学堂,线上补充线下,线下启发线上,更好地贴近用户需求,以更大程度提升学习成效。
刘遵义在发言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方法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社交距离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教育, 高速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远程教育成为现实,而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彻底地改变未来的教育。”
“疫情推进了一场在线教育的被迫实验。”好未来教育集团执行总裁万怡挺从教育科技企业的角度出发,同与会者分享了身处教育一线的观察和看法。他介绍,学而思网校在疫情期间提供的免费直播课,最高峰时期观看人次超过6000 万,在疫情缓和后,仍有很多学生选择留在线上,在线学习人数较疫情前有大幅度增加。
在线教育是大势所趋。“从需求侧的角度看,在线教育满足了大众对低成本和高质量公平教育的需求;从供给侧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进步,会自然而然涌现出更多模式创新。”万怡挺说。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全球董事会总裁托尔斯滕 • 舍弗 • 古贝尔表示, 毫无疑问,新的数字教学工具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具有极大潜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发布论文指出,“目前全球教育支出中仅有3%用于技术,我们必须要做得更好。”
米雯娟在发言中谈及一系列具体的应用实践,比如互联网技术可为师生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优质师资可通过在线课堂让更多有需求的学员受益;AI助教让老师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加聚焦在育人层面;大数据也可以更精准定位学员知识技能发展的需求。未来教育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是个性化的终身学习过程, 云端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特点匹配最适合的资源和路径。
但刘遵义提醒,AI、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凸显了伦理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必须要学会了解真相、辨别事实。“我们不能够轻易地相信眼前的信息,不管是文字、音频,还是视频,这需要具有辨析性思考的能力。
他进而表示,科技和人工智能将对未来的教育作出巨大的贡献, 但必须要准备好利用这一进展,并处理可能产生的一些消极的后果。托尔斯滕 • 舍弗 • 古贝尔强调,技术是进行高质量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
“需要明确的是,在线教育的核心仍然是教学和教研,教育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教育是一个慢功夫,长期对教育秉持情怀的、能坚持‘慢教育’的机构,从线下走到线上,也要坚持发展定力,不能因为短期的诱惑而自乱阵脚。”万怡挺说。
万怡挺强调,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在线教育进行了一次超预期的加速,相应监管措施的缺失和短板, 亟需在未来补齐。
教育手段的变革势不可挡,线上最终会否取代线下也同样成为持续热议的焦点。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说,实际上在10年前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或其他教育形式出现时就有这样的讨论,但10年过去了,在线教育至少在大学层面来说,并没有取代课堂教育的存在。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价值非凡的,而且信息传输更有效率、更全面。”魏坤琳解释道,在讲话时,神情、语调、语速,可以表明态度、观点, 这是很重要的信息。但就现有技术来看,在线教育的信息传输率要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疫情对线下教育带来很大限制,但如果有条件,大家还是应该坐在一起完成教学,可能会更加高效。”
万怡挺同样认为,从长远看, 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集中式线下教育会长期存在,因其注重于“教和育”中的“育”,面对面的交流更有温度。但线下线上的融合趋势不会变,如今线上直播老师和线下辅导的班主任老师相结合的“双师”模式已经普遍出现在教育行业。
产教融合对接社会发展需求
当下,我国“就业难”已渐从总量问题转移至结构性失衡。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表示,根据调查发现,今年有98%的受访企业将招聘计划从春节后提前至春节期间,以求在“人才大战”中抢占先机。与此相矛盾的是,求职者却普遍感觉今年的就业难度要高于往年。这反映出就业市场剧烈的供需矛盾。
缓解就业市场技能错配的矛盾,因岗施教培育人才成为关键, 这其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鲁昕在发言时指出, “‘十四五’时期要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鲁昕介绍,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现有1.15万所学校,在校生2857.18万人;中职招生600.37 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0%; 高职(专科)招生483.61万,占普通本专科的52.90%。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1000万名有技术技能的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此外,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
鲁昕认为,我国目前的中等收入者已有4亿人,“十四五”期间预计将达到7亿-8亿人,目标的实现关键要靠教育,尤其是靠职业教育。
当下学历贬值、技能增值的趋势日益凸显。郭盛说,现如今, 越来越多的职位需要专门领域的技能,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在整个职场可获得更高竞争力。
“比如在海洋航运领域,”福茂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赵安吉表示,“行业需要精准匹配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需要对海员进行专业知识和通识教育的相关培训,职业教育不可或缺。”
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黄维提到的柔性电子领域。他介绍道,柔性电子基于碳基材料的发展,将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作出更积极、主动的贡献,这也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
“而目前在柔性电子领域,无论是学科建设、产业发展还是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仍处于‘在路上’ 的阶段。”黄维表示,柔性电子是智能时代的关键核心,将助力包括AI、能源科学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孕育。作为我国在全球科学技术前沿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研究领域,未来柔性电子方面的职业教育亟需跟进。
世界技能组织前主席西蒙·巴特利介绍,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技能竞赛,不难发现,每一届的竞赛类型都会适时调整,全新技术领域涌现的同时,也会有过时的技术或者生产要素被取代,就业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在不断迭代更新。
当前,职业教育要下一步大棋,即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鲁昕强调,迎来智能时代,为对接数字社会发展需求,教育部超前研究、前瞻性部署,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修订。
不久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正式出炉,各院校的春季招生正在进行中。一体化设计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 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也覆盖了数百万个工作岗位, 不少新增专业涉及AI、大数据、云计算,对接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应用等新技术岗位。
职业教育要致力为数字经济时代提供人才保障。在微软(中国) 首席技术官韦青看来,若人才培养不起来,中国乃至世界,是不可能应对这样一个以“灰犀牛”和“黑天鹅”为常态的剧变时代。
“未来普适计算、泛在智能的发展背景,基于以人为本的技术。技术被神秘化之后,很容易培养出坐而论道的科学家,而当前社会发展急需起而行之的工程师。”韦青提醒道。
托尔斯滕·舍弗·古贝尔指出, 教育的未来要为工作的未来做好准备。数字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岗位技能要求,员工必须要适应劳动力市场更加复杂且不断变化的需求。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由于自动化而需要换工作的全球人口当中,有将近1/3的人是中国人,数量超过2.2亿。
托尔斯滕·舍弗·古贝尔强调, 要积极呼吁政府、行业和学术界之间加强紧密合作以应对这种转变, 并且积极弥合人才供应和市场需求之间的鸿沟。他进而介绍,在德国,双重职业培训体系植根于职业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并且得到了政府在法律方面的支持,企业愿意为此投入巨资。这样的教育系统将更有助于培养出具有高度相关技术技能的毕业生。
在中国,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也正逐步走向深入。以“工程医院”为例,项目聚焦工程基础设施“疑难急险”病害灾害防治,是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现有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机构,融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的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公益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复明介绍,“工程医院”目前已成立40多家,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跨行业、跨地区、网络化的体系已基本形成。平台对于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场的建设至关重要, 它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前提,也是科学普及的一个重要基地。”王复明强调。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强整合高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多主体合作,多形式投入,探路教研融合、校企协同,打通行业学科界限,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以全面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