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全球逐步探索疫情后的新生活方式。
  •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国政府正积极推动经济刺激计划。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 网络安全威胁的增加迫使企业和个人加强数据保护措施。
  • 在线教育的普及使得知识获取更加便捷,但也引发了公平性问题。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保护个人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 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医疗、工业和服务业的创新。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产业带来了新的投资热潮。
  • 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行业的转型,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个人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
  • 大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正在重塑传统的工作场所和通勤文化。
  •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经济复苏的希望逐渐增强。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服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诊断和机器人手术,正在改变治疗方式。
  • 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行业的转型,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总目录

    《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总目录

    0

    卷首语

    车海刚 热词2020(1-2·01)

    杨良敏 战“疫”中的大考(3-4·01)

    车海刚 COVID-19:人类共同的敌人(5-6·01)

    杨良敏 将战“疫”成果转化成发展新动能(7-8·01)

    车海刚 新时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9-10·01)

    杨良敏 畅通双循环,重塑新格局(11·01)

    车海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12·01)

    杨良敏 以“四力”应对变局,促经济稳步回升(13-14·01)

    车海刚“十四五”: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15-16·01)

    杨良敏 继续用改革开放破解难题推动发展(17·01)

    车海刚 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18·01)

    杨良敏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与新使命(19-20·01)

    车海刚 “数说”未来新蓝图(21·01)

    杨良敏 时间的天平(22·01)

    车海刚 为新征程夯实法治之基(23·01)

    杨良敏 走过2020,踏上新征程(24·01)

    专题

    国内外经济形势观察

    张俊伟 关于当前我国经济的几点思考(1-2·07)

    曾铮 梁俊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内外市场环境将更趋

    复杂多变——如何看待国际金融危机十余年来的

    “变”与“不变”(1-2·14)

    李大伟 季剑军 孔亦舒 陈大鹏 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1-2·20)

    一号文件解读

    赵 阳 补短板强弱项,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4·07)

    金三林 加快补齐短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3-4·10)

    程国强 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新范式(3-4·12)

    杜志雄 充分认识产业发展规律 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3-4·14)

    姜长云 做好“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文章(3-4·18)

    聚焦新冠疫情影响

    国研智库研究部项目组 新冠疫情下的危与机:背景、影响与建议(3-4·22)

    彭建国 疫情之下中国经济走势与企业发展对策(3-4·30)

    刘长杰 研判疫情冲击烈度,力促经济重返增长(3-4·35)

    程 杰 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3-4·40)

    张瑞娟 董 莹 新冠疫情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影响(3-4·43)

    马玉荣 战“疫”应考,促进应急管理现代化(3-4·47)

    春节观察

    刘红岩 疫情防控中的乡村治理观察与思考(3-4·51)

    杜悦英 社区“新冠”阻击战(3-4·54)

    刘长杰 图古日格的春节(3-4·56)

    张 倪 温情大连,战“疫”进行时(3-4·62)

    关注中美第一阶段协议

    郭丝露 中美贸易摩擦只是一个“症状”

    ——访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3-4·65)

    郭丝露 中美间减少依存度不一定是坏事

    ——访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3-4·68)

    张 倪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背后:国际秩序变革下的中国选项(3-4·70)

    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隆国强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5-6·07)

    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与应对

    刘胜兰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现状及应对(5-6·13)

    张 倪 疫情重创世界经济 解困需要全球合作(5-6·18)

    谈 俊 胡 华 欧洲新冠疫情形势研判及中欧合作应对疫情的建议(5-6·21)

    张菀航 全球疫情触发金融市场动荡升级(5-6·23)

    李 湛 新冠疫情下美股转熊及其对A股可能的影响路径(5-6·27)

    刘长杰 疫情全球性扩散,原油历史性暴跌(5-6·30)

    马玉荣 纾困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5-6·33)

    蒋志颖 全球抗“疫”凸显中国产业力量(5-6·36)

    自贸港建设与海南实践

    张华伟 自由贸易港:中国改革开放的4.0版(5-6·40)

    韩 剑 构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关税制度体系(5-6·45)

    郭凯平 卢腾达 提早谋划授权调整法律实施 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5-6·50)

    赵晋平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思考(5-6·53)

    聚焦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顾雪非 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内涵与改革逻辑(5-6·57)

    彭晓博 持续推进支付机制改革和医保治理能力现代化(5-6·60)

    蔡江南 如何推动医疗保障制度升级换代(5-6·63)

    杜悦英 医保改革再深化(5-6·66)

    复工复产稳经济

    马玉荣 数字化赋能叠加财税支持,中小企业复工有序推进(7-8·07)

    蒋志颖 抗疫情促生产稳发展,多点激活农经内生动力(7-8·11)

    刘长杰 医疗业复工复产:中国的市场在全世界(7-8·16)

    杜悦英 汽车业复工复产:危中寻机,谋求升级(7-8·21)

    蒋志颖 “新基建”将引领钢铁行业稳增长(7-8·25)

    张 倪 石化行业坚持安全生产 多措并举保障油品供给(7-8·30)

    马玉荣 银行雪中送炭 助力市场主体联动复工复产(7-8·34)

    张菀航 保险保障 为全面复工复产纾困解压(7-8·38)

    张 倪 疫情下的物流业酝酿新机遇(7-8·42)

    张国云 复工复产,“浙”里按下加速键(7-8·45)

    赵秀清 徐 盼 内蒙古:破解痛点难点 积极稳妥推进复工复产(7-8·49)

    两会热点前瞻

    张菀航 减税降费加码 更积极财政政策大有可为(9-10·07)

    张 倪 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潜能(9-10·11)

    马玉荣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谷树忠(9-10·13)

    杜悦英 科技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多面赋能发展(9-10·16)

    蒋志颖 稳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9-10·19)

    关注粮食安全

    程国强 疫情冲击的粮食安全忧思与应对(9-10·26)

    沈 洁 不断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9-10·29)

    刘长杰 耿瑞蝶 强化省长责任制:确保饭碗里装满中国粮(9-10·31)

    蒋志颖 筑牢“压舱石”:农稳粮丰天下安(9-10·35)

    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进展

    冯 奎 以重大改革推动“十四五”城镇化高质量发展(9-10·56)

    张 倪 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放松:2020年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速(9-10·59)

    范 毅 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新特征(9-10·61)

    刘长杰 收缩型城市:以“瘦身强体”替代“增量规划”(9-10·64)

    两会热点解读

    刘应杰 《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重点和亮点(11·05)

    高妍蕊 首部民法典问世,我国迎来民法典时代(11·08)

    蒋志颖 国资国企于变局中深化改革——从山东、北京实践看改革进展(11·12)

    刘长杰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稳字当头,力促“六保”(11·16)

    杜悦英 两翼并举,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11·19)

    张 倪 政府工作报告定调 加速5G技术发展势在必行(11·22)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冯 奎 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治理促进西部大开发(11·24)

    任保平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新”在何处(11·27)

    龙海波 创新引领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11·31)

    马玉荣 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11·34)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列解读(1-3)

    张军扩 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 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12·05)

    马玉荣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时代的客观需要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13-14·07)

    高妍蕊 透过民法典立法看我国市场经济法治的发展

    ——访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孙宪忠(13-14·12)

    马玉荣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迈向发达经济体的关键

    ——专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15-16·48)

    高妍蕊 产权保护制度是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15-16·53)

    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刘长杰 二季度“V型”反转:中国经济再现强大韧性(13-14·17)

    张立群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局面(13-14·20)

    李承健 经济恢复走在世界前列 回升势头仍需巩固强化(13-14·23)

    王海成 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施产业链安全战略

    ——上半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13-14·25)

    RCEP新进展

    许宏强 RCEP是重振全球经济和反对保护主义的有力工具(13-14·56)

    张 倪 RCEP力争年内完成签署 对印度保持开放(13-14·59)

    聚焦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试点

    马玉荣 服务贸易呈现开放发展新趋势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琦(15-16·08)

    刘长杰 耿瑞蝶 新形势下服务业的制度型开放与深层次改革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15-16·12)

    张 倪 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启3.0时代(15-16·18)

    张国云 杭州:服务贸易在大变局中开新局(15-16·21)

    张菀航 武汉:紧抓全面深化试点机遇 推动服务贸易复苏重振(15-16·25)

    高妍蕊 苏州:服务贸易和自贸片区叠加创新发展新优势(15-16·29)

    张 倪 威海:以切实行动引领中韩服务贸易合作(15-16·34)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笔谈(1-8)

    马健瑞 胡国良 麻鑫鑫 充分发挥多层级优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15-16·38)

    谢科范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15-16·42)

    刘保奎 张 舰 选准做好新型城镇化扩大内需的五大主攻方向(15-16·44)

    盛朝迅 实施深度工业化战略促进“双循环”的思考与建议(17·29)

    马 峰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17·32)

    陈超凡 周丽群 开放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动能(18·32)

    罗雨泽 准确理解“双循环”,积极开拓谋发展(19-20·35)

    赵福军 打造好自贸试验区新引擎,加快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21·18)

    张俊伟 充分发掘内部潜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22·34)

    霍建国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22·36)

    宋 洋 龙粤泉 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23·26)

    曹筱阳 “双循环”与中国—东盟合作(23·29)

    马庆斌 陈 妍 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作用(24·28)

    “十四五”规划建言(1-4)

    贾若祥 “十四五”时期完善我国区域政策体系和区域治理机制(15-16·44)

    张凯强 “十四五”时期政府预算收支改革的思路探讨(15-16·44)

    顾 严 范宪伟 对“十四五”规划社会民生指标设置的建议(17·35)

    陈 贇 “十四五”:加快发展和完善国有企业的中长期激励机制(17·38)

    赵 文 “十四五”时期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形势和应对举措(18·34)

    王 蕾 “十四五”:亟待增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提高石油安全机制运行的韧性(18·37)

    何代欣 “十四五”确保财政可持续运行的三大着力点(19-20·37)

    范建鏋 扎实推进相关改革进程 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19-20·40)

    王 雯 “十四五”时期加快数字乡村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19-20·43)

    聚焦深圳特区40周年暨前海合作区10周年

    隆国强 三个视角看深圳前海(17·08)

    唐 杰 戴 欣 深圳力争成为全球创新标杆城市(17·10)

    万春生 江曼鹏 陈昱昊 前海进入全面应用电子发票时代(17·13)

    徐占忱 前海:新时代、新起点、新定位(17·15)

    张 琦 规则对接和制度创新是前海的必然选择(17·16)

    曲维玺 前海要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接续贡献力量(17·17)

    曲 建 前海仍需进行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17·18)

    符正平 前海管理体制需要向自贸港看齐(17·19)

    丁元竹 党建引领做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17·20)

    张明杰 前海“两新”组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17·21)

    张 翼 前海在党建创新方面应敢于先行先试(17·22)

    朱昔群 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完全开放条件下党建新模式(17·23)

    鄢一龙 党建赋能前海开发开放有四个途径(17·24)

    董 昀 前海应在扩大金融开放和推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更大成就(17·25)

    赵福军 前海在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17·26)

    吕 鹏 前海应将外生动能转化为内生动能(17·27)

    何建华 前海在新一轮全球化中大有可为(17·28)

    2020年服贸会特别报道

    马建堂 凝智聚力迎挑战 互利共赢谋发展(18·05)

    张军扩 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更高水平的服务贸易便利化(18·07)

    隆国强 把握趋势,增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18·09)

    刘长杰 服务贸易: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力(18·10)

    现代流通体系与“双循环”战略

    依绍华 “双循环”背景下构建商贸流通体系新格局(18·20)

    张菀航 畅通双循环 现代流通体系加速构建(18·24)

    张国云 在现代流通“双循环”中的金融魔力(18·27)

    全面小康专家谈(1-6)

    马玉荣 中国将迎来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陆百甫(18·15)

    马玉荣 决战脱贫攻坚 落实“六保”任务

    ——专访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研究员(19-20·31)

    马玉荣 如何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21·15)

    马玉荣 脱贫攻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专访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苏国霞(22·30)

    魏后凯 全面加强扶贫资产的管理和监督(23·24)

    马玉荣 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专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24·21)

    张 文 关于建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制度性思考(24·26)

    深入推进“黄河国家战略”

    张 倪 以生态文明新思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突破——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

    (19-20·08)

    周宏春 黄河安澜呼唤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9-20·12)

    黄顺江 刘治彦 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治理思路转变

    ——从过度干预到自然修复(19-20·15)

    李恩平 生态文明开辟黄河中上游流域经济地理新空间(19-20·17)

    武占云 生态文明视角下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路径(19-20·19)

    张卓群 绿色金融推进黄河流域产业绿色转型(19-20·22)

    李 萌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区域协同治理需要新思路(19-20·24)

    高妍蕊 “地处下游,力争上游”:践行“黄河国家战略”的山东实践(19-20·26)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1-4)

    陈少强 尚翠芸 擘画蓝图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21·05)

    盛朝迅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着力点(21·09)

    李连成 蒋中铭 坚持和发挥制度优势,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1·12)

    马玉荣 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

    ——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隆国强(22·05)

    丁元竹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22·09)

    刘庭芳 构建“十四五”医改推进机制(22·12)

    冯 奎 李 庆 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22·18)

    魏礼群 王宪磊 沈家文 建立健全新时代“双有”理论体系(23·05)

    李维明 高世楫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23·08)

    杨 舸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23·12)

    陈 贇 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3·15)

    夏鲁惠 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质量(23·19)

    张俊伟 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内涵(24·05)

    王 雷 新时期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推进路径(24·12)

    王业强 “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战略面临三个层面的“协调发展”(24·17)

    项安波 企业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主体和微观基础(24·19)

    聚焦RCEP落地

    张 倪 RCEP“修成正果”全球最大自贸区启航(22·21)

    刘 英 RCEP助推我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开启规则制定新时代(22·24)

    卢国学 RCEP签署的边际效应(22·27)

    战略

    朱承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1-2·26)

    《东北地区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新格局研究》联合课题组

    促进陆海内外联动开放协调是“十四五”时期东北振兴的主基调(1-2·30)

    宣 宇 构建雄安新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1-2·34)

    张 倪 中日韩合作迈向开放新时代(1-2·38)

    程鉴冰 以中国—中东欧合作为契机,助推贸易高质量发展(3-4·73)

    邓仲良 蔡之兵 张可云 如何看待“一带一路”欧洲扩容与“贸易畅通”(5-6·68)

    韩永文 马庆斌 陈 妍 完善体制机制和创新政策体系,加快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7-8·53)

    赵昌文 疫情后谁来提供全球公共产品?(7-8·60)

    杨耀源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的中越跨境电商合作(7-8·61)

    盛朝迅 从三个维度构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9-10·41)

    赵晋平 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行动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简析(11·38)

    高 俊 陈艳彦 抓住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打造民航制度创新高地(12·08)

    刘乃亚 传承开拓,共筑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12·12)

    高德胜 世界变局下的中国优势与制胜之道(13-14·29)

    王 维 应对全球发展赤字的中国方案(13-14·33)

    韩 冰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市场准入谈判与应对建议(13-14·35)

    卢 伟 李晓琳 沪苏联动构建强大新中心 引领长三角向高质量一体化迈进(17·42)

    张 倪 政策加码 长三角开创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局面(17·45)

    高妍蕊 首都功能核心区迎来历史性新起点(17·8)

    汤 婧 “封关运作”:海南自贸港海关监管的新使命与新探索(17·50)

    吕文斌 姚明涛 协同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投资转型(18·40)

    张 倪 自贸区新一轮扩容“双循环”纽带节点作用渐强(18·43)

    胡荣荣 增创新优势:“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19-20·46)

    张 倪 深圳综改试点方案落地 在新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发展(19-20·50)

    胡 洁 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的对策建议(19-20·53)

    丁 工 携手“抗疫”助力中阿迈向命运共同体(19-20·57)

    高妍蕊 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22·39)

    于博兴 窦 勇 以产融结合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23·31)

    徐建伟 聚焦短板、突破制约,构筑稳固强大的产业基础能力(23·34)

    王 钦 “十四五”时期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任务和建议(23·37)

    徐占忱 中美博弈五阶段框架与我国的应对策略(23·40)

    梅冠群 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24·31)

    陈江宁 工业互联网驱动下的数字资产优化配置(24·33)

    张 倪 提振全球雄心 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中国力量(24·37)

    宏观

    张国云 靠什么样的投融资行稳致远(1-2·40)

    张菀航 改革进阶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44)

    蒋志颖 综合施策,持续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1-2·47)

    王振霞 物价总水平走势的特点、趋势和应对措施(3-4·78)

    张国云 “大敌”当前,两手都要硬(3-4·80)

    张菀航 中小银行转型破局进行时(3-4·83)

    张 军 姜惠宸 从数字经济典型企业看新冠疫情影响及中长期应对(5-6·72)

    张国云 后战“疫”让金融子弹多飞一会儿(5-6·78)

    付 鑫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及促进高质量发展对策(5-6·81)

    汪红驹 畅通经济循环,有效扩大内需(7-8·63)

    尹训飞 栾 群 稳住经济链条基本盘,盘活新一轮发展动能(7-8·66)

    依绍华 消费新业态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建议(7-8·68)

    张国云 “新基建”:让投资穿新鞋走远方(7-8·72)

    李勇坚 李秋正 “新服务”彰显公共价值(9-10·44)

    张国云 后疫情下的金融良心(9-10·48)

    贾庆贺 林 淼 “稳金融”与金融创新(9-10·52)

    杨建龙 制造业转型升级仍是当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键(9-10·55)

    蒋志颖 新基建助力产业“新”升级(12·16)

    张国云 “六稳”“六保”下的金融“三生烟火”(12·20)

    张菀航 固存量、扩增量:破局后疫情时期的“就业难”(12·24)

    高妍蕊 注册制从“试验田”迈入“深水区”,创业板改革开启(12·27)

    张国云 别让“不差钱”贻误“稳外资”大计(13-14·40)

    邹琳华 后疫情时期房价的结构性上涨问题与对策(13-14·44)

    王 绛 “新基建”要求国有企业承担新责任(13-14·47)

    杜悦英 优化营商环境 添翼数字经济(13-14·49)

    张菀航 抗疫特别国债在路上:直达基层 惠企利民(13-14·52)

    张国云 注册制开启中国资本市场新时代(15-16·66)

    姚 博 进一步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15-16·70)

    张国云 民间借贷:面对“月亮与六便士”(17·54)

    张俊伟 “新基建”与传统企业的发展机遇(19-20·60)

    潘修中 牛文安 财政风险内涵的再认识与风险防范(19-20·63)

    张国云 长三角亟待金融高质量一体化(19-20·67)

    张菀航 规模化试点推进,数字人民币落地可期(19-20·71)

    闫冰倩 借数字经济之力,保产业链稳定(21·22)

    张国云 岁月不饶人,养老金融何以饶过岁月?(21·25)

    张国云 中国大棋局:服务创新时不我待(22·41)

    张立伟 王辽卫 郑祖庭 国产大豆走出独立行情(22·44)

    张国云 世界已醒:消费金融不只是律动(23·42)

    黎 绩 李 湛 唐晋荣 郑汉林 我国“新基建”实施状况

    及未来推进策略(23·46)

    张国云 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24·40)

    高妍蕊 把握形势划出重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4·44)

    智库论坛

    谭 啸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思考与建议(1-2·53)

    王世汶 杨 亮 常 杪 绿色“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环保产业如何“走出去”(1-2·57)

    夏鲁惠 工业革命与中国工程教育发展(1-2·61)

    周宏春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1-2·68)

    李增军 李梦阳 人工智能的若干伦理问题(1-2·71)

    宋智慧 张灵辉 范拓源 区块链适合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高端环节(1-2·74)

    郭一彬 关于政府质量治理与企业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1-2·76)

    黄征学 潘 彪 滕 飞 宋建军 从疫情防控看大城市如何健全应急管理系统(3-4·86)

    樊 烨 龙粤泉 李昱霖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建议(3-4·89)

    张 权 技术信任的崛起及其信任基础的巩固(3-4·93)

    杜悦英 “新冠”来袭背后的野生动物保护困局(3-4·96)

    樊士德 颜 瑾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演进脉络与格局前瞻(5-6·85)

    杜悦英 时间节点明晰,塑料污染治理开启新局(5-6·89)

    马玉荣 挂牌督战脱贫攻坚(5-6·92)

    李永宁 温建东 如何理解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解读(7-8·76)

    谷树忠 生物安全将得到空前重视和加强(7-8·79)

    李佐军 疫情后人居环境新趋势(7-8·80)

    刘西忠 以善治善用善待为新型智库发展赋能(7-8·81)

    马玉荣 扶贫机制的发展转型与完善路径(9-10·67)

    王继国 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思考(9-10·74)

    张义博 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现路径(9-10·78)

    古 晶 战“疫”数字化:突出亮点与重要启示(9-10·82)

    常纪文 推动全民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9-10·85)

    马聪玲 城市、文化和旅游互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9-10·86)

    张 琦 新竞合关系下的国际规则重构(11·41)

    许召元 全球产业链分散化多中心化新趋势(11·42)

    张国云 特别国债,给你特别的爱(11·43)

    石耀东 关于正确经济安全观的几点思考(12·30)

    欧阳慧 “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存量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12·32)

    张 倪 多地放宽落户政策背后:如何做到“量质齐升”(12·34)

    冯俏彬 新冠疫情将开启新一轮国家竞合关系(12·36)

    李军国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动因(12·37)

    陈 贇 加强国有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13-14·62)

    郑琼洁 余 杨 宋胜帮 后疫情时期如何推动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江苏省为例(13-14·66)

    宋立根 丁卓霖 稳妥推进高等教育独立学院转设(13-14·70)

    崔红志 合村并居动因、效果及相关建议(13-14·73)

    蒋志颖 城乡融合赋能“新”发展(13-14·77)

    郭焦锋 疫情后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或现变局(13-14·81)

    申现杰 区域发展新空间形成的动力源泉与政策启示

    ——基于马克思主义框架下的资本输出视角(15-16·72)

    金书秦 李明艳 站在人均1万美元的台阶上,如何看待中国农业?(15-16·76)

    王美艳 贾 朋 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面临的新挑战及完善建议(15-16·80)

    丁元竹 江汛清 组织应届高校毕业学生开展青年服务(15-16·86)

    王小映 界定土地成片开发认定标准的思路与建议(15-16·90)

    王娜娜 节水型农业发展要兼顾生态性与经济性(15-16·93)

    杜悦英 医废处置,路向何方(15-16·95)

    胡仙芝 李 晴 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及机制优化(17·57)

    胡安俊 推进人工智能深入发展的几个关键点(17·61)

    石 颖 长短兼顾持续提升社保救助政策覆盖面(17·66)

    郑 憩 精细化推进旧城更新(17·69)

    卢 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18·46)

    高妍蕊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监管、服务应与放权同步(18·49)

    王鶄峰 异地产业园合作共建助力区域协调发展(18·51)

    胡振江 共筑通航生态体系 共促通航高质量发展(19-20·74)

    李名良 推动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19-20·78)

    韦结余 吴 滨 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绿色技术供求机制(19-20·81)

    谭洪波 夏杰长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与高端化发展(19-20·84)

    李军国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19-20·87)

    惠 鸣 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21·29)

    史云桐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城市“新熟人社区”(21·33)

    范宪伟 张本波 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放大效应”的应对举措(21·35)

    窦红涛 齐亚楠 贾若祥 支持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思路和对策(21·37)

    吴有红 构建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22·47)

    朱 彤 “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是体制改革与机制重构(22·50)

    蒋 莹 以廉洁价值观引领社会价值观重塑(22·55)

    廖兴灿 唐军山 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下的公路防控体系建设

    ——以河南省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成效为视角(22·58)

    李登旺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23·49)

    罗雨泽 高质量推进园区建设,强化双循环国际合作支点(23·52)

    吴天龙 王 欧 习银生 建立和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23·54)

    王庆德 人口老龄化战略下我国康养小镇的发展路径(23·57)

    卢宪英 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缺口及对策建议(23·59)

    李人庆 以制度供给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4·47)

    陈 昭 以自主品牌建设助推贸易高质量发展(24·49)

    王秀杰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24·51)

    冀胜利 太行山文化带文化内涵及其利用(24·54)

    杜 鑫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思考与建议(24·59)

    专栏

    刘 奇 把社建到村上——供销合作社应在农村改革中担重任(1-2·81)

    陈彩虹 重新认识公司管理层(1-2·84)

    刘 奇 保障三大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础(3-4·99)

    陈彩虹 “内部人控制”是个伪命题(3-4·102)

    刘 奇 进城落户:难以了断的五条根脉(5-6·96)

    陈彩虹 现代资本的短期化倾向(5-6·98)

    刘 奇 以深化改革助力脱贫攻坚——来自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调查(7-8·83)

    陈彩虹 “天生的”大企业(7-8·85)

    刘 奇 “乡土中国”的场景转换(9-10·88)

    陈彩虹 股东和股东代表(9-10·90)

    刘 奇 人文红利: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11·46)

    陈彩虹 公司治理模式的复制问题(11·49)

    刘 奇 乡村振兴的逻辑原点:缩小源头差距(12·42)

    陈彩虹 大资本和小资本(12·45)

    刘 奇 士农工商一肩挑 当个农民不容易(13-14·82)

    陈彩虹 公司需要“内部竞争”吗?(13-14·84)

    刘 奇 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15-16·98)

    陈彩虹 委托代理理论的“失衡”(15-16·100)

    刘 奇 冲刺脱贫攻坚需要一鼓作气(17·72)

    陈彩虹 女性企业家为什么很少?(17·74)

    刘 奇 别让空心化的村庄“传宗接代”(18·53)

    陈彩虹 现代企业有几种职能?(18·55)

    刘 奇 小康时代贫困治理新走势(19-20·91)

    陈彩虹 民营企业后继无人?(19-20·94)

    刘 奇 乡村人才培育不可脱“乡”(21·42)

    陈彩虹 现代企业如何“以人为本”(21·45)

    刘 奇 产业变革:农业的新挑战(22·61)

    陈彩虹 职业经理人悖论(22·65)

    刘 奇 “邻长制”开启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23·64)

    陈彩虹 现代企业的伦理判断(23·66)

    刘 奇 时、度、效:乡村建设的“定海神针”(24·62)

    陈彩虹 上市公司的伦理价值(24·64)

    观点

    谭 啸 关于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的几个问题探讨(15-16·120)

    刘海猛 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路径的“变”与“不变”(15-16·123)

    徐奎松 用“先试后快进”优化营商环境模式全面推开产业高

    质量发展新格局——对当前优化营商环境之思考(上)(23·68)

    徐奎松 数字时代将从四大领域对营商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对当前优化营商环境之思考(下)(24·66)

    前沿

    刘长杰 数据中台建设将把数字中国推向纵深

    ——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对话(1-2·86)

    社会

    丁元竹 努力做好抗疫中的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7-8·87)

    法治

    任宏达 《外商投资法》实施机制的特点与完善(7-8·90)

    杜悦英 健全长效机制 新固废法亮点凸显(9-10·92)

    滕祥志 完善财政法律体系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13-14·86)

    高妍蕊 个人信息保护法当如何回应时代关切(19-20·96)

    一线调研

    李小云 丁继春 张闽剑 从乡村精英主导到协同治理

    ——宁夏泾源县“积分卡”实践经验探索(1-2·100)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新华日报社联合调研组 疫情大考中现代

    化城市治理的“南京样本”(7-8·107)

    刘保奎 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基于32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分析(9-10·103)

    安徽大学调研组 “六让”:安徽农道的乡建之道(15-16·117)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高水平大学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发展的实践与启示(18·57)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调研组 乡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来自全国17个省区39个行政村的调查报告(19-20·114)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争当数字化时代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南京市建邺区建设智慧城市示范区调研报告(19-20·119)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赴江阴调研组 社会治理标准化的“江阴探索”——关于江阴市社会治理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的调研与思考(21·58)

    刘红岩 乡村多元共治的内在逻辑、运行规律与发展趋向

    ——以首批20个典型案例为对象的分析(22·67)

    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调研组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广东经验及其启示(24·71)

    汪 涛 韩明峰 林延峰 从传染病医院的发展看我国公共卫生中心建设的创新思路(24·75)

    产业

    周健奇 培育我国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强集成能力(1-2·91)

    刘长杰 耿瑞蝶 产业越冷,越要蓄积向上的能量——2019中

    国(日照)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综述(1-2·95)

    蒋志颖 中国钢铁行业全方位提升竞争力(3-4·104)

    贾玉奎 孔春红 许晓凤 杨雪莹 徐 杰 优质制造生态初探(5-6·100)

    喻江东 赵泽宽 加快推动新兴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5-6·106)

    骆欣庆 郑宇彤 刘长杰 力促民宿业二次消费,打造乡村旅游扶贫新路径(5-6·109)

    胡桂芳 加快构建中药农业产业体系的思考与建议(7-8·92)

    张长令 张 鹏 产业变革与我国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思考——以汽车产业为例(7-8·98)

    王世汶 杨 亮 新时期·新市场·新环境产业(7-8·102)

    梅冠群 关 羽 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更好发展(9-10·94)

    宋 瑞 长短兼顾、多策并举,全面振兴旅游业(9-10·98)

    张诗雨 疫后我国将加速迈向制造业强国(9-10·101)

    杜悦英 互联网+医疗健康:以制度创新促行业发展(12·47)

    胡桂芳 左光之 朱莉昵 关于加快我国菌物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思考(13-14·89)

    蒋志颖 “抢滩”电商直播带货(13-14·95)

    张 玺 陈 祺 王会方 关于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思考(15-16·102)

    顾 昱 基于产业链协同机制的绿色建筑建造业务优化整合(15-16·106)

    孙茹茹 科技赋能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19-20·99)

    金 准 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和方向(19-20·103)

    胡桂芳 让农机“聪明”起来,助力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21·51)

    蒋 莹 钢铁业:锚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链促进双循环(21·54)

    区域

    赵泽宽 把握比较优势和重要机遇制度的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1-2·103)

    王宇飞 武 红 赋能区域公共品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浙江丽水品牌建设的经验和启示(1-2·108)

    陈泰伊 陈德峰 促进丝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3-4·110)

    芦千文 崔红志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提高农牧产品质量的探索与启示(3-4·113)

    蒋志颖 山东济宁:邮政快递业发力转型升级(3-4·117)

    沈 和 在“大考”中交出高质量发展过硬成果——战“疫”背景下江苏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再思考(5-6·114)

    贾若祥 汪阳红 张 燕 王继源 窦红涛 “十四五”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5-6·117)

    裴俊巍 夏文洋 “白茶+”生态银行:福建政和绿色发展的新探索(5-6·122)

    王恬子 姚明涛 康艳兵 立足枢纽定位 做好山东天然气基础设施谋篇布局(7-8·114)

    国研智库与江苏省商务厅研究项目组 以开放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以江苏开放创新为例(上)(9-10·107)

    国研智库与江苏省商务厅研究项目组 开放创新融合发展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兼谈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借鉴(中)(11·51)

    刘小差 冯 聚 统筹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12·51)

    国研智库与江苏省商务厅研究项目组 以开放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江苏高质量发展为例(下)(12·56)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联合调研组 构筑江苏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之一(13-14·99)

    刘战国 建设中原城市群南阳副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13-14·103)

    杨园争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三水经验”(13-14·107)

    周民良 京津冀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中的北京定位(15-16·109)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联合调研组 铸就“两城一中心”高端产业地标

    ——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之二(15-16·114)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联合调研组 塑造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标杆

    ——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之三(17·76)

    贾品荣 持续推进首都环境高质量发展上新水平(19-20·106)

    施芸卿 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路径探索

    ——以北京市东城区的实践为例(19-20·111)

    胡九龙 深化对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认识和认同(21·47)

    蒋 莹 建设精美乡村 打造齐鲁样板——山东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24·81)

    世界

    韩 杨 全球主要海洋国家渔业资源治理经验及启示(1-2·112)

    张长令 国外氢能产业导向、进展及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思考(1-2·116)

    金瑞庭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突发事件和管控重大危机的经验及启示(3-4·121)

    文 娉 王天宇 德国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的概况及特征(5-6·124)

    蒋励佳 李秋正 新加坡房地产税实践经验借鉴及中国的政策选择(7-8·117)

    金世斌 英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历程、规制体系与启示(7-8·121)

    康艳兵 熊小平 赵 盟 欧盟绿色新政要点及对我国的启示(9-10·114)

    赵书博 陈静琳 各国应对新冠疫情的财税政策(9-10·118)

    廖虹云 康艳兵 赵 盟 欧盟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政策要点及对我国的启示(11·55)

    李木子 英国金融监管从分业到双峰:变迁与启示(11·59)

    白若冰 美国金融制裁新特点与应对策略(13-14·110)

    赵 峥 王炳文 迈向“治理联盟”:全球大都市圈空间治理的经验与启示(13-14·114)

    聂 鲲 疫情下典型国家稳定劳动关系的举措及建议(13-14·118)

    马玉荣 全球变局下中国—东盟加强经贸合作(13-14·120)

    张延龙 德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19-20·123)

    郧彦辉 主要发达国家智能制造战略及启示(21·61)

    邓 瑛 国家长期规划的各国实践及启示(22·71)

    刘均胜 后茂物时代APEC的经济增长议题及其意义(22·73)

    田慧芳 国际碳中和的进展、趋势及启示(23·72)

    陈 华 李 杨 常少观 美股直接上市:一种非IPO新型上市方式(23·75)

    驻村扶贫日记

    李昱霖 初到双台村(1-2·120)

    李昱霖 战“疫”中的双台村(3-4·123)

    李昱霖 扶贫路上春暖花开(5-6·126)

    李昱霖 产业扶贫的喜与忧(7-8·126)

    李昱霖 温润五月:来自北京的关怀(9-10·121)

    李昱霖 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12·61)

    李昱霖 只有拔“病根”,才能除“穷根”(13-14·122)

    李昱霖 未来的大学生村官和现在的第一书记(15-16·126)

    李昱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以自治为主(18·61)

    李昱霖 双台村的“双节”庆(19-20·126)

    李昱霖 金秋十月,点亮双台(22·78)

    李昱霖 责任依旧,我心依旧(24·86)

    文化

    黄仁柯 谁主沉浮?——读张国云长篇小说《中国企业三部曲》(1-2·122)

    陈忠海 唐太宗以史为鉴(1-2·126)

    陈忠海 古代的医患矛盾及解决之道(3-4·124)

    林泽炎 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探索(3-4·127)

    陈忠海 古代防疫中的隔离治疗(5-6·127)

    陈忠海 产业古代的蝗灾与治理(7-8·127)

    张文魁 经济学家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9-10·123)

    陈忠海 宋朝的房地产热及其调控(9-10·126)

    贝淡宁(Daniel A. Bell) 评《战国与希腊》(11·61)

    陈忠海 分餐制在中国古代的演变(11·63)

    陈忠海 古人家规中的公私观(12·63)

    林泽炎 创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企业发展(13-14·123)

    陈忠海 古代的书籍广告与促销术(13-14·126)

    陈忠海 诸葛亮的“宽”与“严”(15-16·127)

    陈忠海 陈汤何以被“低估”(17·79)

    刘 奇 新时代 新动能——《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发展的第五台“发动机”》自序(18·62)

    陈忠海 宋孝宗勤俭创治世(18·63)

    陈忠海 隋朝的“俭”与“奢”(19-20·127)

    陈忠海 范雎的“远交”与“近攻”(21·63)

    陈忠海 李存勖的历史机遇(22·79)

    陈忠海 从金融视角看北宋的灭亡(23·79)

    陈忠海 从金融视角看南宋的灭亡(24·87)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