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数字化教育平台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学习体验。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全球化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各国政府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 数字化教育平台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学习体验。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正在改变家庭生活方式。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社会对其影响的讨论。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商业智能和市场分析中发挥关键作用。
  • 数字化货币的兴起正在挑战传统金融体系。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分析和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疫情后恢复和增长的关键策略。
  • 远程工作已成为许多行业新的常态,改变着职场文化。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可持续消费和环保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 “地瓜经济”的浙江实践

    “地瓜经济”的浙江实践

    0

    朱卫江

    内容提要: 

    本文节选自“现代化新征程丛书”(第二辑)中的《“地瓜经济”提能升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现路径》一书。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创新提出“地瓜理论”,引领浙江在更大空间内实现了更大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瓜经济”。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大力推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从“地瓜理论”的提出、“地瓜经济”20年发展历程以及“地瓜经济”给浙江带来的巨大变化等方面概述了“地瓜经济”的浙江实践。

    “地瓜理论”的提出

    习近平同志刚到浙江工作时,浙江经济正经历阵痛。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先发优势不再,资源约束加剧,陆域小省的发展局限开始凸显。2002年12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调研时明确指出,现在有很多民营企业家到外省去,首先我们不能人为地限制他们,而且他们到外边去也未必是坏事,企业做大做强后都有个扩张的需求,无可厚非。出任浙江省委书记刚一个月,习近平同志就来到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台州、温州调研,深入浙江民营经济的“肌理血脉”。在德力西集团调研时,习近平同志鲜明提出,浙江省委、省政府支持他们“走出去”,不仅要去抢占全国市场,还要去抢占国际市场。此后,习近平同志又在多地调研中强调,“要高度重视企业外迁、资金外流的利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跨区域流动,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浙江经济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企业要走出浙江发展自己”“企业‘走出去’,是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的需要,是在更大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的需要”“对此, 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积极推动,乐观其成”。

    2004年2月,在浙江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就是要着力推进“五个转变”,实现“五个提高”, 其中之一就是“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化水平”。同年3月19日,习近平同志推动召开了浙江省第一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提出必须把扩大对外开放放到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并提出坚持对外和对内开放相结合,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2004年8月10日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中, 习近平同志用笔名发表了《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一文,第一次提到了“地瓜理论”,鼓励浙江的民营企业“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在大力引进各种要素的同时打到省外去、国外去,利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

    正是基于“只有‘跳出去’, 才能天高地阔,获取更大发展空间,只有‘走出去’,才能任尔翱翔,激发更为持续的发展动力”的深刻洞察,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著名论断, 统一了全省开放发展新思想。

    “地瓜经济”的浙江实践

    20年来,浙江循着“地瓜理论”的指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创新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发展模式,从推动产品出口到海外设厂,再到建设境外园区,促进浙江经济与全球经济水乳交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瓜经济”。2023年,浙江进出口总额达到4.9 万亿元,其中出口3.57万亿元, 规模跃居全国第二,占全国份额达15%,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0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2亿美元,位居全国第四;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中方投资额)168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29.1%。纵观20年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一) 突破发展阶段(2003—2012年)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开放环境的重大变化。为了抓住扩大开放新机遇,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把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方式等方面继续加快改革,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遇,抓住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机遇,把浙江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优势,把体制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把特色经济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将开放纳入“八八战略”,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重要思想。2004年3月, 浙江省召开第一次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出台《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快速反应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200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

    2003—2012年,浙江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保持了22.3%的年增长率,出口先后突破1000 亿美元、2000亿美元,位次上升至全国第三;全省累计引进外资项目34308个,实际使用外资1018.4亿美元,年均增长21.0%。“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境外中方投资额从0.15亿美元增长到38.9亿美元,年均增长65.7%。开放平台加快发展,先后获批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发区整合提升稳步推进。

    ( 二) 多向拓展阶段(2013—2017年)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强调“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明确提出希望浙江“努力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浙江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走出去”与“引进来” 紧密结合起来,把“立足浙江”与“跳出浙江”有机统一起来,把“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真正融合起来,在国内国际区域竞争与合作中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是全面优化全省开放布局。建设以宁波-舟山为核心的“海上门户”,以杭州为龙头的“网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以温州、台州为龙头的民企民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等四大开放战略高地,同时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带动浙江全域开放。二是努力抢占全球产业链有利地位。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推动出口的政策,大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出口产品竞争力。积极引导“块状经济”及相关企业开展产业链的国际合作,在重点地区或城市设立研发、创意设计、营销等机构,参与国际同行的兼并重组,在国外目的地市场建设生产基地,切实打造若干个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性产业集群。顺应国际产业转移呈现研发、制造、现代服务联动和融合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带动浙江服务业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大力吸引国外企业和机构,尤其是国外行业和地区级的商务推广机构、国外著名投资、研发、咨询机构入驻浙江。鼓励浙江省的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到国外设立研发设计机构。三是把“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结合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继续鼓励民营经济“走出去”,不但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中西部,还要大胆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要更加积极地“引进来”,在浙江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四是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举全省之力办好二十国集团(G20) 领导人杭州峰会,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被写入G20公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杭州等地相继落地;成功举办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7年挂牌成立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重点开展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中转、加工贸易、保税燃料油供应、装备制造、航空制造、国际海事服务、国际贸易和保税加工等业务。

    2013—2017年,外贸“优进优出”战略初显成效,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7%以上;与“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占全省比重在30%以上。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在全国首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2017年出口达27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为9.8%。服务贸易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2017年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利用外资重质提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22.7%。“走出去” 和“引进来”协调发展,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比31.6%。境外经贸合作园逐步发挥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作用,全省开行第一列中欧班列。截至2017年,浙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 三) 深化开放阶段(2018—2022年) 

    2018年5月,浙江省委再次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部署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推进开放强省建设。2020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听取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对浙江各项工作予以肯定,要求“改革开放要不断深化”时,专门提到“我在浙江工作时提出过一个‘地瓜理论’就要求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发挥浙江独具的多个战略叠加优势,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夯实长远发展的基础”。浙江明确提出当好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开放重要思想的“模范生”,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以开放的扩大推动改革的深化,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一是努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实施打造“一带一路” 枢纽行动计划,全面增强枢纽功能,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义甬舟大通道建设,加快实现“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双向贯通、联动发展。在做好“硬联通”的同时,大力加强标准化“软联通”,实施标准国际化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推进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发展,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 创建制造模式先进的全球精准合作示范基地,积极谋划、分步建设“一带一路”境外系列站。二是持续调整优化省域开放发展布局。在全球大格局中找准四大都市区的定位,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支持杭州建设独具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支持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支持温州建设国际时尚智城,支持金义都市区建设国际商贸名城、影视文化之都。三是全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深入实施多元化战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千方百计巩固提升市场份额。深入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贸易竞争新优势。首创“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体制机制。四是加快建设新时代高能级开放平台。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现赋权扩区,在油气全产业链实现集成式改革赋权,新设立杭州、宁波、金义片区,形成“一区四片”发展格局。同年,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功落地杭州,新增5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杭州、宁波分列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第4、第7。2022年成功举办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召开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提升发展大会,“链长制”改革试点在全国复制和推广。

    2018—2022年,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浙江对外贸易稳中有进,进出口总额从28519.2 亿元增长到46836.3亿元,年均增长13.2%。2022年进出口规模居全国第3位,占全国比重由9.3%升至11.1%,其中出口额从21182.1亿元增长到34325.4 亿元,年均增长12.8%,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由12.9%升至14.3%。尤其是在2020—2022年新冠疫情持续的情况下,三年间浙江出口额依旧保持了9.1%、19.7%、14.0% 的正增长。进口额从7337.2亿元扩大到12511.2亿元,年均增长14.3%。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3814.4亿元增长到5091.2亿元,年均增长7.5%,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0.9%。引进外资平稳增长, 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3.5%,总量升至全国第5。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浙江对外实际投资规模跃升至全国第2,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477项。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年均增长54.9%。中欧(义新欧)班列开行6420 列,年开行数量居全国第3。截至2022年底,全省经济开发区增加至134家,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2家,覆盖全省11 个地市,数量位居全国第2。

    ( 四) 提能升级阶段(2023年起) 

    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八八战略”的指引和实践,给之江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浙江考察,要求浙江“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以服务全国、放眼全球的视野来谋划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主动适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走向, 在服务业开放、数字化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先行先试”。

    新征程上,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必须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实现更大突破,全面激发活力、增添动力、提升创新力竞争力,努力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浙江省委高规格召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大会, 强调将以开放提升持续擦亮天下浙江的鲜明标识,着眼构建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双循环,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开放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不断续写开放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地瓜经济”给浙江带来巨大变化

    浙江是资源小省,“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耕地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总量不多,市场有限。20年来, 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刻把握“地瓜理论”的思想内核,秉持“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的“四千精神”,像地瓜藤蔓一样延伸,在全世界汲取着更多阳光、雨露和养分,推动浙江经济在开放中拔地而起、茁壮生长,走出了一条内源驱动、内外联动的发展路子,形成了“三个浙江”——省域的浙江、中国的浙江、全球的浙江的有机统一,锻造了浙江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澎湃动力。浙江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000 亿元跃升到2023年的8.26万亿元,连续30年稳居全国第4位; 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美元提高至1.77万美元,高于世界银行最新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标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567亿元提高至8600亿元,居全国第3 位。开放经济省域贡献度全国领先,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从6.8%提高至11.7%,居全国第3位。

    开放大省地位更加凸显。加快外贸强省建设,大力开展“千团万企”拓市场行动,着力巩固传统市场,更大力度开拓新兴市场,外贸进出口规模居全国第3位,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第5 位。对外实际投资规模跃升至全国第2位。连续五年获得国务院稳外贸督查激励。

    平台载体能级加速提升。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实现赋权扩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八大提升行动。发挥经济开发区在招大引强、稳定外贸中的主平台作用,在全国首创开发区“链长制”,制造业利用外资占全省比重提升至60%,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全国第一。提升发展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增强加工制造、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功能。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升格为国家一类展会。

    内外开放通道全面建立。构建海陆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格局。“义新欧”中欧班列年开行量跻身全国前三,连通亚欧大陆51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陆路国际物流枢纽。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做强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拓展国际航线网络,截至2023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加快建设通达全球的航空物流网,建成亿人次级国际化空港门户,实现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大幅提升。

    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全面推进杭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有关工作,高质量完成97项试点任务。深化金融、教育等重点领域开放,持续推动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深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承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规则试点任务,加快开展数字经济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探索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改革。

    Visits: 61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