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着力点

0

徐建伟 韩 晓

内容提要: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和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牢牢把握突破高精尖产业、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创新领军企业等重点领域,协同推进“促升级”“促融合”“促转型”“强动能”“强主体”,提高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确保新型工业化向前推进、取得突破。

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义和战略导向

工业化既是推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支撑。2023年9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作出部署。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立足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实践的谋篇布局,是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适应, 是应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战略部署。新型工业化蕴含着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质的一系列崭新元素,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既往工业化路径和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统一的新特征。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任务。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工业和制造业规模居全球第一, 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扎实、条件齐备、优势明显。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成就举世瞩目,产业发展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质量水平、生态支撑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一些优势产业和重大科技领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要看到, 我国工业化进程仍然不够全面和深入,供需结构不协调、低端领域竞争加剧、高精尖产业占比低、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等问题突出,难以适应新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构筑以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数实融合、绿色低碳为核心的发展新优势、转型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新型工业化是面向新形势条件的战略应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新型工业化面临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一般要素供给趋紧等内部条件变化。当前,我国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态势明显,对劳动力总量和要素成本投入产生深刻影响, 以人口红利为核心的竞争优势逐步弱化,新型工业化需要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相适应,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以人口质量红利支撑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面对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我国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治本之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就要求对传统工业化路径进行适应性调整,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导向推进新型工业化。从国际上看,由于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新兴经济体加速工业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新的变化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加大。面对发达国家制造业“高端回流”和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增强自主可控能力,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全球分工格局调整中谋求领先、赢得主动。

新型工业化是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创新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为我国突破内外发展条件约束、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了强大动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不断涌现,正在催生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并重塑已有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国际分工关系。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从资源和要素驱动转向技术和创新驱动,更好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随着技术、知识、数据、管理等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要素投入结构以及生产函数将发生改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有力支撑。如,基于大数据开发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给众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在为产业转型发展深度赋能的同时培育壮大新的产业增长点。

多点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突破

新型工业化以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为任务导向。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聚焦产业高端化突破、创新能级提升、数实融合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企业群落优化等着力点,协同推进“促升级”“促融合” “ 促转型” “ 强动能”“强主体”,提高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升级,加快产业高端化突破。工业化国家最显著的特征是产业结构高端化。我国经济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大量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 高技术产业占比较低,高精尖环节短板突出,加快产业结构高端化升级仍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卡脖子”和薄弱短板领域攻关,对标国际先进实践,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性能,在可靠性、稳定性、精密性和使用寿命上下功夫, 提高基础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推进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围绕应用需求组建用户、工程设计、研发制造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创新联合体,在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电力能源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现代农机装备等领域努力突破一批具有创新性、标志性的重大技术装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培育质量标准等竞争新优势,选择具备优势的行业与国外中高端产品开展质量与性能比对,引导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建立全周期全流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能力建设,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促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赋能。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当前,数字浪潮正在向各产业各领域广泛渗透, 成为新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 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显著。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集中力量推进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数字技术成果转化与融合应用,积极培育数实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升级,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转型升级, 积极采用智能控制等技术装备,建设“灯塔工厂”、智能工厂。促进各生产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建立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及回收利用等全环节管理、全过程追溯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培育壮大数字智能产业,着力发展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软件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未来前沿技术,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优化5G、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布局,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和大模型产业孵化平台。构建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市场监管体系,培育跨界融合共享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促转型,推广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受经济发展任务重、碳排放基数大、资源禀赋条件等限制,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繁重,需要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彻底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面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稳定高效、绿色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加快开发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 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统筹推进重点行业低碳发展,着力提升煤炭、钢铁、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加快落后企业和低效产能节能减碳改造,大力发展光伏、风电、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产业。将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消费有机结合,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开拓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绿色消费市场,激发绿色消费潜能。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企业,以全产业链绿色化升级为核心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将工业绿色化转型与数智化发展相结合,构建包括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销售、绿色回收、绿色管理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强动能,增强创新发展能级。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速兴起,技术创新和应用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质。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增强科技创新发展源动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支持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扎实开展基础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 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造就庞大优质的基础科学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强主体,优化现代企业群落。推进新型工业化,企业是主体。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之所以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主导位置,关键在于其拥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的跨国领军企业。我国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同样离不开一批根植中国、影响全球的创新领军企业。要聚焦产业畅通循环协作,加大力量培育龙头链主企业,推动大型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民营领军企业增强创新优势和发展能级,提高集中度和话语权,培育成熟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市场品牌优势明显的世界级标杆企业。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环节,引导基础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装备、基础软件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支持企业不断深耕细作、提升专业化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业隐形冠军”。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构建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打造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