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迈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0

富景筠

内容提要: 

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十年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在理念、机制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提供理念、机制和器物层面的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命运共同体,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能源合作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将探索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十年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在理念、机制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情况下,高质量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将为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理念、机制和器物贡献

历史上,全球能源治理机制的形成通常是生产国和供给国以卡特尔形式相互博弈的结果。这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最为典型。以争夺资源和市场为目的的零和博弈思维一直主导着世界能源政治。“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则通过提供理念、机制和器物层面的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命运共同体,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能源合作关系。

(一)理念建设: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引领共建“一带一路”的指针。2017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指出, 加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旨在共同打造开放包容、普惠共享的能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提升区域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提高区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现区域能源市场深度融合,促进区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以满足各国能源消费增长需求,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倡导建立能源命运共同体,维护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发展正义。“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将超越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的旧思维,寻求利益共同点和合作同心圆,引导合作践行以民为本的理念,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为改革和完善国际能源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有助于积极推动全球能源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追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广泛,连接欧亚大陆两大能源消费市场和欧亚、中东等主要能源生产区域。各国和国际及地区组织均可以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通过加强对话、求同存异,充分考虑各成员的不同情况、需求和首要目标,推动国际能源务实合作。在这个合作理念下,各成员可以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共同发展优势,实现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合作共赢。由此可见,“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强调各方不搞排他封闭的小圈子,构建多方共赢的开放型合作格局。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坚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引领作用。2 017年,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了有关国际能源合作的中国主张,“ 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围绕碳中和目标将能源合作和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 与共建国家深化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二)机制建设:为全球能源合作提供创新性机制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支撑机制之一,旨在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推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机制。2017年发布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提出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它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雏形。2018年, “ 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为首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的主题。中国与17个国家共同发布了《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部长联合宣言》。2019年,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正式建立,30个伙伴关系成员国共同发布《“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原则与务实行动》。在2021年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举行了扩员仪式,迎来古巴、摩洛哥等8个新成员国,正式成立了“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网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章程》的通过标志着能源合作进入新发展阶段。目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的数量已经达到33个。

为了拓展绿色发展合作空间,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共建“ 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具体包括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实施绿色丝路使者等合作计划,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2019年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聚焦清洁能源合作, 旨在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走深走实,实现绿色发展。2020年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的主题是绿色能源投资推动经济包容性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已经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 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 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据2023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目前已经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让绿色切实成为“一带一路”的底色。

中国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断健全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深化政策沟通,凝聚能源发展共识。十年来,中国已经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签署了上百份能源合作相关文件,持续扩大“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朋友圈。在区域能源合作平台方面,十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先后成立了亚太经合组织可持续能源中心、中国— 阿盟清洁能源培训中心、中国— 中东欧国家能源项目对话与合作中心、中国— 非盟能源伙伴关系、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等5 个区域能源合作平台,推动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合作。

(三)器物建设: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中国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持续推进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助力其资源开发。在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持续推进中亚— 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的开发建设,相继投入运营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复线等重大项目,基本形成了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的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成后,将与A、B、C线共同形成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网,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输气系统。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实施将为共建国家提供高效可靠的天然气能源,推进区域能源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在电网互联互通上,以特高压为核心的国际能源合作将发展成为中国高新技术海外输出的典型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已经与蒙古、朝鲜、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巴基斯坦等国建成了10余条跨国输电线路,计划到2030年建成9项以特高压技术为核心的跨国输电工程。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推进与澜湄国家的电力互联互通,与老挝、越南和缅甸等国积极开展能源电力合作。

在清洁能源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随着中国深入推进清洁能源产业贸易合作,中国企业贡献了全球近70%的光伏产能,风电机组产能占据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绿色低碳能源技术输出已经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能源合作的重要切入点(余晓钟、罗霞,2 0 2 0)。随着中国清洁能源装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并积极对接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清洁能源项目建设需求,为“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新挑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能源体系发生了以“ 页岩革命”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双重革命”。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重塑新的国际能源权力结构和世界能源秩序。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与大国竞争、地缘政治冲突因素相互交织,使得“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一)世界能源结构调整及其地缘政治影响

世界能源革命催生了能源结构转型并产生相应的地缘政治影响。能源贸易流向一旦发生大规模调整,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国际能源关系的基础, 并对能源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欧亚地区和中东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主要地区。美国能源角色转变、欧洲低碳转型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正在加速改变欧亚地区和中东的能源贸易流向,改写国际油气输送的地理版图并重塑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美国联合欧洲共同针对俄罗斯启动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制裁。欧洲油气进口的“去俄罗斯化” 将改变现有的全球油气贸易模式。由于美国实现了油气“ 双独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油气生产国,美国能源出口为欧洲加速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对俄能源脱钩提供了重要的替代来源。目前,美国已经超过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大的石油供应国,美国对欧洲的液化气出口也首次超过俄罗斯对欧洲的管道气出口。欧洲与俄罗斯能源“ 脱钩”,意味着俄罗斯将失去欧洲的能源供给国地位。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被迫加速转向东方,寻求合适且稳定的买家来填补欧洲市场的缺失。俄罗斯开始将北极地区生产的原油转向供给中国和印度。这意味着欧亚地区原来以欧洲为市场的能源供给路线将转向亚洲市场。

中东地区是全球油气的主要产地和出口来源。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能源市场的供给紧张程度。中东地区成为继美国之后欧洲替代俄罗斯油气的关键来源,欧洲对中东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以德国为例,2022年5月,德国和卡塔尔签署了一项旨在发展能源伙伴关系的协议。两国将在液化天然气领域建立符合双方利益的商业关系并努力发展成为长期能源伙伴关系。美欧不断加码对俄罗斯的制裁推高了全球油价。为了抑制全球油价的持续攀升,美欧迫切需要联合中东,推动中东国家释放石油产量。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出访中东的主要目的是努力说服沙特等国家增产石油以增补全球油气供给缺口、拉低国际油价。随着美欧对中东能源依赖加大,中东将开启能源开发和对外合作的新一轮高潮。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国博弈加剧

美国白宫发布的《2 0 2 2 年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称为“唯一有可能综合运用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对稳定、开放的国际体系发起持续挑战的竞争者”,指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是要开展对华战略竞争并“ 赢得对中国的竞争”。

拜登政府推行“ 价值观外交”,围绕基础设施开展对华竞争。为了抗衡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由美国主导的七国集团提出了一项支持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融资的“ 重建美好世界”倡议(B 3 W)。该倡议将协调和整合西方国家现有的互联互通合作计划,打造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主流价值观为导向驱动的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战略。2022年,七国集团重新发起了“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P G I I),该计划是对“重建美好世界”倡议的重新包装。PGI I的提出意味着西方国家已经形成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竞争战略(李冰、谢来辉,2022)。

“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的四个优先支柱产业领域之一是,通过投资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转型能源技术和开发清洁能源供应链,应对气候危机并加强全球能源安全。2023年,在二十国集团(G 2 0)峰会上,美国拉拢印度、沙特和欧盟宣布共建“ 印度— 中东— 欧洲经济走廊”(IM EC)。该走廊将由包括连接印度和波斯湾的东部走廊,以及连接波斯湾和欧洲的北部走廊组成,最终形成一条连接欧洲和印度的大型铁路和航运走廊。9月,美国又提出与中亚五国共同打造“C5+1经济能源走廊”,包括投资和开发“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连接中亚和南亚的能源基础设施和运输网络等内容,还提出将“C5+1”的经济合作纳入“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 框架,加速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互联互通。这些计划的推出将会对“一带一路”倡议构成直接竞争。

(三)“ 绿色能源”竞赛升级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能源技术展望》,全球正在进入“清洁技术制造的新时代”。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格局的中心。清洁能源不仅会降低化石燃料的重要性,还会改变权力的再分配。美国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对中国开启“绿色能源” 竞赛,通过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来改变未来能源安全格局。作为战略自主计划的一部分,欧盟提出“全球门户”计划(Gl o b al G a t e w ay),包括气候能源在内的五个优先投资方向。

由于矿产资源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地位凸显,清洁能源转型将引发大国围绕关键矿产资源展开激烈争夺。2022年,美国与澳大利亚等十国组建“矿产安全伙伴关系” (M S P)。由美国主导的“关键矿产买家俱乐部”意在降低对中国的资源依赖风险、与盟伴和资源富足国建立国家联盟来争夺全球范围内的关键矿产资源,从而控制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美国滥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通过“脱钩断链”寻求供应链“去中国化”,这严重威胁到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向更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思考。“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旨在促进共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来指导并引领能源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 建设已历经十年,有必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探索能源合作路径,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能源合作的新安全和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要秉承新安全和新发展理念,用合作理念引领并转化为具体的合作行动。一方面,坚持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安全导向,增进全球能源安全。能源合作的高质量发展以共同维护国际能源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为前提。面对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私利加紧在经贸和科技等领域推动对华“脱钩断链”的挑战,“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高质量发展要保障共建国家的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

另一方面,坚持共建“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发展导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将围绕“发展”提供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将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包容性更大的发展理念是将中国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将中国梦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推动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让“一带一路”成为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之路。

(二)高质量能源合作的机制建设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要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参与多边能源治理体系, 推进与国际规则和标准进行深度对接。具体而言,积极发挥国际能源组织和合作机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作用,依托联合国、二十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亚太经合组织能源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金砖国家、国际能源论坛等多边机制加大能源的多边治理力度,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共享、绿色安全的能源治理秩序。

由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各自的资源禀赋和能源需求不同, 高质量能源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可以从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或者发展规划等软约束性的政策机制开始,根据具体实践情况不断调整,然后向正式的规则和制度层面推动。其中包括以加强跨国能源清洁低碳标准合作为目的的绿色技术标准化、围绕碳中和目标构建“一带一路”的“1+N”政策体系等。

(三)高质量能源合作的多元主体互动模式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要创新能源合作的模式。一是参与主体的多元, 统筹国内和国际、政府和市场资源,搭建多利益主体共赢的创新互动平台。二是多层次合作内容,不仅提供资源禀赋互补、产能合作平台,而且关注传统和可再生能源合作,发展碳金融交易市场,强化绿色低碳转型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三是健全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实现多种融资模式共存。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能源企业的双向投资,积极利用第三方市场,善用多边金融机构并与国际金融组织对接,多方合力为“一带一路” 能源合作、低碳绿色发展融通资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