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智库论坛•互联网+金融峰会

0

“论道”互联网金融行业对话

闪银CIO 李昊

闪银CIO 李昊

闪银CIO李昊详细剖析了做好消费金融要做到三点。

第一,给用户好的体验。用户希望快速的决策,不希望等待。同时也不希望提交大量的纸制材料,这时候就需要利用手机完成操作,比如用手机扫码,完成商品的信息的导入。利用手机提交相应的信息来完成资料的提交。

第二,提供好的风控。特别是在针对没有央行征信的情况下,如何去评估这个客户有没有风险,这就需要借助大数据。

第三,选择比较便宜的成本。这里面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低成本的获客,低成本的获客我们分成线上和线下。线上精准地判断用户,或者是通过社群的方式进行产品的传播。线下的一般采用的是众包的方法,无论是获客,还是催收,都可以把一些事情众包出去,来降低运营管理的成本。

以下是文字实录:

李昊: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国研智库给这个机会到现场来跟大家分享。我叫陈昊来自于闪银奇异有限公司,主要做的业务是利用互联网的数据,为一些尚未被征信体系覆盖的人对接到合适的服务平台中去。

我在创立闪银之前是一个P2P的从业者,我们也看到遇到很多问题,获客的成本非常高,飞单相同非常普遍。同时P2P还在利用相对比较传统的方法做风控,面对在传统的征信体系没有被覆盖的全体,他们就比较难做。我们创立闪银的目的一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沉淀的数据来为用户做出一些信用评估,同时也希望能够用互联网的方式降低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闪银的业务模式我们有个APP,用户可以下载APP,并且自主的授权自己在互联网的数据,这个数据经过采集和运算会转化为这个人信用评估的结果,我们会提供给一些公司由他们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分享一下大数据在消费金融这个具体场景下的应用。消费金融说的再通俗一点其实就是我们给买东西的人发放的一笔贷款。它本身是一个金融业务,但是又和传统的金融业务又有区别。就是因为它和消费本身绑的非常的密切,目的首先是为了促进销售。正因为它和销售绑在一起就要求需要有比较快速的决策,因为用户不会等太久,另外也需要有相对比较高的通过率。要想做好消费金融,我认为核心的三点,第一块就是好的体验,第二块好的风控,第三块就是比较便宜的成本。好的体验这块刚才已经讲了,用户希望快速的决策,不希望等待。同时也不希望提交大量的纸制材料,这时候就需要利用手机完成操作,比如用手机扫码,完成商品的信息的导入。利用手机提交相应的信息来完成资料的提交,好的风控这块是在比如说特别是在针对没有央行征信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评估这个客户有没有风险。首先第一点大数据最擅长做的是什么,就是反欺诈。这里面既包含实名认证的环节,像现在非常火的阿里和腾讯都在用活体识别的技术,包括一些公司推的设备指纹,通过多得ID的交互来验证用户是否有欺诈行为。

因为互联网的数据是宽而浅的,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不管是通过公开的方式也好,还是机构提供地数据都可以交叉验证用户提供的信息是否是真实的。

第二在给用户发放一笔借款的时候,传统银行会考虑用户的收入是多少,负债是多少,用互联网地数据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反过来判断这级用户的违约成本到底有多过,这里面社交网络就是比较常用的技术。社交网络我们分为线上的社交网络和线下的社交网络。以前我做一个客户他是开饭店的,用POS的交易流水放一笔贷款,后来这个餐饮店的老板出现了问题,但是他依靠刷信用卡的方式还是把贷款还清了。后来他就说他之所以不愿意拖欠的原因是因为他有50万的微博粉丝,这些人都会在微博上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如果他违约的事情别他的微博粉丝知道了对他本身是一个非常大的名义损害,这是一种隐形的违约成本。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分析新浪微博上的社会关系的图谱协助做贷款的决策。

都说互联网上的社交关系相对比较虚一点,我们这里面还引入了线下的社交关系。比如说用户的通话的行为它和谁进行电话的沟通,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真实。将这些社交网络的信息集合在一起的话,就可以衡量一个人的违约成本,同时也可以看到它的圈子。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也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象。比如说一个人的周围失信者越多这个人成为失信者的概率就越高。

因为没有传统的征信的数据,我们也要考虑怎灭去通过类似的数据替代它。经常采用的是互联网购物的信息和转帐的交易信息,这个交易信息可以侧面的反应这个人的收入和消费的情况。可以从一定层面去替代原有的金融类的贷款信息。

除了风控以外更多的还要用更低的成本做运营,这里面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低成本的获客,低成本的获客我们分成线上和线下。线上的话我们要精准地判断我们的用户,或者是通过社群的方式进行产品的传播。线下的一般采用的是众包的方法,无论是获客,还是催收,我们都可以讲一些事情众包出去,来降低我们的运营管理的成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