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全球经济正在逐步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对养老服务和健康产业提出新要求。
  •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5G网络的普及为物联网和智能设备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重要。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科技和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教育公平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 数字化转型在疫情后变得至关重要,企业纷纷加速其进程。
  • 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紧迫问题。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和政策调整。
  • 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科技和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教育体系。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正在重塑传统办公环境和城市生活。
  •  带着信心和底气迈入2024 

     带着信心和底气迈入2024 

    0

     赵海娟

     2023年,我国经济稳健前行,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说,“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这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了内部困难,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 

    迈入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多领域同向发力、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信心和底气将更足更实。

    信心和底气来自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导。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提出“五个必须”,即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五个必须”进一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对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信心和底气来自中国经济的“强健体魄”。“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不搞强刺激,没有以积累长期风险为代价换取短期增长,而是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李强总理1月16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特别致辞中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稳固的基本面。就好比一个人有了强健的体魄,免疫力也就随之增强。即便中国经济在运行中出现一些波折, 其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具体来看,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技术产业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些都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回旋余地,也是经济能够行稳致远的底气。“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列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之首,中国的“筋骨”将更为强健。

    信心和底气来自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据李强总理介绍,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对越来越多商品、服务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消费升级的动能强劲。城市更新、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以及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将带来巨大需求。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孕育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每年将达到十万亿元级,潜力巨大。

    信心和底气来自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政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我国宏观政策“空间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2023年我国出台的增发国债、减税降费、降准降息等政策效应将在今年持续释放。今年还将储备优化一批新的措施,这些新的增量措施和存量政策会叠加发力,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当前,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和通胀率都较低,政策工具箱也在不断充实,财政、货币以及其他政策都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有条件、有空间。另一方面,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进一步增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 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这将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农历甲辰龙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让我们带着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和充足底气, 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龙腾虎跃的姿态,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的一年。

    Visits: 479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