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0

周灵灵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 强调“ 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并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这对更好发挥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历史性成就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和人才工作。早在1938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明确强调“须广大地培养人材”,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的重要命题。198210月, 邓小平同志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问题时,指出“人才不断涌出, 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突出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是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日益健全。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2017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党组) 分层分类确定联系服务专家对象,做到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 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20215月,《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印发实施,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性主干法规,对人才队伍建设涉及的领导体制、制度机制、服务环境等重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二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授权、松绑”为核心,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速深化。20162月,党中央印发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随后配套出台140余项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700多项改革政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新突破。例如,2018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201810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各类科技评价活动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与教育、科技、人事、社会管理等领域体制改革协同推进,促进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培养效能稳步提升。目前,我国总体上已初步形成一支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益优化、素质逐步提高的人才队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已达2.18亿人,比2010年增加了1亿人;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由20108930人上升到了2020 15467人。《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202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11234万人,继续居世界首位。科学技术部数据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由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1 年的572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看, 2021年我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约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0%。与此同时,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 年的30%,大幅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四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才资源作为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系列成果取决于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竞相迸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已从2012年的第34位快速上升到了2022年的第11位。据统计, 我国大陆地区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2年的1169人次,我国科学家接连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克利夫兰奖等国际重要奖项,人才国际竞争优势稳步增强。

多措并举健全完善人才强国战略支撑体系

我国人才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还不够多,人才配置存在部门和行业偏向,人才分布的城乡和区域不均衡特征较为明显,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从部门和行业看, 我国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相对集中地汇聚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 收入水平较高的金融业以及一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的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全社会平均人力资本较低和部分行业优质人力资本扎堆并存的现象较为突出,行业收入差距过大更加剧了这一问题。在地理单元上,优质人力资本主要集聚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广大乡村和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从国际化程度看, 在我国工作或生活的外籍人才规模还比较小,跟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力资源的目标要求还不相称,而且来我国大陆地区工作的境外专家仍以短期工作居留为主。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反映,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需立足国内、着眼国际进一步深化相关改革,健全完善人才强国战略支撑体系。

立足国内层面, 可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以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导向,完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布局, 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 T E M ) 教育, 建好建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着力培育和增强产业工人后备军的科学、技术、工程等素养。二是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健全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加快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劳动力和人才顺畅流动、高效配置。进一步理顺劳动力价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适当缩小部门和行业收入差距,坚决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不公平和歧视现象。同时,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破除既有利益格局对人才配置的潜在诱导。三是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人才资源的均衡配置奠定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坚决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层次障碍,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四是加强区域间、行业间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交流合作。可以在联络机制、信息平台、人才培养载体、职业技能竞赛、人才评价与配置等方面建立工作机制。例如,采用跨域招生招聘、联合培养、精准就业等方式,加强合作主体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面共建共享,逐步搭建起政府主管部门、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之间的横向联动工作框架。

着眼国际层面, 可考虑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国际人才战略顶层设计和工作谋划。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 研究制定国际人才需求目录,探索建立国际人才数据库,适时改革涉外就业和移民的政策规定,探索推进实施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扩大国际人才引进规模。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深入合作,扩大我国在主要国际组织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二是试点打造“国际人才先行区”,提升我国在全球范围配置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战略部署,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比如, 可以借助自由贸易港( 试验区)建设,试点打造一些“国际人才先行区”,推进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三是加快构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相适应的国际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以标准化、便捷化、专业化、国际化为目标导向,整合国际人才管理服务资源,打造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健全完善人才项目申报、安居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险、金融税务等服务通道,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国际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更好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评论被关闭。